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皮肤癣菌用姜油树脂凝胶的研制

抗皮肤癣菌用姜油树脂凝胶的研制

论文摘要

目的:现在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多为化学合成药,虽然效果较好,但价格昂贵并伴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且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寻找一种资源丰富,提取工艺成熟稳定,质量可控,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抗真菌作用的中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姜油树脂是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生姜中提取的棕红色黏绸油状液体,是生姜中全部有效成分的浓缩。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 1.考察姜油树脂体外抗皮肤癣菌的活性。2.根据姜油树脂的物理化学特性,研制适合临床应用的稳定的姜油树脂制剂的处方。3.考察姜油树脂凝胶制剂的皮肤刺激性,过敏性,以及局部涂搽抗皮肤癣菌的活性。4.制定姜油树脂凝胶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1.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在2003年新推出的产孢丝状真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即M38-A方案中的微量稀释法,研究姜油树脂对常见皮肤癣菌的抑菌试验及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2.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卡波姆-940的用量,甘油浓度以及吐温-80浓度对姜油树脂凝胶的外观和稳定性的影响。3.根据《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测定姜油树脂凝胶的皮肤刺激强度及致敏率;采用砂纸造模法将须癣毛癣菌接种在豚鼠背部皮肤上,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姜油树脂凝胶对豚鼠皮损的治疗及皮肤病理的改变。4.以6-姜酚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5μm 4.6mm×250mm)加预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80nm,测定姜油树脂凝胶中6-姜酚的含量,制定姜油树脂凝胶的质量控制标准。结果:1.姜油树脂对皮肤癣菌的总体MIC值为0.0002%~0.0032%;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的MIC值分别为0.0002%~0.0008%、0.0008%~0.0032%、0.0002%~0.0016%及0.0004%~0.0008%。2.姜油树脂凝胶剂处方的最佳组合为:1g/100ml的卡波姆-940,5%的甘油,3%的吐温-80,其制成的制剂质地均匀,细腻,黏度适中,涂展性好;4000r/min离心60min,稳定,无分层现象;室温放置3个月,本制剂外观和涂展性无明显变化。3.姜油树脂凝胶对豚鼠皮肤用药,无任何红斑和水肿生成,无任何刺激作用;姜油树脂凝胶对豚鼠皮肤的致敏率为0%,无任何致敏作用;对于须癣毛癣菌建立的动物模型,生理盐水组治愈率为0%;基质组治愈率为16.7%;达克宁组治愈率为75%;10%姜油树脂凝胶治愈率为75%;15%,20%姜油树脂凝胶治愈率均为100%。4. 6-姜酚的线性范围是0.06mg/ml~1.2mg/ml,r=0.9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0.95%。结论:1.姜油树脂体外抗皮肤癣菌效果良好。2.姜油树脂凝胶剂稳定性良好。3.姜油树脂凝胶的皮肤刺激性和致敏率均符合相关要求;15%,20%的姜油树脂凝胶对须癣毛癣菌所造成的体癣模型有完全治愈的效果。4.本实验建立的测定姜油树脂凝胶中6-姜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以作为姜油树脂凝胶的质量控制标准。

论文目录

  •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第一部分 姜油树脂抗皮肤癣菌活性研究
  • (四) 第二部分 正交试验优选姜油树脂凝胶的处方
  • (五) 第三部分 姜油树脂凝胶的动物实验
  • (六) 第四部分 姜油树脂凝胶的质量控制
  • (七) 讨论
  • (八) 结论
  • (九)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姜油树脂对鲜榨苹果汁的抗菌作用[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24)
    • [2].EPDM基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吸放油性能[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6(02)
    • [3].昆仑雪菊油树脂精油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12)
    • [4].不同八角原料的比较及其油树脂香气成分的对比分析[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7(01)
    • [5].甲基丙烯酸短链酯吸油树脂合成与评价[J]. 石化技术 2016(10)
    • [6].多孔吸油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 弹性体 2015(03)
    • [7].昆仑雪菊油树脂超临界萃取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J]. 食品工业 2014(11)
    • [8].吸油树脂的研究进展[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3(01)
    • [9].姜油树脂对油脂的抗氧化性及其稳定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2)
    • [10].姜油树脂的超声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3)
    • [11].乳化姜油树脂的制备[J]. 中国调味品 2011(01)
    • [12].姜油树脂的优化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13].均匀设计法姜油树脂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 中国酿造 2009(07)
    • [14].速吸型吸油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18(03)
    • [15].姜油树脂的提取和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15(23)
    • [16].超声波辅助萃取山奈油树脂的工艺研究[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1(04)
    • [17].响应曲面优化姜油树脂β-环糊精包合工艺[J]. 粮油加工 2010(10)
    • [18].吸油树脂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J]. 特种橡胶制品 2010(06)
    • [19].柱层析法分离姜油树脂中的姜酮[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9(05)
    • [20].姜油树脂提取新工艺集成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9(04)
    • [21].姜油树脂自微乳载药体系的设计、表征及体外释放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 2019(02)
    • [22].超声波-微波辅助溶剂提取胡椒鲜果油树脂的工艺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9(05)
    • [23].光响应性吸油树脂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7(01)
    • [24].吸油树脂吸收速率的研究进展[J].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15(05)
    • [25].吸油树脂的缓释性能研究[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5(05)
    • [26].含环糊精空腔结构三元乙丙橡胶基吸油树脂的合成与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4(11)
    • [27].不同时期生姜加工品质及姜油树脂成分分析[J]. 食品科学 2013(06)
    • [28].姜油树脂微胶囊稳定性及动力学特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11)
    • [29].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乳液型吸油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1(10)
    • [30].吸油树脂的结构及性能[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1(06)

    标签:;  ;  ;  ;  ;  

    抗皮肤癣菌用姜油树脂凝胶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