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意义——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的艺术语言及相关文化探索

图像的意义——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的艺术语言及相关文化探索

论文摘要

在中国美术史上,魏晋南北朝是艺术“自觉”的时期,但那个时期的艺术面貌,长期以来只能在史料记载中找到一些踪影,而很难见到相应的图像资料。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墓相继发掘,使我们对那一时期的艺术印象逐渐清晰起来。2002年北齐徐显秀墓发掘完毕,其保存完整、描绘精美、独具特色的墓室壁画再次引起了对这一时期墓室壁画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徐显秀墓壁画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的美术史方法,将艺术风格与时代、文化、社会结合起来,力求对徐显秀墓壁画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作出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探讨。通过对徐显秀墓壁画与那个时代的互文关系的考察,达到对二者的理解。论文分为综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第三章是论述的重点所在。综述部分意在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目前对徐显秀墓壁画的研究尚不充分的现状、以及论文所使用的图像学研究方法。图像学方法是20世纪美术史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将艺术风格学、艺术社会学、艺术文化学融为一体,对于研究徐显秀墓壁画这一透露着时代、文化、社会内涵的图像非常适用。第一章介绍了徐显秀墓壁画的发掘与现状。此墓曾遭盗窃,在相关部门展开近两年的工作后,于2002年挖掘完毕,清理出彩绘壁画326平方米,分布于墓道、甬道、墓室三个主要部分以及过洞和天井处。由于时间与气候的销蚀,加之盗墓者的破坏,徐显秀墓壁画有一些损毁不清的地方,但相对来说,其保存状况是迄今为止所发掘的东魏北齐墓葬壁画中最为完整的贵族墓葬,326平方米的壁画在面积上也是最大的。而对于徐显秀墓壁画的研究,从目前来看尚不充分。因此,徐显秀墓壁画有较高的图像资料价值和较强的学术研究必要。在第二章中,笔者从宏观角度考察了徐显秀墓壁画所处的时代氛围,即魏晋南北朝那个艺术“自觉”的时代,而构成这个时期的艺术“自觉”的因素包括玄学、佛学的兴起;艺术主题和表现方式的变化;绘画理论的成果。多民族与多元文化的交互作用使得魏晋南北朝时代人们的观念、行为以及文学艺术,都呈现出独特的面貌。接下来正式进入对徐显秀墓壁画的微观分析,第三章在写作时依据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将图像与意义(即图像中包含的时代、社会和文化内涵)相结合展开论述,以壁画的构图、造型、线条和色彩、总体风格等形式因素为切入点,将这些艺术形式与当时复杂多元的文化因素相联系展开分析,力求通过分析徐显秀墓壁画这一个体的艺术风貌,去窥见魏晋南北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与文化品格,去寻找一条连接汉唐艺术的纽带,笔者以为,这才是图像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最后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在全文的论述过程中,笔者尽力做到理性推理、感性捕捉、清晰梳理、深入论证。尤其在关于徐显秀墓壁画风格“简易标美”的问题上,在目前学界有两种对立看法,有持肯定态度的,也有因壁画的未完成性而持否定观点的。笔者经过对史料及壁画图像本身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那就是徐显秀墓壁画确属“简易标美”之风格,但由于其“无意而为之”,所以是“无心插柳的成就”,并且也不能代表“简易标美”的最高水平。但作为鲜有的可以窥见“简易标美”之一斑的原始资料,徐显秀墓壁画又是具有很高价值的,笔者以为这也是一种历史的力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徐显秀墓壁画的发掘与现状
  • 1.1 徐显秀墓的发掘情况
  • 1.2 徐显秀墓壁画的现状
  • 第二章 徐显秀墓壁画的时代氛围--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的自觉
  • 2.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与佛学
  • 2.1.1 儒学渐衰与玄学兴起——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
  • 2.1.2 玄学渐衰与佛学融合——从“自在无为”到“希求来世”
  • 2.2 玄学、佛学影响下的绘画
  • 2.2.1 由“人的故事”到“人的主题”
  • 2.2.2 由“激扬之态”到“神气飘然”
  • 2.2.3 佛学题材成为画坛主角之一
  • 2.3 玄学、佛学影响下的画论
  • 2.3.1 顾恺之与传神论
  • 2.3.2 谢赫与“六法”
  • 第三章 徐显秀墓壁画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 3.1 徐显秀墓壁画的构图
  • 3.1.1 “单栏式”的构图方式
  • 3.1.2 通向唐代
  • 3.1.3 通向“当代”
  • 3.1.4 通向汉代
  • 3.2 徐显秀墓壁画的造型
  • 3.2.1 造型的文化印记
  • 3.2.2 造型的理想化
  • 3.2.3 造型的鲜卑化与胡化
  • 3.2.4 造型的象征性
  • 3.3 徐显秀墓壁画的线条与色彩
  • 3.3.1 魏晋南北朝以丹青为主的色彩观
  • 3.3.2 徐显秀墓壁画的线条
  • 3.3.3 徐显秀墓壁画的色彩晕染
  • 3.3.4 徐显秀墓壁画的色调
  • 3.4 简易标美——无心插柳的成就
  • 3.4.1 简易标美:南梁北齐的疏体人物画风
  • 3.4.2 “简易标美”与徐显秀墓壁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版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现代镶嵌壁画创作语汇的拓展[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23)
    • [2].论唐宋佛寺壁画诗之演进[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3].论壁画设计的装饰性问题[J]. 居舍 2020(01)
    • [4].明代巴蜀佛寺壁画色彩配置及成因探析[J]. 艺术研究 2020(01)
    • [5].传统的力量与传承的蜕变——对壁画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06)
    • [6].我对传统壁画的继承及应用[J]. 美术 2019(12)
    • [7].古老传统与当代精神的对话——谈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壁画作品展[J]. 美术 2020(01)
    • [8].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壁画作品展选登[J]. 美术 2020(01)
    • [9].基于数字技术的开化寺壁画图像分析[J]. 艺海 2020(05)
    • [10].惊世华彩 博物馆展览语境下的娄睿墓壁画解读[J]. 大众考古 2020(02)
    • [11].壁画中的烟火人生[J]. 文化产业 2020(10)
    • [12].梵蒂冈宫签字厅天花板湿壁画[J]. 世界美术 2020(03)
    • [13].基于材料应用、技法与表现方式的传统壁画摹写教学分析[J]. 陕西教育(高教) 2020(10)
    • [14].修复大同关帝庙壁画的实践与体会[J]. 文物世界 2020(05)
    • [15].公共壁画中“空”的问题探析[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11)
    • [16].专访袁运生:壁画是时代的见证[J]. 美术观察 2018(12)
    • [17].博物馆里的壁画修复师[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23)
    • [18].敦煌北魏壁画[J]. 音乐天地 2019(04)
    • [19].翟晓冰壁画作品[J]. 上海纺织科技 2019(07)
    • [20].壁画[J]. 电影评介 2019(06)
    • [21].古壁画数字化修复方法研究[J]. 西部皮革 2019(17)
    • [22].《山高水长》漆壁画[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9(05)
    • [23].基于生成模型的古壁画非规则破损部分修复方法[J]. 图学学报 2019(05)
    • [24].别开生面图新壁——当代壁画创作的两个问题再认识[J]. 美术观察 2019(11)
    • [25].创作者说:壁画八人谈[J]. 美术观察 2019(11)
    • [26].壁画创作是为国为民——侯一民访谈[J]. 美术观察 2019(11)
    • [27].机场壁画四十年[J]. 美术观察 2019(11)
    • [28].中国壁画事业的开拓与前瞻——李化吉访谈[J]. 美术观察 2019(11)
    • [29].壁画新长征[J]. 美术观察 2019(11)
    • [30].“机场壁画”40年后,我们如何面壁?[J]. 美术观察 2019(11)

    标签:;  ;  ;  ;  

    图像的意义——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的艺术语言及相关文化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