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

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

论文摘要

亲属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人际关系,相应地标记这种关系的亲属称谓语也就成为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具有的成分。基于亲属关系在人类不同社会中的普遍存在,亲属称谓语也就成为了各种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词汇现象,并且属于词汇系统中相当稳固的一类词汇类聚——基本词汇的范畴。所以亲属称谓语称得上是语言比较研究的极富价值和意义的材料。这篇论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亲属称谓语的概念以及基本特点。亲属称谓语是指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家庭或社会关系中的特定的身份(包括辈分)、家族地位、性别等而得出来的,反映人们的家族关系的一套名称。它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发展性和色彩意义丰富的特点,并且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二部分对于汉语、韩语的亲属称谓语的面称、背称系统,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汉韩面称、背称亲属称谓系统在整体构成的相同点包括:第一,类型上具有共性。这两个亲属称谓系统从体系构成上来看,没有表现出词汇空缺的现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系统都表现出了体系严密而复杂的特点。第二,数量上具有共性。称谓总量比较多,共名比较少,共名代表的亲属一般不太多。第三,格局上的共性。父方亲属关系有多少称谓,母方亲属关系相应地就有多少称谓,整个亲属称谓体系呈现出二元对称的格局。不同点包括:第一,韩语更加重视区分性别因素。第二,韩语更加重视区分长幼。第三,韩语重男轻女的倾向更加明显。韩语中以父系为中心、重男轻女的倾向较之汉语更甚,这在夫妻之间的称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汉韩亲属称谓系统在敬称和谦称上的共同之处有很多,比如敬称系统中都有用词素“令”、“尊”构成的词,而谦称系统中也都有用“家”、“舍”、“愚”、“小”等词素构成的词,这是因为韩语大量吸收了汉语词,并且还仿照汉语的构词方式利用汉字自造了许多韩语汉字词,比如“令息”、“椿府丈”等等,这些词无论在造词方式、结构规律,还是在词素选择上,与汉语词都有一脉相承之处,再加上韩语吸收了大量未经改造的汉语词,这就使得汉韩亲属称谓语的敬、谦系统中存在不少的共性特征。但是汉语、韩语又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因此在具体的构词结果上,又显示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即使用相同构词手段和词素材料制造的词也会有不同,比如汉语独有的“令亲”、“尊翁”、“家姐”、“舍妹”、“愚兄”;韩语独有的“令息”、“令抱”、“家婿”、“舍伯”、“愚妻”等等就是很好的证明。第三部分,就汉韩亲属称谓语的构词、意义和构形进行了对比分析。就词的结构类型来说,汉韩语的亲属称谓语都还不具有类型上的普遍性——亲属称谓语并没有体现出词全部的结构类型,在复合词中两种语言都以偏正式为主要结构形式。另一方面,汉韩亲属称谓语在结构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汉语的亲属称谓语都是由多个词素构成的合成词,而由单个词素构成的单纯词极少,只有“哥”、“妈”、“姥姥”等少数几个。而韩语的亲属称谓语中则存在不少的单纯词,另外,韩语中没有被汉语亲属称谓语广泛使用的重叠式。就意义来说,汉韩亲属称谓语中包含的义素大致相同,常见的共有七大成分,即“生育关系”、“配偶关系”、“辈分(长/同/晚辈)”、“系属(父/母系;直/旁系;夫/妇系)”、“血或姻亲(血/姻亲)”、“长幼(长/幼年纪)”和“性别(男/女性)”。除此之外,韩语与汉语唯一的不同就是多出了“称呼者的性别”这一项。就构形特点来说,韩语的构形法比汉语要匮乏得多。第四部分比较了汉语和韩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简化特点。拟亲属关系的产生,导致了拟亲属称谓语的出现。也可以说,拟亲属称谓语,就是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比照亲属之间的年龄、辈分的特点,借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对方,这种模拟亲属关系来称呼非亲属人员的称谓语就是拟亲属称谓语。汉韩两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共同点有:1、泛化对象上的倾向性。汉韩亲属称谓语发生泛化的对象上,都表现为直系或者近亲属称谓语更容易出现泛化的现象。2、泛化方式上的类似。汉语亲属称谓语在泛化时其实是存在两种大的方式的——意义方式的泛化和构词方式的泛化,两者相对比,后者比前者具有明显的形式特征。3、使用范围上的广泛,不仅仅可以用在关系密切的朋友之间,关系一般的熟人,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路人都可以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4、使用主体上的相同。在泛化称谓语的使用主体上,汉语和韩语都随着主体身份的不同表现出了许多相同的类型化特点。性别上,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上,年少者多于年长者。在同样注重礼仪教化,提倡尊老爱幼的中国和韩国社会里,少者尊称长者早已成为了一种习惯,无论关系亲疏,孩子的父母总会让孩子以亲属称谓语称呼对方。素质上,文化程度低者多于高者。不同点主要是韩语在称呼与母亲年龄相仿的女性长辈时称谓语比汉语匮乏。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常常通过附加一些前缀成分来表现其已泛化的结果,在韩语中这种现象却极不发达。汉语中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现象虽然比较丰富,但某些个别的亲属称谓语泛化的范围十分地有限。第五部分围绕亲属称谓语对汉语和韩语从语言文化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首先,汉语和韩语对亲属关系的区分都比较细致,标记亲属关系概念的词都较多,即汉韩亲属称谓语系统都是两种语言中数量较为丰富、内容较为详实的词群类聚。这一点在与西语,如英语亲属称谓语系统的比较中显得犹为突出。其次,汉韩亲属称谓语都是以直系宗亲亲属称谓语作为源点来推衍旁系、外亲、姻亲等其他体系的称谓语的,从而形成了以直系亲属称谓语为核心的称谓语体系。第三,在构词上,汉韩亲属称谓语都表现为偏正结构的复合词占据绝对优势,构词的结果上也几乎都是体现为名词。最后,在意义上,汉韩亲属称谓语都一致地以单义词为主体,多义词都比较有限,而且多出的义项中又基本都是表非亲属关系的更多。不同点主要有:首先,表敬功能的实现方式不同。汉语属于孤立语,韩语属于粘着语,两种语言在类型归属上的差异首先就衍生出了许多不同,具体到亲属称谓语的范畴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表敬功能的实现上两者完全不同。众所周知,韩语语言系统中敬语成分本身就十分发达,而汉语则相反,其表敬的方式有限,即使是主要体现在称谓语上也无法与韩语相提并论。其次,音节数量不同。汉语亲属称谓语中双音节的形式犹为突出,这是现代汉语词语双音节化的结果。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受这一趋势的影响,也都向双音节的形式靠拢——原为单音节的词,可以通过附加别的成分或重叠自身变成双音节的词。然而,韩语中并不存在双音化的趋势,词的音节多少并没有特别的倾向性,所以可以不受限制地用较多的成分将亲属关系描述得更细,从而更直观地指向称谓对象。再次,词语类型不同。汉语的亲属称谓语都是属于汉语系统自身的固有词,而韩语的亲属称谓语中则存在不少吸收自汉语的外来词。作为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中韩两国交流密切,两国人民感情深厚,而且无论是在伦理观念、道德准则,还是在社会风俗、民族习惯等方面,中国文化对韩国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也使得两国在文化上具有很多的共同之处,这一特点表现在中韩亲属称谓语上就是两者所具有的文化共性远多于个性。第六部分,我们就本文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1、亲属称谓语和方言的关系。将两国的亲属称谓语的比较研究,结合方言角度来进行,必将有更大的收获。2、亲属称谓语的时代发展。本文对于语言的横向比较关注较多,对于其纵向比较,关注较少。3、亲属称谓语与文献资料的收集。对于亲属称谓语的研究,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这一方面的工作,略微有些薄弱。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都是一个比较欠缺的问题。4、亲属称谓语与语言影响研究。亲属称谓语,是研究两种以及两种以上语言之间影响、交流程度的一个很好的角度。这也是本文选题的出发点之一。但是,由于水平有限,仅就中韩两国的亲属称谓语作了比较粗浅的比较。若要将研究做得更加深入,应当把视角放宽,不仅仅局限于两种语言,而是要沿着近代文化交流的主线,分析各国、各民族在文化互动中产生的词汇系统的变化。5、亲属称谓语与其上位概念、同位概念的关系研究。亲属称谓语的上位概念是称谓语。同位概念是称谓语中与亲属称谓语有着同样划分标准的其他词语系统,如职业称谓语、非家族关系称谓语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亲属称谓语问题的研究现状
  • 一、汉语亲属称谓语研究的现状
  • 二、韩语亲属称谓语研究的现状
  •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一、亲属称谓语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 二、亲属称谓语研究与语言研究的关系
  • 三、亲属称谓语研究与心理学的关系
  • 四、双语亲属称谓语比较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本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写作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亲属称谓语略述
  • 第一节 什么是亲属称谓语
  • 一、亲属的含义
  • 二、称谓和称谓语的含义
  • 三、亲属称谓语的概念名称与定义
  • 第二节 亲属称谓语的系统
  • 一、四分法
  • 二、两分法
  • 第三节 亲属称谓语的特点
  • 一、系统性
  • 二、稳固性
  • 三、发展性
  • 第二章 汉韩亲属称谓语系统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汉韩亲属称谓语面称、背称系统的对比分析
  • 一、汉韩亲属称谓语面称系统的对比分析
  • 二、汉韩亲属称谓语背称系统的对比分析
  • 三、汉韩亲属称谓语面称、背称系统的特征总结
  • 第二节 汉韩亲属称谓语敬称、谦称系统的对比分析
  • 一、汉韩亲属称谓语系统在敬称、谦称上表现形式的对照描写
  • 二、汉韩亲属称谓语系统在敬称、谦称上表现形式的对比分析
  • 第三章 汉韩亲属称谓语构词、意义和构形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韩亲属称谓语的构词分析
  • 一、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构词分析
  • 二、韩语亲属称谓语的构词分析
  • 三、汉韩亲属称谓语的构词比较
  • 第二节 汉韩亲属称谓语的意义分析
  • 一、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意义分析
  • 二、韩语亲属称谓语的意义分析
  • 三、汉韩亲属称谓语的义素分析
  • 第三节 汉韩亲属称谓语的构形分析
  • 一、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构形特点
  • 二、中韩亲属称谓语的构形比较
  • 第四节 汉语亲属称谓语和韩语的汉字亲属称谓语的比较
  • 一、同形同义的汉韩亲属称谓语
  • 二、同形异义的汉韩亲属称谓语
  • 三、异形同义的汉韩亲属称谓语
  • 第四章 中韩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和简化比较
  • 第一节 关于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 一、什么是拟亲属关系
  • 二、拟亲属关系产生的原因
  • 三、拟亲属称谓语及其应用的场合
  • 四、拟亲属称谓语使用的条件
  • 第二节 汉韩亲属称谓语泛化的情况
  • 一、汉语亲属称谓语泛化的情况
  • 二、关于汉语亲属称谓语泛化情的总结
  • 三、韩语亲属称谓语泛化的情况
  • 四、关于韩语亲属称谓语泛化情况的总结
  • 第三节 汉韩亲属称谓语泛化的比较
  • 一、汉韩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相同点
  • 二、汉韩亲属称谓语泛化的不同点
  • 第四节 汉韩亲属称谓语的简化比较
  • 一、亲属称谓语的简化
  • 二、汉语亲属称谓语简化的特点和原因
  • 三、韩语亲属称谓语简化的特点和原因
  • 第五节 汉韩亲属称谓语的困境与缺环现象
  • 一、称谓的困境
  • 二、亲属称谓语的困境
  • 三、称谓的缺环
  • 四、亲属称谓语的缺环
  • 第五章 汉韩亲属称谓语异同表现的语言和文化分析
  • 第一节 亲属称谓语与文化
  • 一、文化和称谓的关系
  • 二、传统文化和亲属称谓语的关系
  • 第二节 汉韩亲属称谓语异同表现的语言分析
  • 一、汉韩亲属称谓语反映出的共同语言特征
  • 二、汉韩亲属称谓语反映出的不同语言特征
  • 第三节 汉韩亲属称谓语异同表现的文化分析
  • 一、汉韩文化略述
  • 二、汉韩亲属称谓语反映出的共同文化特征
  • 三、汉韩亲属称谓语反映出的不同文化特征
  • 第四节 从汉韩文化差异谈两国亲属称谓语的翻译要点
  • 一、尊称谦称
  • 二、转称
  • 三、拟亲属称谓语
  • 四、其他亲属称谓语翻译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 余论
  • 一、亲属称谓语和方言的关系
  • 二、亲属称谓语的时代发展
  • 三、亲属称谓语与文献资料的收集
  • 四、亲属称谓语与语言影响研究
  • 五、亲属称谓语与其上位概念、同位概念的关系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主要学术论著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