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及其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初步研究

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及其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初步研究

论文题目: 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及其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初步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物化工

作者: 史继诚

导师: 贾凌云

关键词: 石油污染物,微生物降解,生物表面活性剂

文献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石油的开采、炼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石油污染物,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9吨石油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壤环境。石油污染对海洋渔业资源危害巨大,破坏土壤结构,影响生态平衡。 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方法具有费用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和实践的石油污染的处理方法,也是我国目前状况下应优先考虑采用的处理方法。 本论文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菌,在水相及土壤泥浆体系中,研究了其对石油中各组分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1)筛选得到的假单胞菌是一株高效石油降解菌,可耐受高达20g/L的石油浓度,在极酸、极碱环境下仍具有显著的降解效果,pH为9.0时,石油的降解率为66.1%。(2)降解菌对石油中的饱和烃、芳香烃、胶质降解效果较好,且具有相近的降解速率,18天降解率分别达到42.95%,43.85%,44.5%,沥青质的18天降解率为5.55%。(3)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达63.5%的石油降解效果仍很显著,在pH9.0时,降解30天,相对降解率达到55.81%。(4)在100g石油/kg土壤污染浓度下,该菌株降解效果显著,降解45天,石油降解率达到38.85%,是目前发现的石油降解效率较高的菌株之一。 降解过程中石油出现了明显的乳化现象,根据此现象,进一步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假单胞菌在降解过程中产生了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出现了显著下降,降解12天时,表面张力由最初的71.5mN/m降至45.59mN/m。(2)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糖脂类型,糖基通过酯键与不同链长的脂肪酸相连。(3)以石油、十四烷为碳源产生的糖脂表面活性剂经复配后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效果显著、乳化能力强。(4)在优化条件下,以20g/L十四烷为碳源,培养150小时,糖脂表面活性剂浓度可达到2.2g/L,以20g/L石油为唯一碳源,糖脂浓度稳定在165~220mg/L。该菌株环境适应能力强,产生的糖脂表面活性剂高效,但需要对其分子组成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并提高其产量,将有希望被用做清洗剂及应用于三次采油等领域。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的优势

1.2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石油降解菌

1.3.石油污染物的性质及石油高效降解菌的筛选

1.4 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1.4.1 石油污染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1.4.2 石油污染物微生物降解在实际体系中的应用

1.5 生物表面活性剂

1.5.1 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因素

1.5.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1.6 小结

2 假单胞菌降解石油污染物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培养基组成

2.1.3 培养条件及降解方法

2.1.4 取样及分析

2.2 结果和讨论

2.2.1 假单胞菌对石油中四组分的降解

2.2.2 假单胞菌对不同类型石油的降解

2.2.3 在土壤体系中对石油的降解

2.2.4 水相体系中环境因素对降解过程的影响

2.3 结论

3 石油降解菌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初步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3.1.2 实验菌种

3.1.3 实验用油

3.1.4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3.1.5 假单胞菌对石油的降解

3.1.6 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及定量

3.1.7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评价

3.1.8 假单胞菌以十四烷为碳源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正交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现及与降解的关系

3.2.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及定量

3.2.3 假单胞菌分别以十四烷、甘油为碳源生产糖脂表面活性剂的比较

3.2.4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实验

3.2.5 石油降解菌以十四烷为碳源生产糖脂表面活性剂的正交实验

3.3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5-07-05

参考文献

  • [1].营养盐对微生物降解海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影响及条件优化[D]. 唐晨光.青岛理工大学2008
  • [2].红平红球菌FF产海藻糖脂的特性及其在烃降解中的应用研究[D]. 雷依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 [3].槐糖脂优化污泥重金属电动修复与电渗排水的试验研究[D]. 詹芳蕾.浙江大学2018
  • [4].槐糖脂的优化生产及其在石油工业的应用研究[D]. 郭伟.山东大学2014
  • [5].土壤微生物降解石油组分的微观机理初探[D]. 张小啸.北京师范大学2005
  • [6].红外光谱法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物[D]. 庞士平.福州大学2006
  • [7].复苏促进因子强化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机制研究[D]. 李鸿炫.浙江大学2018
  • [8].松花江底泥微生物降解硝基苯的研究[D]. 王燕玲.东北师范大学2007
  • [9].微生物降解石油废水的研究[D]. 钱奕忠.北京化工大学2001
  • [10].微生物降解原油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D]. 郭晓博.长江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石油降解菌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水体石油污染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及机理研究[D]. 贾燕.暨南大学2007
  • [2].高效除油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及表面活性剂增强生物降解石油烃的研究[D]. 姚伟静.重庆大学2007
  • [3].土壤微生物降解石油组分的微观机理初探[D]. 张小啸.北京师范大学2005
  • [4].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构建及其在生物修复中的强化作用研究[D]. 郑金秀.武汉大学2005
  • [5].降解石油烃优势菌的筛选、分离及性能研究[D]. 孙远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 [6].石油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石油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D]. 阮志勇.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 [7].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D]. 李颖.北京化工大学2004
  • [8].黄土地区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D]. 姜梅.西北师范大学2003
  • [9].石油烃优良降解菌的筛选分离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D]. 冯晋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 [10].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研究[D]. 谢丹平.暨南大学2004

标签:;  ;  ;  

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及其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