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及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高磊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及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高磊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目的:比较临床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超生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改变及并发症发生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相似,均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超声乳化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229-0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因前房角急性闭塞导致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睛前段组织病理改变的眼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好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3,如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引起失明,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的生活,而且对患者的精神生活也到来巨大伤害[1]。临床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一般均采用手术方法,但该病常伴有白内障或是术后加快白内障形成,常常面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后不久即要再次进行白内障的手术,在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临床医师进行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增加难度[2]。我院近年来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对两者的术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7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常规给予前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眼底、角膜内皮等检查,104例患者均符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标准[3],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1例,女31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4.2±3.7)岁;双眼患者5例,单眼患者47例,总患病眼数57眼;术前视力<0.3且≥0.1的46眼,<0.1的11眼。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32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3.9±3.5)岁;双眼患者6例,单眼患者46例,总患病眼数58眼;术前视力<0.3且≥0.1的45眼,<0.1的13眼。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患眼红、痛,视力明显下降,同时伴有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术前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所有患者均无眼部手术史,给予患者全身降眼压药及局部降眼压的滴眼药以将眼压控制在﹤2.8kPa范围内。

1.2.1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2%的利多卡因混合等量0.75%的布比卡因,0.5~1.0ml于球结膜下注射麻醉,①巩膜隧道切口:沿角膜缘将球结膜剪开,于角膜缘后2mm处做切口,层间分离到达透明角膜缘内约1.5mm,使1/2的角膜厚度呈活瓣状,内口大于外切口。②截囊:于角膜缘的9点钟方向做一长1mm的切口,注入粘弹剂将虹膜以及晶状体的前囊膜压平,并于主切口处穿刺进入前房,截囊针开罐式、信封式截囊。③水分离、拨核:充分给予水分离,将核浮起,冲洗针头于前囊膜下将晶状体核钩住顺时针旋转、移动至前房,可根据晶状体核的大小将切口进行适当扩大。④切核、娩核:切核刀将晶状体核且为两半,注水圈套器将其娩出,娩出时注意勿损伤角膜内皮。⑤吸出皮质:灌注抽吸器将皮质清除,注入粘弹剂于前房以及囊袋内。⑥人工晶状体置入:对后囊进行抛光,植入人工晶状体,旋转至水平位。⑦复位:前房以及角膜层间注入灌注液,保证前房水密,眼压正常,封闭切口。如角巩膜缘发生渗漏,则应给予缝合。术后常规换药,给予抗炎药物。

1.2.2超声乳化术:本术式的巩膜隧道切口、截囊、水分离及拨核方法与对照组手术方法相似。充分水分离及拨核后对晶体核进行超声乳化,乳化头进入前房同时开始灌注,保持前房的一定深度,乳化头开口朝下进入前房,进入后轻轻转动使其开口朝上,操作过程缓慢轻柔,避免损及虹膜,伸入拨核器帮助移动晶体核的位置,将晶体核移动到乳化头便于超声的部位。将乳化头伸入晶体核表面,移动乳化头上下蚀刻晶状核,将蚀刻深度逐步加深,此步骤完成后晶体核呈碗装或盘装。伸入拨核器,对晶体核轻加压,用乳化头将晶体核边缘翘起,当晶体核中部超出虹膜表面时注入灌注液,将晶体核与皮质分离,恢复晶体核至后房。拨核器转动晶体核,直至超声乳化将晶体核边缘全部吸收。吸出残余皮质,仔细观察囊膜,将皮质与囊膜彻底分离,避免术中囊膜破裂。植入人工晶状体,清除粘弹剂,修整创缘,关闭切口。术后常规换药,给予抗炎药物。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两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或χ2进行检验,以P<0.05计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视力改变情况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升(P<0.05);两组间比较视力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3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术中出现1眼(1.75%)眼压升高,观察组同样出现1眼(1.72%),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后眼压恢复正常;对照组术后发生角膜水肿9眼(15.79%),观察组10眼(17.24%),应用地塞米松及普拉洛芬滴眼液,1周内角膜水肿消退。两组患者均无其它感染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青光眼是以视神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受损和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的眼病,眼压增高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4]。正常眼压为10~21mmHg,两眼之间的眼压差应小于5mmHg,1天内眼压的波动范围应小于8mmHg。正常眼压水平是由房水的生成率、房水排出率及眼球内容物的容积这三者的动态平衡维持的,任何一种原因造成三者的动态平衡紊乱均能引起眼压的变化,导致眼部发生病理学改变[5-6]。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就是由病理性眼压升高导致的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可引起患者失明,在国内致盲眼病中有着重要地位。该病先兆期可出现阵发性雾视、虹视,同时可伴有患侧眼眶及额部疼痛、鼻根酸胀等症状,急性发作期患眼出现红、痛,视力显著减退,恶心、呕吐等。病因目前尚无明确定论,多数学者认为与房水越过瞳孔流入前房时增加阻力,引起眼压升高有关[7]。

临床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是急性发作期药物控制眼压,症状缓解后行手术治疗。此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该术式对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短期疗效较满意。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往往不是单一发病,常常与白内障合并存在,单纯的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远期疗效差,需行二次手术治疗白内障,创伤大,引起术后并发症情况较明显。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也有了新的突破,我院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均取得了较满意的近、远期疗效。

以2009年7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恢复方面还是并发症发生方面,两种术式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两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这是因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术中采用巩膜隧道切口,与超声乳化术术中采用的隧道切口相似,且两种术式应用同样的截囊方式植入人工晶状体,使术后的房角增宽及粘连明显减少,将变浑浊的晶状体手术摘除,解除了瞳孔阻滞、开放房角、使前房加深,从而降低眼压,从解剖上清除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因素,且本研究中的两种术式术中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在有效控制眼压的基础上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白内障两种眼病同时进行治疗,术后治疗效果相似,达到患者满意。

综上所述,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均能明显改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近远期疗效明确,两种术式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方面均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彦杨,红伟,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34(8):606—607

[2]谭吉林,龚力力,贺翔鸽等,两种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26(12):1337—1340

[3]ThamCC,LaiJS,PoonAS,Immediateargonlaserperipheraliridoplasty(ALPI)asinitialtreatmentforacutephacomorphicangle-closure(phacomorphicglaucoma)beforecataractextraction:apreliminarystudy[J],Eye,2005,7(11):1347—1348

[4]蒙雅群,张春英,心理行为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214—215

[5]朱萍,姚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品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7):70——72

[6]曹健,周哲,改良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1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2,3(11):288—289

[7]RazeghinejadMR,Combinedphacoemulsificationandviscogoniosynechialysisinpatientswithrefractoryacuteangle-closureglaucoma[J],Journalofcataractandrefractivesurgery,2008,15(9):2305—2306

作者简介:

高磊,男,(1980.12-),本科,主治,主要研究与眼表疾病及白内障方面的研究。

标签:;  ;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及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高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