根本原因分析应用于减少输液外渗的研究

根本原因分析应用于减少输液外渗的研究

论文摘要

一、研究背景静脉输液治疗在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由护士独立完成的侵入性操作,因药物直接进入患者的循环系统,任何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引发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平均每人2.5至3.3瓶的水平(资料源自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发改委报告)。由于输液量大,给药时间长,药物种类复杂或执行者的失误等情况,腐蚀性药液渗漏于皮下导致组织损伤坏死的外渗案例频繁发生。细胞毒性、强酸性、强碱性、高渗性、阳离子和血管活性药等六类外渗高危腐蚀性药物在通过头皮钢针、浅静脉留置针等外周静脉输注工具输注时,常发生药液渗漏至皮下导致组织损伤坏死的案例,而外渗后“亡羊补牢”的措施往往无济于事,严重者须外科清创、植皮,甚至截肢,给住院治疗原发病的患者雪上加霜。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损伤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定为四级医疗事故。事实证明,单纯强调加强护士责任心和巡视、限制穿刺肢体活动等措施,并不能有效的减少药液外渗的发生。护士在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正确选择输注工具、穿刺部位、辅助加压工具(输液泵、注射泵、高压注射器)等输液治疗的专科技能培训是导致输液外渗致组织损伤坏死的关键。二、研究目的调查输液治疗过程中药液渗出发生率,并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输液外渗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输液外渗事件的再发生。三、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1.1患者1.1.1随机抽取某日同一时段某医院所有住院输液患者;1.1.2某医院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12月30日输液外渗病例。1.1.3采取“输注前预防、外渗后指导和相关知识教育跟进”的三维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对比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医院输注高渗性营养药和细胞毒性药物病例。1.2护士随机选择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对比某医院输注高渗性营养药和细胞毒性药物时,护士错误选择静脉输注工具率和错误选择输注部位率。2研究方法2.1调查方法用自行研制的调查表,随机横断面调查。2.2渗出评判标准2006年版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的渗出分级标准。2.3分析方法运用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的方法查找输液外渗的直接原因(又称直接原因),挖掘存在于护理管理部门的根本原因。2.4干预方法采取“输注前预防、外渗后指导和相关知识教育跟进”的三维综合干预措施,用自行设计的“预防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流程图”、制定“外周静脉输注外渗高危药物的注意事项和外渗后处理方法”,同时组织护士实施教育,并反复督查直至掌握相关知识并落实到位。2.5统计方法护士错误选择静脉输注工具率和错误选择输注部位率,是否使用加压输注(输液泵、注射泵、加压注射器等),采用百分比描述,并用χ2检验进行两样本率的比较。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四、研究结果1、输液外渗率当日全医院共收治住院患者1861名,其中1312名患者接受了静脉输液治疗,输液率70.5%。其中有1089例患者接受了头皮钢针和外周留置针做为输注工具。在这些患者中,当日有30名患者,共发生32部位的药液渗出(其中有2名患者各发生两次渗出),输液渗出率为2.94%。2、分析原因直接原因是错误选择输注工具和部位,以及辅助加压设备加重损伤。根本原因是护理管理者缺乏对护士进行预防输注高危药物外渗的指引和教育。3、干预效果采取输注前预防、外渗后指导和教育跟进的三维综合护理干预后,输注细胞毒性药、高渗营养药时护士选择输注工具和部位的正确率明显提高,干预前有缺陷,干预后正确率达到100%。五、研究结论1、输液外渗发生现象普遍存在,是不可忽视的护理安全隐患;2、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输液外渗事件,直接原因是护士错误选择输注工具和部位、辅助加压设备加重损伤。根本原因是护理管理部门缺乏对临床护士进行预防输液外渗高危药物的有效指引和教育。3、通过输注前预防、外渗后指导和教育跟进的三维综合护理干预后,在输注细胞毒性药和高渗营养药两类高危腐蚀性药物时,护士选择输注工具和部位的正确率均有提高,减少了输液外渗案例,确实达到预期效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引起输液外渗的直接和根本原因分析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减少输液外渗的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珠江医院住院患者输液渗出发生率调查表
  • 附录2 预防静脉输注高危药物外渗流程图
  • 附录3 静脉输注高危药物的注意事项和外渗后处理方法
  • 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输液外渗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护理学报 2019(23)
    • [2].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门诊小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2)
    • [3].静脉输液港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护理学杂志 2017(03)
    • [4].预见性的护理在预防门诊小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04)
    • [5].川崎病患儿输液外渗风险评估的护理实践[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04)
    • [6].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门诊小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09)
    • [7].品管圈在降低儿科二次输液外渗率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15)
    • [8].左氧氟沙星输液外渗的预防和治疗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28)
    • [9].预见性的护理在预防门诊小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29)
    • [10].品管圈在降低婴幼儿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效果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23)
    • [11].酚妥拉明联合喜辽妥外敷治疗新生儿输液外渗[J]. 吉林医学 2020(09)
    • [12].微波治疗仪在减轻输液外渗肿胀的护理效果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7(17)
    • [13].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输液外渗率[J]. 青海医药杂志 2014(01)
    • [14].老年患者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J]. 基层医学论坛 2013(05)
    • [15].高危药物输液外渗治疗与护理现状[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03)
    • [16].1例复方氨基酸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35)
    • [17].某院不同层级护士预防输液外渗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和需求调查分析[J]. 护理学报 2011(22)
    • [18].临床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J]. 基层医学论坛 2010(18)
    • [19].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3)
    • [20].跌打镇痛膏外贴治疗输液外渗90例效果观察[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04)
    • [21].慷舒灵治疗输液外渗致局部损伤的疗效观察[J]. 柳州医学 2009(01)
    • [22].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在降低住院患儿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11)
    • [23].自制输液外渗百宝箱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04)
    • [24].康复新液联合庆大霉素及硫酸镁对输液外渗性水泡的治疗及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02)
    • [25].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05)
    • [26].小儿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预防与护理对策[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2(12)
    • [27].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齐鲁护理杂志 2008(03)
    • [28].酚妥拉明与喜辽妥交替使用治疗新生儿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12)
    • [29].应用光子治疗仪辅助治疗老年患者输液外渗[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2(12)
    • [30].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05)

    标签:;  ;  ;  ;  

    根本原因分析应用于减少输液外渗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