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川芎嗪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这个病理过程。研究显示,哮喘患者和动物模型的气道炎症与Th2型细胞因子产生增多和Th1细胞因子产生减少有关。Th2细胞可使IgE产生、肥大细胞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决定哮喘的严重程度,因此,哮喘被认为是Th2细胞驱动的疾病。初始(naive)CD4+ T分化为Th1或Th2细胞是免疫应答的关键过程。研究表明,T-bet和GATA-3是决定Th1和Th2细胞分化的关键性转录因子。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但长期应用会产生明显副作用。川芎嗪是中药川芎根茎中分离出的生物碱,化学名为2,3,5,6-四甲基吡嗪。川芎嗪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调节免疫、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和抗肿瘤等,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在哮喘治疗方面的应用也早有报道,临床研究证实川芎嗪治疗哮喘效果确切。有研究显示川芎嗪能抑制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研究川芎嗪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探讨其是否能调节Th细胞的分化,如何调节,将为其在哮喘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第一部分川芎嗪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哮喘模型组(Ast组),哮喘生理盐水组(Ast-C组),地塞米松组(Dex组),川芎嗪组(Lig组),每组8只。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成分,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Ast组及Ast-C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和中性粒细胞(N)占总白细胞的百分比均高于Con组(P < 0.05);而Lig组BALF中细胞总数、EOS %和N %均低于Ast组及Ast-C组(P < 0.05),但仍高于Con组(P < 0.05);Dex组细胞总数、EOS %、N %和淋巴细胞占总白细胞的百分比(L %)均低于Ast组及Ast-C组(P < 0.05)。(2)与Con组相比,Ast组及Ast-C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肥厚,黏膜充血水肿,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管腔内充满大量黏液,有黏液栓形成,支气管壁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而Lig组和Dex组大鼠支气管炎症性改变则明显减轻,支气管壁周围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腹腔注射川芎嗪可抑制卵清蛋白诱导的大鼠气道炎症。第二部分川芎嗪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机制目的探讨腹腔注射川芎嗪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哮喘模型组(Ast组),哮喘生理盐水组(Ast-C组),地塞米松组(Dex组),川芎嗪组(Lig组),每组8只。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BALF中IL-4和IFN-γ的浓度,用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m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GATA-3和T-bet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Con组相比,Ast组及Ast-C组BALF中IL-4和肺组织GATA-3水平明显升高(P < 0.05),IFN-γ和T-bet水平明显减低(P < 0.05),IL-4/IFN-γ比值增大(P < 0.05);(2)与Ast及Ast-C组相比,Lig组BALF中IL-4和肺组织GATA-3水平明显降低(P < 0.05),IFN-γ和T-bet水平明显升高(P < 0.05),IL-4/IFN-γ比值减小(P < 0.05),而Dex组IL-4、IFN-γ、GATA-3、T-bet水平和IL-4/IFN-γ比值均降低(P < 0.05), IL-4和GATA-3分别比IFN-γ和T-bet减低更明显。(3)相关分析表明,Ast组肺组织GATA-3蛋白表达与BALF中IL-4浓度呈正相关(r=0.86,P < 0.05),T-bet与IFN-γ正相关(r=0.82,P < 0.05)。结论川芎嗪可通过使哮喘肺组织GATA-3下调、T-bet上调,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比例,从而扭转哮喘时的Th2细胞优势;而地塞米松则是同时抑制GATA-3和T-bet的表达,但对GATA-3的抑制作用更强。目的探讨纤支镜诊断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以及组织学类型与年龄段、性别、部位和镜下表现间的关系。方法对104例40岁以下青年肺癌纤支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6/1.0,女性比例较中老年患者高(P < 0.05)。组织学分型明确的88例中鳞癌居首位39.8 %,其次为小细胞癌26.1 %和腺癌22.7 %。104例青年肺癌镜下改变以直接征象为主(75.0%),间接征象占25.0 %,鳞癌多呈菜花样新生物,小细胞癌主要呈息肉样新生物和浸润性改变,腺癌则以息肉样新生物和外压及充血水肿兼有为主。病变部位在左右肺的发生率无明显区别(P > 0.05),但鳞癌多发于右肺(P < 0.05)。结论纤支镜检查是诊断青年肺癌的重要手段,提高对青年肺癌认识和警惕,借助纤支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川芎嗪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川芎嗪对哮喘大鼠TH1/TH2 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机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经纤支镜诊断40 岁以下青年肺癌特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川芎嗪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