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话语交响的奏鸣 ——国内电视谈话节目的话语空间

多元话语交响的奏鸣 ——国内电视谈话节目的话语空间

论文摘要

对话的历史,同人类语言的产生一样久远。自从对话的出现起,它就成为人类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的有效方式。作为一档以对话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节目,电视谈话节目自出现在电视屏幕以来,其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特性,给人们观看电视带来了新的体验和视角,并随后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它们在展示其人际传播的“面对面”交流、互动优势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很多节目还不能把一个真实的对话过程呈现给广大观众。目前国内的谈话节目仍然存在着缺乏个性、趋众媚俗、人文关怀缺失、选题视野狭窄、信息量不足甚至“伪谈话”等弊病,在受众日益需要表达出个人话语来实现沟通与倾诉的今天,很多节目还没有为广大受众提供一个足够自由、开放的公共话语空间,不能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以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理论依托,从谈话公共话语空间的产生,以及谈话节目话语空间的特性入手,从传播学角度,谈话节目的各构成系统(人员系统、环境系统、文本系统)等方面探讨国内电视谈话节目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激烈的“眼球”竞争中,节目应如何充分挖掘自身潜质,营造一个平等交流的公共话语空间,如何寻求自身的突破,以站稳并壮大国内电视谈话节目日渐逼仄的生存空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电视谈话节目话语空间的特征解析
  • 1.1 电视荧屏成就公共话语空间
  • 1.1.1 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理论
  • 1.1.2 电视荧屏上的新型公共话语空间
  • 1.2 大众与小众共鸣的话语空间
  • 1.2.1 荧屏谈话场:大众化的人际传播
  • 1.2.2 共鸣的产生:多声部和谐的交响
  • 1.3 返璞归真的电视荧屏话语空间
  • 1.3.1 决不仅仅是语言
  • 1.3.2 洗净铅华的真诚
  • 1.3.3 动态撞击的即兴
  • 第2章 电视谈话节目话语空间的构建探索
  • 2.1 人员系统:营造和谐人际交流氛围
  • 2.1.1 主持人:话语空间的主人而非主宰者
  • 2.1.2 嘉宾:话语空间呼唤的喧宾夺主者
  • 2.1.3 现场观众:话语空间的重要参与者
  • 2.2 环境系统:营造谈话语体有形空间
  • 2.2.1 场地:打造话语表达的适宜场所
  • 2.2.2 现场音乐:烘托话语表达的情境
  • 2.2.3 现场灯光:不可忽视的粘合剂
  • 2.3 文本系统:预设与非预设的有机结合
  • 2.3.1 话题:话语表达的中心
  • 2.3.2 路径:话语表达的方式
  • 第3章 谈话遭遇冰山 话语空间寻求突破
  • 3.1 话语空间中冰山显现
  • 3.1.1 话语自由的缺欠
  • 3.1.2 人文关怀缺失
  • 3.1.3 选题视野狭窄
  • 3.1.4 信息量的不足
  • 3.1.5 结构的单调乏味
  • 3.2 谈话节目的突破之路
  • 3.2.1 还原"公共论坛"
  • 3.2.2 彰显人文关怀
  • 3.2.3 话题的拓展与细分
  • 3.2.4 丰富信息含量
  • 3.2.5 结构的起伏跌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多元话语交响的奏鸣 ——国内电视谈话节目的话语空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