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农业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无不伴随着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城乡经济差别依然较大。我国城镇化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水平还很低,第一产业占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大。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最终实现现代化,必然要将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进行非农化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继我国东、西部开发战略后,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中部六省深受鼓舞。河南省是中部六省中人口第一大省,也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民人均收入低、第一产业比重高、人均耕地面积少、城镇化水平低、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转移量大。中国的经济特征在河南体现得最为突出,鉴于河南的省情,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在理论上、技术上深入、系统地分析、探讨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特点、转移动力、正负效应、制约因素、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把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这篇文章做好了,对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相似的中西部省份,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论文共由九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导论,简要论述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预测了研究成果、创新之处,以及在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对有关劳动力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综述了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研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重点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也作了简单介绍,并对这些国家的劳动力转移经验进行了评述。本章还介绍了我国部分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介绍。第四章分析了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村劳动力现状,介绍了河南社会经济最新发展状况,以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本章还调研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尤其对失地农民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失地农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被动转移”的观点。本章还科学预测了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为进一步做好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五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定性分析主要从政策环境、市场因素和农村劳动力个人禀赋等方面进行分析;定量分析是从提出的可能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10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因素相关分析和因素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正负相关因素,为下一步提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第六章提出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指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是高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第七章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个案研究。本文研究总结了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模式:“信阳模式”、“品牌模式”和河南乡村“工业化模式”等。第八章根据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经验和启示,充分考虑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因素,构建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指出构建模式的四大体系,提出了搞好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策略。策略中提出要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化、境外劳务输出等措施推动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根据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因素,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增强政府服务职能,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合理转移;消除制度性障碍,在推动户籍改革、土地流转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强化农村义务教育,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权益;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公平;科学提倡优生优育,不断提高人口质量。第九章对本论文作了简短的总结。研究发现:1、尽管河南每年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由于河南省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大,现有农村劳动力和新增农村劳动力规模大,因此转移任务仍然很艰巨。2、河南农村劳动力实现身份和居住地转移困难。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多的是季节性的人口流动。身份的“转”和居住地的“移”都因诸多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难以实现。3、失地农民,尤其是远郊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应该更受关注。4、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低,多以自发性转移,以血缘、地缘关系沟通转移信息。5、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不高,规模不大,城镇发展空间还很大。6、河南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转移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和技能培训人员的比例小。7、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未建立,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公平还须努力。8、中央对农业的免税政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不大。9、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还存在,如土地流转制度等。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的程度正在逐渐减弱,但对农村劳动力实现身份转变的影响仍然很大。本文的创新之处:1、借助新古典主义理论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及人口学、社会学理论和统计学工具,对河南省这一地方性农村劳动力转移作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建议,为中西部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2、阐明在农村高素质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3、对农村劳动力中的特殊成分——失地农民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引出农村劳动力被动转移和主动转移观点。4、构建了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2.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劳动力
  • 1.4.2 农业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
  • 1.4.3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 1.4.4 农村劳动力转移
  • 1.5 研究可能取得的创新与局限性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 1.6 小结
  • 2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
  • 2.1.1 “推力—拉力”理论
  • 2.1.2 刘易斯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 2.1.3 拉尼斯—费景汉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 2.1.4 乔根森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 2.1.5 托达罗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 2.1.6 其他有影响的理论
  • 2.1.7 对上述理论的评述
  • 2.2 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 2.2.1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综述
  • 2.2.2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评述
  • 2.3 小结
  • 3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 3.1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 3.1.1 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与新特点
  • 3.1.2 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 3.1.3 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 3.1.4 德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 3.2 新型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与经验
  • 3.2.1 韩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 3.2.2 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 3.2.3 拉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 3.3 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借鉴和启示的综合评述
  • 3.4 国内部分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3.4.1 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 3.4.2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 3.4.3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 3.4.4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 3.4.5 浙鲁吉甘四省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存在问题
  • 3.4.6 浙鲁吉甘四省劳动力转移经验借鉴
  • 3.4.7 地方实践模式
  • 3.5 小结
  • 4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河南省社会经济状况
  • 4.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 4.2.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个阶段
  • 4.2.2 河南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分析
  • 4.2.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规模及分布
  • 4.2.4 河南省农民收入分析
  • 4.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 4.3.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
  • 4.3.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特点
  • 4.3.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文化层次特点
  • 4.3.4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年龄与性别特点
  • 4.3.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特点
  • 4.4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及预测
  • 4.4.1 估算方法的选择
  • 4.4.2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估计结果
  • 4.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分析
  • 4.5.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情况
  • 4.5.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 4.6 被动转移的特殊群体――河南省失地农民现状调查
  • 4.6.1 失地农民问题不容忽视
  • 4.6.2 河南省失地农民状况调查
  • 4.7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4.7.1 河南省城(镇)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 4.7.2 河南省工业化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还不发达
  • 4.7.3 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难度加大
  • 4.7.4 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令人忧虑
  • 4.7.5 农村转移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培训率低、就业能力差
  • 4.7.6 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迟缓,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低
  • 4.7.7 河南省农村人口基数很大,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现
  • 4.8 小结
  • 5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 5.1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定性分析
  • 5.1.1 政策性因素
  • 5.1.2 市场性因素
  • 5.1.3 个人禀赋因素
  • 5.1.4 管理性因素
  • 5.1.5 技术因素
  • 5.2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定量分析
  • 5.2.1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 5.2.2 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5.2.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3 小结
  • 6 处理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 6.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要求
  • 6.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互作用
  • 6.3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6.4 做好劳动力转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 6.4.1 劳动力转移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 6.4.2 在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 6.5 小结
  • 7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案研究
  • 7.1 信阳模式
  • 7.1.1 信阳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 7.1.2 信阳经验
  • 7.1.3 信阳固始模式实例分析
  • 7.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品牌模式”
  • 7.2.1 “林州建筑”品牌模式
  • 7.2.2 “长垣厨师”品牌模式
  • 7.3 “农村工业化”模式
  • 7.4 小结
  • 8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构建、策略和建议
  • 8.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8.1.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构建
  • 8.1.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说明
  • 8.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策略
  • 8.2.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拉动策略
  • 8.2.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策略
  • 8.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 8.3.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 8.3.2 消除制度性障碍,畅通农村劳动力转移通道
  • 8.3.3 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 8.3.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权益
  • 8.3.5 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建议
  • 8.3.6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 8.3.7 优生优育,科学控制人口增长量
  • 8.4 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失地农民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与借鉴[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1)
    • [2].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探究[J]. 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3].正确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J]. 决策导刊 2008(04)
    • [4].福建永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解决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 2019(29)
    • [5].农村教育视角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02)
    • [6].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2)
    • [7].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研究[J]. 财富时代 2020(02)
    • [8].新疆和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5)
    • [9].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0].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规模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0(03)
    • [11].城市化进程中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高质量就业问题探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4)
    • [12].农村劳动力转移阻碍因素与启示[J]. 农家参谋 2020(13)
    • [13].利用政府配套政策推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新探索——评《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政府配套政策研究》[J]. 经济纵横 2020(07)
    • [1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户增收效应——基于区域异质性的视角[J]. 社会科学家 2020(04)
    • [15].从务工到创业——农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升级[J]. 管理世界 2020(07)
    • [16].产业融合视角下促进沈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 2020(04)
    • [17].“十四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五大问题[J]. 经济学家 2020(10)
    • [18].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影响及对策[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6)
    • [19].辽源市:“四个强化”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J]. 劳动保障世界 2018(34)
    • [20].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思考——基于乐山市的调研[J]. 中国就业 2019(08)
    • [21].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J]. 乡村科技 2019(31)
    • [22].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历史轨迹和新时代新方向[J]. 中国人事科学 2019(09)
    • [23].南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分析[J]. 人才资源开发 2019(21)
    • [2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J]. 西部财会 2017(11)
    • [25].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23)
    • [26].穆村镇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24)
    • [27].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7)
    • [28].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J]. 农家参谋 2018(03)
    • [29].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对策与建议[J]. 吉林农业 2018(12)
    • [30].四川仁寿县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J]. 新西部 2018(13)

    标签:;  ;  ;  ;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