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MTS的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识别及其扩展应用研究

基于RMTS的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识别及其扩展应用研究

论文题目: 基于RMTS的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识别及其扩展应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者: 薛跃

导师: 韩之俊

关键词: 田口方法,虚假财务报告,模式识别,财务困境,预测

文献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各种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运营状况,预测公司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的最重要的工具。正因为此,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才成为相关各方的关注焦点。投资者需要从财务报告了解上市公司的运营状况,而上市公司则不择手段地粉饰其财务报告以力图吸引投资者对其投资。中国证券市场由于其独特的发展历史背景以及监管当局和地方政府的种种放纵,使得虚假财务报告成为普通投资人的最大的敌害。虚假财务报告的识别对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RMTS模式识别工程为基础,探讨会计经验分析与统计模式识别相结合识别虚假财务报告的理论与方法。文章围绕两个方向展开:一个是为使原有的MTS适用于虚假财务报告识别而做的RMTS理论发展,构成第二章的主要内容;另一个是实证研究,包括四章的内容。作为RMTS理论研究,第二章在讨论MTS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二水平正交设计的线性统计模型、二水平正交设计的构造和性质、二水平正交设计降维等,证明了二水平正交设计比通常的特征选择方法有更好的实用性。我们还探讨了在使用类别可分性指标为类内类间距离时,特征提取器为信噪比SN时的方差分析问题;对信噪比SN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在模式识别的特征选择中使用信噪比SN指标作为特征提取器,具有优良的统计性质;由于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规则和原始的MTS使用训练样本确定阈值时,没有反映实际应用中错误分类造成的质量损失,在分析田口提出的损失函数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田口质量损失函数的阈值确定方法。由于原始MTS中类别可分性指标采用的是马氏距离,马氏距离计算依赖的统计量为经典统计中的均值和协方差阵。当样本分布存在离群值时,均值和协方差阵是高度不耐抗的。在上市公司财务比率统计分布中通常存在难以避免的离群值。我们用稳健位置和散布估计T_R(X)和C_R(X)取代经典统计中的样本估计(?)_n和S_n,从而构造出新的RMTS模型。 为方便实证研究,本文将虚假财务报告的识别范畴界定到主业增长型利润操纵,并对主业增长型利润操纵的方法进行了经验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1.2 虚假财务报告识别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一般的会计经验分析方法

1.2.2 定量模型分析方法

1.3 MTS研究概述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2 RMTS模式识别工程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MTS的数学模型

2.2.1 MTS的原始数学模型

2.2.2 MTS的线性性质

2.3 二水平正交表设计

2.3.1 二水平正交设计降维

2.3.2 二水平正交设计交互作用的处理

2.4 信噪比SN和方差分析

2.4.1 信噪比及其性质

2.4.2 MTS中的信噪比SN计算

2.4.3 二水平正交表的方差分析

2.5 MTS的分类器设计

2.5.1 模式分类的基本思想

2.5.2 相似性的度量

2.5.3 Fisher线性判别

2.6 田口质量损失函数与阈值的确定

2.6.1 几种常见的质量损失函数

2.6.2 MTS中的质量损失函数与分类规则

2.7 稳健RMTS模型研究

2.7.1 稳健统计与EDA概述

2.7.2 稳健统计特点和稳健性描述

2.7.3 稳健多元位置和散布估计

2.7.4 RMTS模型

2.8 本章小结

3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最优特征形成

3.1 引言

3.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经验分析

3.2.1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

3.2.2 主业增长型利润操纵涉及的操纵方法

3.3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特征形成

3.3.1 样本设计

3.3.2 说明字段

3.3.3 财务比率

3.4 单变量显著性检验的结果

3.4.1 审计师单变量显著性检验

3.4.2 董事平均持股的单变量显著性检验

3.4.3 董事平均变动率变量显著性检验

3.4.4 横截面财务比率单变量显著性检验

3.4.5 财务比率同比趋势单变量显著性检验

3.5指标体系的建立

3.6本章小结

4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比率接近正态分布特性的实证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比率选择和总体

4.2.2 财务比率的大样本的正态分布检验

4.2.3 分行业的财务比率的正态分布检验

4.3 污染分布和数据清洗

4.3.1 污染分布的定义

4.4.2 污染分布的确定

4.4 Box-Cox变换原理和应用

4.4.1 Box-Cox变换原理

4.4.2 应用事例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RMTGS的虚假财务报告识别的实证研究

5.1 引言

5.2 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5.2.1 财务比率的行业差别显著性检验

5.2.2 财务比率的行业差别修正方法

5.3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识别实证研究

5.3.1 RMTS用于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识别实证研究的结构模型

5.3.2 实际计算

5.4 本章小结

6 RMTGS用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变量选择的扩展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证研究

6.2.1 RMTS的设计模型

6.2.2 基准空间的构造

6.2.3 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构造

6.2.4 基准空间有效性的确认

6.2.5 基准空间的优化

6.2.6 T-1年的计算示例

6.3 预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6.3.1 预测结果

6.3.2 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讨论

7.1 论文的主要内容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研究项目

发布时间: 2005-09-12

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识别研究[D]. 邓庆山.江西财经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产生的因素分析[D]. 何红.复旦大学2003
  • [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D]. 李明辉.厦门大学2003
  • [3].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 娄权.厦门大学2004
  • [4].财务困境及其与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D]. 王志伟.复旦大学2004
  • [5].基于企业价值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D]. 徐鸣雷.大连理工大学2005
  • [6].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D]. 刘庆华.西南财经大学2006
  • [7].欺诈性财务报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胡华夏.武汉理工大学2006
  • [8].企业财务困境的预测方法研究[D]. 徐晓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标签:;  ;  ;  ;  ;  

基于RMTS的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识别及其扩展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