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分析及其在大类别汉字识别中的应用

聚类分析及其在大类别汉字识别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得到越来越多的信息。但是,要从这些大量数据中找到数据之间的模式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找到大数据集合中的模式,人们引入了聚类分析技术。今天,聚类分析已广泛用于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聚类分析算法在大类别模式识别中的应用。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聚类算法的思想、步骤和理论基础。目前,已经提出了很多的聚类算法,它们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基于层次的聚类、基于划分的聚类、基于密度的聚类以及基于模型的聚类,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也出现了很多基于这些方法的改进算法。本文在第三章选取了K-means、LVQ、核聚类三种经典的聚类算法进行了实验,其中,又对比了LVQ算法的改进算法MLVQ,最后选取K-means算法作为研究大类别汉字识别的工具。并结合了模式识别中的特征提取算法和LDA算法提高识别率,在特征提取算法中,我们着重分析了两种特征提取算法:Gabor特征和梯度特征,实验证明梯度特征的识别效率略优于我们常用的Gabor特征,并且经由LDA降维后的特征向量识别率也有很大的提高。由于本文是针对大类别的汉字识别,大类别样本聚类后一般产生的分类码本较大,分类时间长。这些特点阻碍了大类别汉字识别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因此,在第四章,我们提出了运用Split VQ算法和两级聚类算法,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识别效率的提高,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表明:这两种算法不仅能够完全保证识别正确率,还能大幅度的压缩码本存储量和降低识别时间。传统的K-means算法要求预先设置聚类数目,在聚类数目不正确的情况下,K-means算法会产生错误的聚类结果。RPCL算法可以自动确定聚类数目,但是这种算法对学习率和遗忘率敏感。本文第五章从评价获胜者和次获胜者间的竞争实力出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PCL算法。实验证明,新算法可以比RPCL算法更快和方便得找到正确的聚类数目,并且改进算法不需要预先设置遗忘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类的发展及其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 1.1.1 聚类的发展
  • 1.1.2 聚类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现状
  • 1.1.3 汉字识别的研究现状
  • 1.2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2.1 本文研究的工作
  • 1.2.2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聚类分析的方法综述
  • 2.1 聚类的定义
  • 2.2 相似性测度
  • 2.3 聚类分析中的聚类准则函数
  • 2.3.1 误差平方和准则函数法
  • 2.3.2 加权平均平方距离和准则法
  • 2.3.3 类间距离和准则
  • 2.4 聚类三步曲
  • 2.5 聚类的分类
  • 2.5.1 划分聚类
  • 2.5.2 分层聚类
  • 2.5.3 基于密度的聚类
  • 2.5.4 基于模型的聚类
  • 2.6 聚类算法的普遍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类分析在大类别汉字识别中的应用
  • 3.1 三种典型的聚类算法
  • 3.1.1 K-means 算法
  • 3.1.2 LVQ 算法
  • 3.1.3 核聚类算法
  • 3.1.4 上述三种聚类算法的实验对比
  • 3.2 两种特征提取算法简介
  • 3.2.1 Gabor 特征
  • 3.2.2 梯度特征
  • 3.3 LDA 降维算法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手写体汉字识别实验
  • 3.4.2 印刷体汉字识别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种提高汉字识别的时间和空间效率的算法
  • 4.1 SPLIT VQ 算法
  • 4.1.1 Split VQ 算法思想
  • 4.1.2 实验结果分析
  • 4.2 两级聚类算法
  • 4.2.1 两级聚类算法思想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种用于确定聚类数目的改进RPCL 算法
  • 5.1 RPCL 算法的介绍
  • 5.2 改进RPCL 算法的介绍和实现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实验一
  • 5.3.2 实验二
  • 5.3.3 实验三
  • 5.3.4 实验四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算法:一种新的权力形态[J].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0(01)
    • [2].算法决策规制——以算法“解释权”为中心[J]. 现代法学 2020(01)
    • [3].面向宏观基本图的多模式交通路网分区算法[J]. 工业工程 2020(01)
    • [4].算法中的道德物化及问题反思[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5].算法解释请求权及其权利范畴研究[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20(01)
    • [6].算法新闻的公共性建构研究——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01)
    • [7].算法的法律性质:言论、商业秘密还是正当程序?[J]. 比较法研究 2020(02)
    • [8].关键词批评视野中的算法文化及其阈限性[J]. 学习与实践 2020(02)
    • [9].掌控还是被掌控——大数据时代有关算法分发的忧患与反思[J]. 新媒体研究 2020(04)
    • [10].美国算法治理政策与实施进路[J]. 环球法律评论 2020(03)
    • [11].算法解释权:科技与法律的双重视角[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2].大数据算法决策的问责与对策研究[J]. 现代情报 2020(06)
    • [13].大数据时代算法歧视的风险防控和法律规制[J].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0(02)
    • [14].风险防范下算法的监管路径研究[J]. 审计观察 2019(01)
    • [15].模糊的算法伦理水平——基于传媒业269名算法工程师的实证研究[J]. 新闻大学 2020(05)
    • [16].算法推荐新闻对用户的影响及对策[J]. 新媒体研究 2020(10)
    • [17].如何加强对算法的治理[J]. 国家治理 2020(27)
    • [18].“后真相”背后的算法权力及其公法规制路径[J]. 行政法学研究 2020(04)
    • [19].算法规制的谱系[J]. 中国法学 2020(03)
    • [20].论算法排他权:破除算法偏见的路径选择[J]. 政治与法律 2020(08)
    • [21].政务算法与公共价值:内涵、意义与问题[J]. 国家治理 2020(32)
    • [22].算法的法律规制研究[J]. 上海商业 2020(09)
    • [23].蚁群算法在文字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22)
    • [24].大数据聚类算法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18(04)
    • [25].RSA算法的改进研究[J]. 计算机与网络 2018(14)
    • [26].智能时代的新内容革命[J]. 国际新闻界 2018(06)
    • [27].改进的负载均衡RSA算法[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25)
    • [28].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跟踪算法研究综述[J]. 计算机科学 2017(S1)
    • [29].大数据算法的歧视本质[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5)
    • [30].深度学习算法在智能协作机器人方面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 2017(21)

    标签:;  ;  ;  ;  

    聚类分析及其在大类别汉字识别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