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声—固系统的振动与噪声仿真及其控制

汽车车身声—固系统的振动与噪声仿真及其控制

论文摘要

随着汽车业的高速发展,在确保汽车安全性、动力性能的前提下,舒适性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以汽车车身的声—结构系统为研究对象,将有限元与边界元结合使用,实现了ANSYS与SYSNOISE的有效衔接,从而达到汽车振动噪音的预测与控制效果。借助APDL参数化语言,对汽车顶棚进行压电反馈闭环系统控制。本文在ANSYS中对汽车车身建模,并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耦合系统的模态结果与车身模态及声腔模态有很强的关系;座椅的存在使得声腔模型不再对称,节线位置不连续,有座椅较无座椅时振型基本一致,只是模态频率值稍低。车内中低频20-200Hz的噪声主要是由车身板件振动引起,且发动机是主要的噪声源。本文只考虑了发动机对车身的竖向激励作用,分别对汽车的声腔以及耦合系统进行声学响应分析,获取人耳附近四个测点的声压大小,发现两种情况下的整体噪声水平相当,考虑声—固耦合后的声压峰值略高,某些峰值稍有频移。进一步对汽车车身各板件声学贡献分析,得知对峰值声压影响较大的主要正贡献板件是车身前围板、车身前后顶棚、背门、后底板。最后,对汽车顶棚进行压电反馈控制,将压电片分别粘贴于顶棚上下表面的不同位置,进行中间、纵向左右、横向反馈三种控制方式。得出结论:中间反馈控制效果很差,纵向比例反馈控制效果不佳,纵向恒值反馈控制在0.18s时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横向采用比例反馈控制在0.2s时就已经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鉴于在工程中,比例反馈控制相对便捷,常用于易于控制的结构,不仅节省资源,控制效果也令人满意。因此建议选用横向比例控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汽车舒适性
  • 1.2 汽车噪声源及控制方法
  • 1.2.1 汽车噪声产生的原因
  • 1.2.2 汽车噪声的控制方法
  • 1.2.3 车内噪声的数值分析方法
  • 1.3 国内外对于汽车振动噪音的研究现状
  • 1.4 汽车车身声学处理发展趋势
  • 1.5 有限元边界元在汽车结构分析的流程
  • 1.6 压电陶瓷的压电性及控制原理
  • 1.6.1 压电陶瓷的压电性
  • 1.6.2 APDL闭环反馈控制仿真的原理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汽车的模态分析
  • 2.1 汽车车身的结构模态计算
  • 2.1.1 汽车车身模型的建立
  • 2.1.2 汽车整车结构的模态分析
  • 2.2 汽车车室空腔的声场声学模态分析
  • 2.2.1 声场声学有限元分析理论
  • 2.2.2 空腔声场声学模态分析理论
  • 2.2.3 汽车车室的空腔声场模态分析
  • 2.3 汽车车身声—结构系统的模态分析
  • 2.3.1 声—结构耦合系统的有限元分析
  • 2.3.2 汽车声—结构系统的耦合模型
  • 2.3.3 汽车车身声—结构耦合的模态分析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的谐响应分析
  • 3.1 谐响应分析的理论
  • 3.2 汽车车身的频率响应分析
  • 3.3 汽车室内声腔的频率响应分析
  • 3.4 汽车车身声-固系统的声学响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声学贡献分析
  • 4.1 声传递向量的概念
  • 4.2 声贡献度分析概念
  • 4.3 汽车乘坐室ATV计算
  • 4.4 汽车车身板件的贡献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身顶棚的压电反馈控制
  • 5.1 汽车车身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5.1.1 车身的模态分析
  • 5.1.2 车身声—结构耦合模型的瞬态激励响应分析
  • 5.2 汽车车身顶棚的振动控制
  • 5.2.1 中间反馈控制
  • 5.2.2 纵向两端反馈控制
  • 5.2.3 横向反馈控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内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相聚澳门,共话车身技术——2019中国车身大会专访合集[J]. 世界汽车 2019(12)
    • [2].将产品质量和安全视为生命线——专访爱驰汽车车身开发总监孙占军[J]. 世界汽车 2019(12)
    • [3].金康赛力斯有能力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专访赛力斯中国车身大会演讲团队[J]. 世界汽车 2019(12)
    • [4].为了让新凌派实现“舒适款待”,我们一直在努力——专访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车身技术团队[J]. 世界汽车 2019(12)
    • [5].提高汽车车身材料利用率的方法[J]. 模具制造 2020(01)
    • [6].汽车车身防腐蚀设计[J]. 汽车工程师 2020(02)
    • [7].汽车车身焊装夹具的设计探究[J]. 内燃机与配件 2020(06)
    • [8].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发展情况[J]. 冶金管理 2020(03)
    • [9].系统性降低涂装车身脏点探究[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20(04)
    • [10].浅谈乘用车车身不同部位腐蚀问题及防腐措施[J]. 时代汽车 2020(10)
    • [11].浅谈车身防腐的制造要点[J]. 涂层与防护 2020(07)
    • [12].汽车铝质车身材料修复新技术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 2020(19)
    • [13].汽车车身精确修复设备概述[J]. 汽车电器 2020(09)
    • [14].基于世赛车身修理赛项的高职车身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钣金修复技术课程为例[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7)
    • [15].车身不同部位腐蚀问题及防腐措施[J]. 汽车制造业 2020(08)
    • [16].快速网格变形技术在车身开发流程中的应用[J]. 南方农机 2020(18)
    • [17].汽车车身正向自主技术规范设计研究[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9(05)
    • [18].基于硬件在环的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自动化测试研究与应用[J]. 汽车电器 2016(11)
    • [19].基于回收再利用的多材料车身部件选材研究[J]. 汽车工程 2016(12)
    • [20].俄罗斯世赛选拔赛车身修理项目经验借鉴[J].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7(01)
    • [21].浅谈轿车铝合金车身损伤的维修技术[J]. 南方农机 2017(01)
    • [22].汽车车身焊接夹具的设计规律[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02)
    • [23].车身修复中手锤的使用[J]. 汽车维修 2017(02)
    • [24].基于应力分析的车身底板定位销结构优化设计[J]. 上海汽车 2017(02)
    • [25].基于分级加权模型的车身色彩感性评价方法[J]. 汽车工程 2017(01)
    • [26].同步工程在车身前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 上海汽车 2017(02)
    • [27].涂装车身色差一致性控制[J].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6(11)
    • [28].汽车车身钣金件的修复技巧与实施要点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08)
    • [29].使用激光技术实现集装箱与集卡车身的分离检测[J]. 制造业自动化 2017(03)
    • [30].基于零件功能识别的车身零件平台化开发方法及其应用[J]. 汽车零部件 2017(02)

    标签:;  ;  ;  ;  

    汽车车身声—固系统的振动与噪声仿真及其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