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结构型式连铸结晶器的电磁软接触特性研究

不同结构型式连铸结晶器的电磁软接触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通过施加高频磁场控制钢液的初始凝固过程来提高铸坯的表面质量。高频磁场作用下结晶器内的磁场和金属液弯月面变形特性是衡量电磁软接触效果的重要指标,而电磁软接触结晶器的结构型式和参数设计对软接触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它也是电磁软接触技术能否推向工业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和探讨不同坯型(方、扁、圆)和不同切缝形式和参数下的软接触结晶器内的磁场、金属液弯月面变形和凝固传热特性,认识其变化规律,是设计工业用电磁软接触结晶器,推广电磁软接触技术的重要技术基础。本论文以此为选题,重点研究方坯、矩形坯和工业用圆坯电磁软接触结晶器的软接触特性和传热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针对工业用Φ178mm圆坯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结晶器切缝参数对结晶器内部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并通过低熔点合金热模拟实验,揭示了切缝参数对结晶器内弯月面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结晶器的上法兰盘对结晶器内的磁场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特别是随着电源功率(安匝数)增大到90kW以上时,结晶器上法兰盘对磁场的屏蔽作用逐渐增强;随着圆坯结晶器切缝数目、切缝宽度和切缝长度的增加,结晶器内的磁感应强度和弯月面变形均增大,其中又以切缝数目和切缝长度对软接触效果的影响最主要;当切缝数由24增加到32时,结晶器内最大磁感应强度增加了32%,弯月面高度增加110%;当切缝长度由100 mm增到加130 mm时,结晶器内最大磁感应强度增加了28%,弯月面高度增加了155%。当切缝宽度由0.3 mm增加到0.5 mm时,结晶器内最大磁感应强度增加了15%。这些研究结果为Φ178mm工业用圆坯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数依据。设计并制作了内径尺寸为213mm×85mm的两种非均匀切缝矩形坯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通过磁场测试和热模拟实验揭示了两种结晶器内磁场分布和弯月面变形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电源功率的增大,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和弯月面高度均增大,且电源功率不改变结晶器内磁场分布特征;结晶器最大磁感应强度所处位置随感应线圈同向移动;液态金属的自由液面应控制在线圈中心附近,此时磁场的利用率最高,软接触效果最好;结晶器内切缝的布置对磁场和金属液变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对于单侧窄面切缝的矩形结晶器,在电源功率一定时,无切缝窄面附近仍然存在磁场;在电源功率达52kW时,无切缝窄面中心的最大磁感应强度是切缝窄面的60%左右;而对于在窄面角部增加切缝的改进型矩形结晶器,其内部磁场分布和弯月面变形都得到较大提高,基本呈现均匀分布,且在数量级上也达到了实现软接触效果的要求;论证了采用较少的非均匀切缝结构,也能够获得矩形坯电磁软接触效果的可行性。设计并制作了内径尺寸为100mm×100mm的非均匀切缝方坯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并进行了低熔点合金的静态和动态凝固传热实验,揭示了不同电源功率下结晶器内部磁场分布、弯月面变形、凝固坯壳形貌、三相点位置、结晶器壁温度与热流、熔池温度和结晶器冷却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与均匀切缝结晶器相比,其磁场分布和弯月面变形规律变化不大,基本相同;随着电源功率的增大,低熔点合金自由液面的波动加剧,熔池温度升高,初始凝固点下移,形成的凝固坯壳逐渐变薄,直至发生重熔,揭示了高频磁场对结晶器内合金液加热,造成三相点下移的变化规律;随电源功率的增加,合金液和结晶器壁中产生的焦耳热增大,并在切缝处和分瓣体会出现不均匀分布,造成坯壳厚度分布不均,同时结晶器壁温度和热流也升高;连铸结晶器的振动作用促使弯月面区域结晶器壁温度上升;由此,在工业应用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时,应结合实际连铸工艺合理选择电参数,适当地调节结晶器的冷却水量等工艺参数,这些研究结果对电磁软接触连铸工业实验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以上几种不同型式软接触结晶器的软接触特性研究发现,线圈与结晶器的相对位置、钢液模拟物与结晶器的相对位置以及电源功率三个参数对结晶器内部电磁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不随结晶器结构型式的变化产生大的变化,基本规律相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连铸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 连铸坯表面振痕形成机理
  • 1.2.1 敞开浇铸油润滑连铸坯振痕的形成
  • 1.2.2 浸入式水口浇铸润滑连铸坯振痕的形成
  • 1.3 常规连铸振痕的控制技术
  • 1.3.1 振痕间距和振痕深度
  • 1.3.2 振痕间距的影响因素
  • 1.4 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介绍
  • 1.4.1 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的发展过程
  • 1.4.2 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研究状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不同型式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磁场特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2.2.1 主要实验设备及器材
  • 2.2.2 磁场测试方法及测试点的选择
  • 2.2.3 磁场测试条件的选择
  • 2.3 结果及讨论
  • 2.3.1 方形结晶器内磁场分布规律
  • 2.3.1.1 非均匀切缝方坯结晶器内磁场分布的基本规律
  • 2.3.1.2 自由液面位置对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电磁特性的影响
  • 2.3.1.3 电源功率对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电磁特性的影响
  • 2.3.2 矩形结晶器内磁场分布规律
  • 2.3.2.1 矩形软接触结晶器内磁场分布规律
  • 2.3.2.2 线圈相对位置对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电磁特性的影响
  • 2.3.2.3 自由液面相对位置对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电磁特性的影响
  • 2.3.2.4 电源功率对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电磁特性的影响
  • 2.3.2.5 电源频率对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电磁特性的影响
  • 2.3.3 圆形结晶器内磁场分布规律
  • 2.3.3.1 数学模型和物理方法
  • 2.3.3.2 盖板对结晶器内磁场的影响
  • 2.3.3.3 切缝数目对结晶器内磁场的影响
  • 2.3.3.4 切缝宽度对结晶器内磁场的影响
  • 2.3.3.5 切缝长度对结晶器内磁场的影响
  • 2.4 分析讨论
  • 第3章 不同型式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弯月面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3.2.1 主要实验设备
  • 3.2.2 弯月面测试方法及测试点的选择
  • 3.3 结果及讨论
  • 3.3.1 方形结晶器内弯月面变形规律
  • 3.3.1.1 结晶器内不同测试位置的弯月面形状
  • 3.3.1.2 自由液面的相对位置对弯月面变形规律的影响
  • 3.3.1.3 电源功率对弯月面变形规律的影响
  • 3.3.2 矩形结晶器内弯月面变形规律
  • 3.3.2.1 线圈相对位置对弯月面变形规律的影响
  • 3.3.2.2 自由液面的相对位置对弯月面变形规律的影响
  • 3.3.2.3 电源功率对弯月面变形规律的影响
  • 3.3.2.4 电源频率对弯月面变形规律的影响
  • 3.3.3 圆形结晶器内弯月面变形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磁软接触结晶器界面传热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4.3 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的静态凝固传热分析
  • 4.3.1 电源功率对坯壳形貌的影响
  • 4.3.2 电源功率对熔池温度和结晶器冷却水温度的影响
  • 4.3.3 电源功率对结晶器温度和热流的影响
  • 4.3.4 有无磁场情况下的凝固与传热对比分析
  • 4.4 无结晶器振动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的动态传热与凝固分析
  • 4.4.1 电源功率对坯壳厚度影响
  • 4.4.2 电源功率对熔池温度的影响
  • 4.4.3 电源功率对结晶器温度和热流的影响
  • 4.4.4 电源功率对结晶器不同位置温度的影响
  • 4.5 有结晶器振动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的动态传热与凝固分析
  • 4.5.1 电源功率对坯壳形貌影响
  • 4.5.2 电源功率对熔池温度的影响
  • 4.5.3 电源功率对结晶器温度和热流的影响
  • 4.5.4 电源功率对结晶器不同位置温度的影响
  • 4.6 凝固与传热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不同结构型式连铸结晶器的电磁软接触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