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isual C++的汽车AMT性能检测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基于Visual C++的汽车AMT性能检测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论文摘要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汽车AMT性能检测系统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系统设计方案和设计过程。在软件平台设计中,从可靠性、准确性、实用性及经济性出发,采用了Visual C++编程语言作为主要的软件开发环境来实现软件平台上的人机交互。系统中的电子控制部分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CPU,并结合USB总线及CPLD等技术,实现了对各项性能参数的采集与显示。该软件平台能够与硬件平台实现较好地配合,图形界面的人机交互友好、可视化程度高,保证了整套系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自动化水平较高。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综合论述了课题研究的科学依据、国内外现状、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第二章软件平台的构成。包括性能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及设计概述、系统硬件搭建及软件平台的结构概述等内容。简单介绍了硬件平台及软件平台之间通信方式的确定。第三章软件平台的实现。主要介绍软件平台中各模块功能及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其中详细阐述了软件平台设计过程中重要环节的实现方法。第四章关键技术的应用。主要针对软件平台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予以解决,以解决问题的方式阐述设计过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第五章系统性能测试及分析。包括进行软件平台的USB传输速率、存盘速率、采集系统信噪比及系统总体性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展示了整套系统的各方面性能,并对软件平台的设计思想进行了总结。通过AMT性能检测系统软件平台的各项性能测试,得出以下结论:(1)多线程机制提高了CPU的并行效率及数据传输质量,减少了大量数据读取与显示时的拥塞,实现了延时最小化,保证了数据的实时采集及处理。(2)本设计采用硬件、软件结合的方法对AMT系统输出信号进行降噪及抗干扰处理,保证了数据的采集及处理精度。试验表明:本软件平台能够较好地配合硬件平台,实现多种车型AMT的性能检测,保证了整套性能检测系统实用性强、稳定可靠等特点,且满足车辆各种工况下的运行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科学依据
  • 1.1.1 自动变速技术
  • 1.1.2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
  • 1.1.3 AMT 系统影响因素
  • 1.2 AMT 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性能检测系统的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 第2章 汽车AMT 性能检测系统软件平台构成
  • 2.1 AMT 性能检测系统总体结构
  • 2.2 系统硬件介绍
  • 2.2.1 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TCU)
  • 2.2.2 USB 数据采集卡
  • 2.2.3 电气柜
  • 2.2.4 机械台架及PC 机操作台
  • 2.3 平台间控制通信方式的确定
  • 2.4 软件平台结构概述
  • 2.5 软件平台主要模块介绍
  • 2.5.1 检测驱动
  • 2.5.2 故障诊断
  • 2.5.3 资料仓库
  • 2.6 软件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 2.6.1 设计概述
  • 2.6.2 性能检测分析软件界面
  • 2.6.3 设备与上位机通信
  • 2.7 软件平台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
  • 2.7.1 Visual C++技术概述
  • 2.7.2 Visual C++6.0 开发环境
  • 2.7.3 Visual C++6.0 的菜单栏、工具栏
  • 2.7.4 项目与项目工作区
  • 第3章 软件平台实现
  • 3.1 设备驱动程序
  • 3.2 软件平台各模块的实现
  • 3.2.1 数据采集模块
  • 3.2.2 数据通信模块
  • 3.2.3 控制模块
  • 3.3 数据处理及显示的实现
  • 3.3.1 多线程技术的实现
  • 3.3.2 多级缓冲队列的实现
  • 3.3.3 数据曲线显示的实现
  • 3.3.4 抗干扰处理实现
  • 第4章 关键技术的应用
  • 4.1 串口操作中的关键技术
  • 4.1.1 串口控件操作
  • 4.1.2 数据传输操作
  • 4.2 对话框操作中的关键技术
  • 4.3 多线程操作中的关键技术
  • 4.3.1 线程间的参数传递
  • 4.3.2 子线程与主线程的交互
  • 4.4 图形化控件操作中的关键技术
  • 4.4.1 按钮Button 控件操作
  • 4.4.2 滑动条Slider 控件操作
  • 4.4.3 组合框Combo box 控件操作
  • 4.5 设计过程的其他关键技术
  • 第5章 系统测试及运行结果
  • 5.1 测试环境
  • 5.2 系统性能测试
  • 5.2.1 USB 接口传输速率性能测试
  • 5.2.2 软件平台存盘速率性能测试
  • 5.2.3 采集系统信噪比性能测试
  • 5.2.4 数据采集试验及总体性能分析
  • 5.3 设计结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AMT法在云南某隧道勘察中的应用[J]. 矿产与地质 2019(05)
    • [2].电动汽车用无离合器AMT的换挡控制策略优化[J]. 内燃机与配件 2020(03)
    • [3].自然电场法和AMT法在石墨矿勘查中的应用[J]. 中国锰业 2020(02)
    • [4].AMT用比例电磁阀的专利检索和技术分析[J]. 大众科技 2020(03)
    • [5].基于智能优化的混合动力汽车AMT换挡规律设计[J]. 森林工程 2020(06)
    • [6].高密度电法与AMT在断裂构造调查中的综合应用[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7(03)
    • [7].AMT离合器压盘轴向温升特性仿真与试验[J]. 机械传动 2016(03)
    • [8].AMT自动离合器的变论域模糊控制[J]. 汽车工程 2016(09)
    • [9].基于变载荷的最佳动力性AMT换挡规律修正[J]. 控制工程 2015(01)
    • [10].居家帮手 宝骏560 AMT车型[J]. 中国汽车市场 2016(12)
    • [11].AMT控制器硬件在环自动化测试分析与应用[J]. 汽车工程师 2020(05)
    • [12].AMT副箱同步器卡滞原因及解决方案[J]. 汽车实用技术 2016(08)
    • [13].AMT换挡过程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J]. 汽车工程 2012(03)
    • [14].微型电动汽车AMT动力性换挡规律的制定与仿真分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15].AMT液压辅件蓄能器的仿真设计[J].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0(03)
    • [16].公共汽车AMT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的建模与仿真[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9(02)
    • [17].基于提高换档品质的AMT换档规律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8(07)
    • [18].AMT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公路深埋隧道勘察中探测效果分析[J]. 西南公路 2017(01)
    • [19].AMT位移传感器性能检测试验平台应用研究[J]. 机床与液压 2016(10)
    • [20].全电AMT同步过程控制策略及验证[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4(05)
    • [21].AMT换挡冲击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案[J]. 四川兵工学报 2014(11)
    • [22].AMT驱动带式输送机的建模与仿真[J]. 计算机仿真 2011(08)
    • [23].重型矿用车AMT电动执行机构驱动特性分析[J]. 矿山机械 2011(11)
    • [24].AMT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1)
    • [25].AMT在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勘查中的应用[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7(05)
    • [26].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装置的改进[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24)
    • [27].电动AMT嵌入式控制器原理样机开发[J]. 机电一体化 2010(08)
    • [28].基于“虚拟离合器”的混合动力车辆AMT换挡过程控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4(18)
    • [29].重型载货汽车AMT离合器气动执行机构的建模与控制[J]. 汽车技术 2012(04)
    • [30].AMT换挡铜块磨损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0(11)

    标签:;  ;  ;  

    基于Visual C++的汽车AMT性能检测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