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火山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冲绳海槽火山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论文题目: 冲绳海槽火山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环境科学

作者: 黄朋

导师: 李安春

关键词: 冲绳海槽,岩石化学,同位素组成,等时线年龄,岩浆演化过程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借助岩石常量元素分析、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Sr-Nd同位素组成分析、U-Th同位素组成及岩石等时线年龄测定、电子探针分析等分析手段,作者对采自冲绳海槽的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化学分析及岩石年龄测定。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海槽岩浆的起源与演化过程、海槽构造与岩浆作用间关系。(1)海槽岩浆物质主要来源于PREMA地幔源区;岩浆演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外来物质的混染作用较弱,混染物来自上地壳和俯冲板块。(2)冲绳海槽北、中段火山岩具有相似岩石化学组成,应具有相似/相同的岩浆源区;海槽与琉球岛弧火山岩化学成分相似,只是海槽内岩浆经历了更强的分异作用,岩石更偏酸性。(3)海槽北段岩浆的物理性质与南段相比具有温度低、压力高、密度小、粘度高的特征。与其它类型的岩浆相比,海槽岩浆具有低密度、低粘度的性质使其具有更强的“活性”。(4)晚第四纪(<0.1Ma),海槽全区发育一期广泛的酸性火山活动。本期次火山活动可细分为1~2万年、3万年左右、5万年左右及7~9万年四个亚期。其中,黑色浮岩为最近一期形成。(5)海槽火山活动明显受菲律宾板块俯冲方向及吕宋-台湾碰撞作用的影响。大约5~10Ma,吕宋岛弧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使弧后地区应力条件从伸展变为挤压,海槽北、中段虽保持张裂状态,但暂时终止了海槽南段晚中新世阶段的张裂。上新世末-更新世初(~2.8-2.5Ma)台湾造山带北部开始伸展崩塌之后,整个海槽进入张裂阶段。

论文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冲绳海槽的地质概况及研究现状

1.1 冲绳海槽地质概况

1.1.1 地形地貌

1.1.2 地壳结构

1.1.3 断裂体系

1.1.4 地热异常

1.1.5 地层

1.1.6 火山作用

1.2 研究现状

1.2.1 火山分布及岩石类型

1.2.2 构造活动

第二章 研究材料及测试方法

2.1 概述

2.2 样品特征

2.3 测试方法

2.4 样品处理方法

2.4.1 样品前处理

2.4.2 元素分离提纯流程

第三章 冲绳海槽火山岩常量元素特征

3.1 火山岩常量元素特征

3.2 常量元素组成的地质意义

3.3 矿物化学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冲绳海槽火山岩微量与稀土元素特征

4.1 微量元素组成

4.2 岩石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4.3 岩石构造环境判定

4.4 小结

第五章 冲绳海槽火山岩放射性同位素组成

5.1 岩石 Sr-Nd 同位素组成

5.2 岩石 U-Th 同位素特征

5.2.1 岩石U-Th 同位素组成

5.2.2 火山岩形成年代

5.2.3 酸溶法对 U 系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冲绳海槽岩浆物理特征及对火山活动的影响

6.1 岩浆温度

6.2 压力

6.3 密度

6.4 粘度

6.5 岩浆各物理性质间的关系

6.6 岩浆运动状态

6.7 小结

第七章 冲绳海槽及邻区火山作用与构造活动

7.1 台湾及其以北火山岩带

7.2 台湾-新枝褶皱带

7.2.1 台湾- 新枝褶皱带演化过程

7.2.2 北西向走滑断裂体系

7.3 冲绳海槽

7.3.1 海槽北、中段

7.3.2 海槽南段

7.4 海槽火山作用特征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图版

发布时间: 2005-07-05

参考文献

  • [1].冲绳海槽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D]. 常凤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
  • [2].冲绳海槽构造地貌发育模式研究[D]. 傅命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 [3].近4万年来冲绳海槽物质来源的定量估计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刘焱光.中国海洋大学2005
  • [4].冲绳海槽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D]. 李萍.中国海洋大学2005
  • [5].冲绳海槽中部37 Cal ka BP以来的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研究[D]. 余华.中国海洋大学2006
  • [6].东海地球物理场及深部地质构造研究[D]. 韩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
  • [7].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 蒋富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
  • [8].冲绳海槽南部中全新世以来的硅藻记录与古环境变化[D]. 李冬玲.华东师范大学2012
  • [9].冲绳海槽黑潮流域近4万年以来的古海洋环境演化[D]. 向荣.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
  • [10].冲绳海槽火山岩中岩浆包裹体及气体同位素组成研究[D]. 于增慧.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

相关论文

  • [1].冲绳海槽构造地质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D]. 尚鲁宁.中国海洋大学2014
  • [2].冲绳海槽火山岩中岩浆包裹体及气体同位素组成研究[D]. 于增慧.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
  • [3].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 蒋富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
  • [4].冲绳海槽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D]. 常凤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
  • [5].南海东北部海陆地震联测与滨海断裂带深部结构研究[D]. 赵明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
  • [6].东海灾害地质分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D]. 刘乐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 [7].冲绳海槽构造地貌发育模式研究[D]. 傅命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 [8].近4万年来冲绳海槽物质来源的定量估计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刘焱光.中国海洋大学2005
  • [9].冲绳海槽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D]. 李萍.中国海洋大学2005
  • [10].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成因及资源潜力评价[D]. 龚建明.中国海洋大学2007

标签:;  ;  ;  ;  ;  

冲绳海槽火山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