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豆科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不同豆科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论文摘要

豌豆蚜是豆科作物和牧草上的优势害虫之一,寄主范围广泛。为掌握不同寄主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规律,在(23±1)℃、光照时间16 h、相对湿度80%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应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蚕豆、豌豆、苜蓿和红豆草等4种植物以及4个豌豆品种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特征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不同种类寄主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不同寄主植物对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在供试的蚕豆、豌豆、苜蓿和红豆草等4种植物中,豌豆蚜在红豆草上的若虫期最长(10.05 d)。成虫寿命在蚕豆和豌豆上最长(P<0.05),分别为14.64 d和14.13 d;在红豆草上最短,6.69 d;在苜蓿上居中,为9.76 d。豌豆蚜在蚕豆、豌豆、苜蓿和红豆草4种寄主植物上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2632、0.2619、0.2243、0.2171,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嗜食性为蚕豆>豌豆>苜蓿>红豆草。平均产蚜量在蚕豆和豌豆上分别为63.79头和60.25头,显著高于在苜蓿和红豆草上的平均产蚜量(P <0.05);以苜蓿为食料时的平均产蚜量为41.38头,显著高于在红豆草上的平均产蚜量33.97头(P <0.05)。上述结果表明,蚕豆和豌豆适合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而红豆草对豌豆蚜的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不同豌豆品种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豌豆品种对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有显著的影响。在定豌1号、定豌2号、草豌豆及G1997等4个品种中,在品种G1997上豌豆蚜的各龄若虫的发育历期最长;成虫寿命在4种豌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14.89 d、18.07 d、9.46 d、16.95 d。豌豆蚜在定豌1号、定豌2号、草豌豆和G1997等4个豌豆品种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2620、0.2337、0.2281、0.1749,对不同豌豆品种的嗜食性为定豌1号>定豌2号>草豌豆>G1997;豌豆蚜的平均产蚜量分别为67.58、66.21、39.65、47.40头,在定豌1号和定豌2号上最高(P<0.05),在草豌豆上最低(P<0.05)。豌豆蚜在定豌2号、G1997和草豌豆3个豌豆品种植株上的种群数量动态有显著差异,在定豌2号上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在G1997上增长速度最慢。上述结果表明,定豌1号和定豌2号适合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而G1997对豌豆蚜的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豌豆蚜的研究现状
  • 1.1 豌豆蚜生活史研究
  • 1.2 豌豆蚜的分布和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1.3 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4 豌豆蚜天敌的研究
  • 1.5 豌豆蚜防治的研究
  • 1.6 抗虫品种的选育
  • 1.7 豌豆蚜其他方面的研究
  • 2 豌豆研究概况
  • 3 植物对植食性害虫影响的研究
  • 4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寄主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植物
  • 1.3 试验所需器材
  • 1.4 测定方法
  • 1.4.1 豌豆蚜的饲养
  • 1.4.2 观察记录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寄主植物对豌豆蚜若蚜存活率、发育历期及成虫寿命的影响
  • 2.2 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 2.2.1 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命表组建
  • 2.2.2 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命表分析
  • 2.2.3 不同寄主植物对豌豆蚜存活率的影响
  • 2.2.4 不同寄主植物对豌豆蚜每雌产蚜数的影响
  • 2.2.5 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实验种群参数
  • 2.2.6 豌豆蚜实验种群对干扰的反应时间
  • 第三章 不同豌豆品种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植物
  • 1.3 试验所需器材
  • 1.4 测定方法
  • 1.4.1 饲养皿的设置
  • 1.4.2 植株上豌豆蚜的饲养
  • 1.4.3 观察记录
  • 1.5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豌豆品种对豌豆蚜若蚜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的影响
  • 2.2 豌豆蚜在不同豌豆品种上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 2.2.1 豌豆蚜在不同豌豆品种上的生命表组建
  • 2.2.2 豌豆蚜在不同品种豌豆上的生命表分析
  • 2.2.3 不同豌豆品种对豌豆蚜存活率的影响
  • 2.2.4 不同豌豆品种对豌豆蚜每雌产蚜数的影响
  • 2.2.5 豌豆蚜在不同品种豌豆上的实验种群参数
  • 2.2.6 豌豆蚜实验种群对干扰的反应时间
  • 2.3 豌豆品种对豌豆蚜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4 种不同寄主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 1.2 不同品种豌豆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吡虫啉对继代饲养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03)
    • [2].豌豆蚜生物生态学特性[J]. 草业科学 2017(08)
    • [3].温度对红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世代累积效应[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10)
    • [4].高海藻糖和葡萄糖对豌豆蚜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J]. 中国植保导刊 2019(05)
    • [5].韭菜迟眼蕈蚊危害蚕豆根茎影响豌豆蚜的生长发育[J]. 环境昆虫学报 2019(03)
    • [6].阿维蚜茧蜂与两种色型豌豆蚜的相互作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01)
    • [7].过氧化氢酶在豌豆蚜抵御藤黄微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氧化胁迫中的作用[J]. 昆虫学报 2017(10)
    • [8].儿茶酚、香豆素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19(01)
    • [9].啶虫脒亚致死剂量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中国植保导刊 2019(04)
    • [10].龟纹瓢虫成虫对苜蓿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8)
    • [11].CO_2浓度升高对红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18(08)
    • [12].未来大气CO_2浓度的升高或不利于豌豆蚜的发生[J]. 农药市场信息 2017(12)
    • [13].西北不同地理种群红色型豌豆蚜的遗传多样性[J]. 草地学报 2013(02)
    • [14].不同CO_2浓度条件下两种色型豌豆蚜的种群密度效应[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9(03)
    • [15].齐墩果酸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9(10)
    • [16].绿色豌豆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04)
    • [17].中科院发现蚜虫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适应新机制[J]. 农药市场信息 2013(23)
    • [18].科学家发现首类疑似具备光合作用能力动物[J]. 泸州科技 2012(03)
    • [19].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豌豆蚜体内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J]. 甘肃科技 2018(17)
    • [20].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豌豆蚜体内糖含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15)
    • [21].顶孢霉菌株(Acremonium hansfordii)可湿性粉剂和微粉剂对豌豆蚜和截形叶螨的药效评价[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7(05)
    • [22].蚜虫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体系条件优化[J]. 植物保护学报 2014(06)
    • [23].豌豆品种对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参数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8)
    • [24].不同抗生素对红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14(06)
    • [25].研究选萃[J]. 昆虫知识 2010(03)
    • [26].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程度豌豆蚜危害对紫花苜蓿叶片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1)
    • [27].1.6%狼毒素水乳剂及其复配剂对豌豆蚜的室内毒力测定[J]. 现代农药 2019(03)
    • [28].不同寄主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植物保护 2012(01)
    • [29].豌豆蚜危害对四种苜蓿品种(系)可溶性蛋白和单宁含量变化的影响[J]. 现代农业 2020(08)
    • [30].尝尝豌豆蚜虫怎么样?[J].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3(04)

    标签:;  ;  ;  ;  ;  ;  

    不同豆科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