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数字电视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数字电视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论文摘要

数字化的推行使电视迎来了高清晰的多频道时代,这一新兴的综合交流信息平台逐渐实现了在技术上、功能上与信息、通信领域的相互融合,使21世纪的广大受众从“看”电视时代进入了“用”电视时代。随之,传播环境将发生一系列改变,传受双方关系也会产生微妙的变化。数字电视运营方希望最大限度地取悦受众,吸引受众付费收视,从而获得巨大经济效益。但同时,大众传媒的责任又要求数字电视在提供丰富多彩内容与服务的同时,必须产生促进社会进步的意义。受众自主地掌握遥控器,选择什么和不选择什么都在付费面前有了更多的慎重。并且,资讯、点播、购物、游戏、互动等一系列功能的综合使数字电视这个媒介中的“战斗机”对受众的控制欲产生了极大的怂恿,使他们再也难以忍受那些不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内容。数字取代模拟已是必然趋势,为了在数字化发展中抢占先机,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广播电视数字化的进程。我国数字电视的推行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有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整体转换上也一度出现了如青岛、佛山、杭州等的成功模式。可以说在发展之初是比较顺利的,但却在推广道路上困难重重,如今更是面临着资金短缺与节目匮乏之类的瓶颈。究其原因,大致分为两方面:硬件落后、软件不足。日本在数字电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上一直处于亚洲乃至世界领先水平,数字电视转换之路已行多年,大部分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如今的运营模式也趋于成熟。通过对日本数字电视发展路径的了解,对其运作特点进行分析与解读,并通过他们的困惑来研究其即将实施的计划等,可以看出,日本数字电视在推广运营初期虽遭遇了不少麻烦,但依托其先进的技术,加上对软件的重视,如今的普及之路逐渐步入了坦途。中日间对数字电视的发展在目标规划与重视程度上有着许多共识,走在前端的日本有不少经验和教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尤其是他们对“软硬兼施”的理解与落实,无论在理念上还是行动上都能对我们产生极大启示。因此,本文在上述内容的研究与分析中试着找寻“可以攻玉”之“他山石”。本文首先对数字电视这一新事物进行了重新认识,并简单概述了目前数字电视在世界上的发展情况。然后回顾了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对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政策规划。通过对我国数字电视目前状况的分析,考察了我们在数字电视发展中困惑:一方面,担忧数字电视将在何种程度上改变传受双方的关系格局,这些改变是否有利于受众对这一新兴媒介的积极使用,又是否会影响社会文化的进步。另一方面,我们又在实际运作中遭遇到了制约其进一步拓展的瓶颈,即节目内容匮乏、资金不足、运营模式不成熟、受众积极性不高等。接着,本文从日本数字电视发展概况出发,考察了日本数字电视的发展路径,并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出其在运营推广的主要特点:先进的技术标准、政府色彩浓厚、数字化推进及宣传、主要运营机构、节目与价格、受众调查。同时,还以日本Sky PerfecTV先进的服务体系为例,集中地对日本数字电视发展的典型进行了实际层面的感受。于是,分析出日本数字电视在运营中产生的困惑,包括国民兴趣不大、受众相关知识的缺乏、数字电视相关设备昂贵、节目内容缺乏新颖等。根据此再来研究日本在2011年7月24日模拟信号全面关闭前的冲刺计划时,发现他们不仅针对已有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还在普及进程上采取了新的措施,使全国上下都对数字化的全面实行充满了信心。本文最为重要的第八章提出了由日本数字电视发展所带来的启示。政府大力支持、积极鼓励民间力量、适度利用法规指导是日本数字电视成功的保障;“软硬”兼施、内容为王是其成功的关键;深入宣传以形成良好舆论氛围、注重受众意见与多样化服务、把握时机推进转换工作等都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总结,文章最后试着对我国数字电视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应注重将受众研究摆在关键位置,积极倡导媒介素养的培养,落实内容为王的运营理念,并在把握持续性拓展的资源储备中,促进经营管理模式的成熟化,加快网络整合,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人才培养。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闪亮登场的魅力——数字电视概述
  • (一) 在数字技术中华丽诞生
  • (二) 媒介中的“战斗机”
  • (三) 全世界都因此而兴奋
  • 二、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国数字电视发展情况概述
  • (一) 回顾这一路的坚持
  • (二) 全方位的数字化
  • 1. 卫星数字电视
  • 2. 有线数字电视
  • 3. 地面数字电视
  • (三) 步步为营的数字化蓝图
  • 1. “三步走”战略
  • 2. 有线数字电视“三个区域”、“四个阶段”实施计划
  • 3. “十一五”期间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主要任务
  • (四) 中国式转换中的典型
  • 1. 青岛
  • 2. 佛山
  • 3. 杭州
  • 三、如何上下而求索——我国数字电视发展中的困惑
  • (一) 审视传受关系的新格局
  • 1. “拟态环境”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距离
  • 2. 是否会在单向度演进中娱乐至死
  • 3. 经不起诱惑的媒介素养
  • (二) 运营现实中的优势与瓶颈
  • 1. 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 (1) 发展方向明确
  • (2) 国家引导、政策支持
  • (3) 市场规模大
  • (4) 技术跟进较快
  • 2. 瓶颈制约中的关键因素
  • (1) 节目内容匮乏首当其冲
  • (2) 资金缺乏的困难依旧
  • (3) 运营模式不成熟
  • (4) 受众积极性不高
  • 四、撷他山之石—日本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 (一) 遍地开花的繁荣——三类数字电视发展情况
  • 1. 率先开发的卫星数字电视
  • 2. 增长迅速的有线数字电视
  • 3. 无处不在的地面数字电视
  • (二) “软硬”兼施的运营与推广
  • 1. 先进技术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 2. 政府对此“国家计划”热情十足
  • 3. 在宣传下大下工夫
  • 4. 实力雄厚的运营机构
  • 5. 丰富的节目与多样化付费
  • 6. 重视受众调查
  • (三) “窥豹一斑”——日本Sky PerfecTV的先进服务体系
  • 1. 节目内容丰富
  • 2. 个性化互动
  • 3. 科学细致的发展策略
  • 五、究其所忧——日本数字电视发展中的困惑
  • (一) 国民兴趣不大
  • (二) 受众相关知识缺乏
  • (三) 数字电视相关设备昂贵
  • (四) 节目内容缺乏新颖
  • 六、观其效行——日本2011年7月前的数字化冲刺
  • (一) 振奋人心的憧憬
  • (二) 完善接收通道
  • 1. 扩展接收通道
  • 2. 接收设备的低廉化与多样化
  • 3. 普及目标
  • (三) 宣传形式多样 注重受众反馈
  • 1. 扩大宣传范围
  • 2. 充实宣传内容
  • 3. 强化受众反馈机制
  • (四) 各施其职的数字化冲刺
  • 1. 政府
  • 2. 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
  • 3. BS卫星数字电视运营商
  • 七、觅攻玉之能——从日本数字电视发展中获得的启示
  • (一) “师夷长技以自强”——总结日本数字电视运营中的经验教训
  • 1. 政府引导 民间团结
  • 2. “软硬”兼施 内容为王
  • 3. 深入宣传以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 4. 注重受众意见与多样化服务
  • 5. 把握时机推进转换工作
  • (二) 期待扶摇直上的起飞——对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的建议
  • 1. 将受众研究摆在关键位置
  • 2. 积极倡导媒介素养的培养
  • 3. 内容为王的运营理念
  • 4. 把握持续性拓展的资源储备
  • (1) 促进经营管理模式成熟化
  • (2) 加快网络整合
  • (3) 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人才培养
  • 结束语
  • 参考资料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宣传片的核心传播动力[J]. 青年记者 2020(01)
    • [2].新媒体时代新闻标题如何吸引受众的探讨[J]. 西部广播电视 2019(24)
    • [3].当代中国受众视频消费的变迁轨迹与内在规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01)
    • [4].基于“受众劳工”理论的网络直播反思[J]. 传媒 2020(02)
    • [5].从驻足到仪式感——论公共艺术受众参与性的层次[J]. 美术教育研究 2020(03)
    • [6].浅析科技类节目的受众群体[J]. 西部广播电视 2020(04)
    • [7].多元与复杂:融媒时代对受众的再认识[J]. 青年记者 2020(02)
    • [8].受众“构建”与政治话语外译研究——以习近平2014年至2018年新年致辞英译为例[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9].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生产中的受众参与探析[J]. 新闻文化建设 2020(05)
    • [10].“受众同质化”现象初探[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0)
    • [11].上市公司媒介形象与受众眼中媒介形象的比较研究[J]. 文化产业 2020(14)
    • [12].基于“受众商品论”的微博抽奖活动解读[J]. 今传媒 2020(07)
    • [13].非遗短视频类别与受众兴趣的实证研究——以抖音“非遗合伙人”为例[J]. 新媒体研究 2020(15)
    • [14].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J]. 城市党报研究 2020(10)
    • [15].受众体验视角下的高校档案文创研究[J]. 兰台世界 2020(10)
    • [16].试论我国“媒介审判”发展历程中的受众变化与特征[J]. 新闻论坛 2020(04)
    • [17].融媒背景下受众思维在法治报道中的运用[J]. 传媒论坛 2020(20)
    • [18].从“受众”到“后受众”:媒介演进与受众变迁[J]. 新闻与写作 2019(03)
    • [19].电视媒体如何抓住年轻受众的心[J]. 传媒 2019(05)
    • [20].浅析受众效果研究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J]. 视听 2019(06)
    • [21].数字化背景下广告创意变革——以央视俄罗斯世界杯广告为例[J]. 传播力研究 2019(13)
    • [22].受众体验视角下电视旅游节目的创新——以《这里是宁夏》为例[J]. 传播力研究 2019(15)
    • [23].从受众分化角度分析传统媒体转型[J]. 传播力研究 2019(18)
    • [24].音乐受众的商业价值在音乐媒体间的流向[J]. 新闻传播 2018(03)
    • [25].由观众到参与者: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剧受众特征[J]. 传媒 2018(05)
    • [26].起草领导讲话稿应以受众为本[J]. 秘书工作 2018(03)
    • [27].浅析泰国广告为受众构筑故事情境的主要特征[J]. 新闻研究导刊 2018(08)
    • [28].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受众”[J]. 传播力研究 2018(20)
    • [29].超越作为实体的受众与作为话语的受众——论基于技术视角的受众观的兴起[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30].政务微博受众特征研究[J]. 秘书 2018(05)

    标签:;  ;  ;  ;  

    日本数字电视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