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模式对中国建设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数据管理模式对中国建设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论文摘要

“谁拥有客户信息,谁就拥有未来”。“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金融业经营理念,使得金融数据的“管理模式”成为金融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主题之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诺兰(Richard Nolan)提出过著名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划分理论—“诺兰模型”,对“数据管理阶段”的特征做了详细的描述。借鉴了国际先进金融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国建设银行结合自身多年来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引入了先进的“数据全国集中”的数据管理模式。两年多的经营实践表明,数据管理模式的革新,促进了对金融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使建设银行的管理决策向科学化迈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成功进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诺兰模型”的“数据管理阶段”。本人从事信息技术管理工作多年,有幸参与了中国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2001年代全省数据集中项目、2005年代全国数据大集中项目。两次数据管理模式的变革,都推动了银行业务跨越式的发展。数据管理模式的革新只是手段,如何稳步推进“诺兰模型”第六个阶段“成熟阶段”的建设,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建设银行数据管理模式的特点、重要性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集中”管理模式的优势,构建企业应用集成平台,促使数据由“物理”集中向数据的全面共享过渡的方法。以此深化建设银行的信息化之路,提升建设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数据管理模式对金融管理的影响
  • (一) 金融数据管理模式
  • (二) 数据管理模式影响银行经营管理的水平
  • 二、中国建设银行数据管理模式的选择
  • (一) 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及其缺陷
  • (二) 数据集中管理模式的特点
  • (三) 各种集中管理模式的比较
  • 三、中国建设银行数据管理模式的革新
  • (一) 两次数据大集中项目
  • (二) 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三) IT体系架构及业务经营的变化
  • 四、数据集中管理后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流程整合
  • (一) 经营管理的侧重点
  • (二) 业务流程整合
  • 五、企业应用集成的发展前景
  • (一) 面向信息的集成
  • (二) 面向过程的集成
  • (三) 面向服务的集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数据管理模式对中国建设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