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雷达系统的高速通信技术研究

一体化雷达系统的高速通信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争的作战平台面临着日益增多的威胁,各国都不得不为其作战平台配备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而电子设备的日益增多使得作战平台的灵活性、机动性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体化雷达系统应运而生。在一体化雷达系统中,综合了电子对抗系统和通信系统,这些子系统共享某些硬件资源,减小了作战平台的装备体积和重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本文主要对一体化雷达系统的高速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功放非线性对调制性能的影响、GMSK的非相干解调、GMSK迭代译码以及GMSK的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等。雷达系统为获得较大的发射功率,其功率放大器一般工作在深度饱和区,致使信号产生非线性失真,影响通信系统的正确接收。文中采用固态功放的Ghorbani模型,仿真分析了功放非线性失真对各种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GMSK信号受非线性失真影响较小,适用于一体化雷达系统的通信系统。之后本文深入研究了GMSK的调制解调算法,分别对GMSK非相干解调算法在高斯信道、衰落信道以及有频偏环境中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本文还深入研究了GMSK与卷积编码的迭代译码(SCGMSK)算法,仿真证明SCGMSK能获得非常好的误码性能。提出了一种SCGMSK的非相干解调算法,与相干解调相比,在误比特率为10-4处性能仅损失1.5dB,但对载波频偏不敏感。最后研究了GMSK信号的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技术,以减弱信道的影响,为使SC-FDE技术更好的应用于GMSK信号,需要把GMSK信号进行线性分解,且插入的循环序列要保证一帧数据的相位连续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一体化中通信技术的发展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2 功放非线性失真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
  • 2.1 功放非线性模型
  • 2.1.1 功放的分类
  • 2.1.2 行波管放大器的非线性模型
  • 2.1.3 固态放大器的非线性模型
  • 2.2 功放非线性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
  • 2.2.1 调幅调相系统
  • 2.2.2 相位调制系统
  • 2.2.3 OFDM系统
  • 2.2.4 频率调制系统
  • 2.3 不同非线性失真对调制方式的影响
  • b下的性能'>2.4 GMSK在不同BTb下的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3 GMSK调制解调技术
  • 3.1 GMSK调制技术
  • 3.1.1 高斯滤波器
  • 3.1.2 GMSK调制信号分析
  • 3.1.3 波形存储正交调制
  • 3.2 GMSK解调技术
  • 3.2.1 1bit差分解调
  • 3.2.2 2bit差分解调
  • 3.2.3 维特比检测
  • 3.3 解调算法性能仿真及分析
  • 3.3.1 BTb取值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3.2 载波频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3.3 衰落信道中各解调算法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SCCC结构的GMSK迭代译码技术
  • 4.1 SCCC编译码原理
  • 4.1.1 SCCC编码器结构
  • 4.1.2 SCCC译码器结构
  • 4.1.3 MAP译码算法
  • 4.1.4 LOG-MAP译码算法
  • 4.2 GMSK等效卷积编码模型
  • 4.3 SCGMSK非相干接收机
  • 4.3.1 SCGMSK非相干接收机原理
  • 4.3.2 SCGMSK非相干接收机的仿真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GMSK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
  • 5.1 SC-FDE均衡原理及算法
  • 5.1.1 频域均衡原理
  • 5.1.2 单载波频域均衡算法
  • 5.2 GMSK调制的线性化
  • 5.2.1 基于Laurent分解的线性化
  • 5.2.2 基于Gram-Schmidt分解的线性化
  • 5.2.3 训练序列的设计
  • 5.3 均衡算法仿真与分析
  • 5.3.1 基于Laurent分解的均衡算法
  • 5.3.2 基于Gram-Schmidt分解的均衡算法
  • 5.3.3 均衡算法的仿真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分布式生物雷达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 医疗卫生装备 2019(12)
    • [2].关于举办“第三届雷达系统电子威胁与防护研究”培训研讨班的通知[J].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0(01)
    • [3].关于举办“第三届雷达系统电子威胁与防护研究”培训研讨班的通知[J].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0(03)
    • [4].基于嵌入式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雷达系统软件的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23)
    • [5].多雷达系统假目标情况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03)
    • [6].关于举办“第三届雷达系统电子威胁与防护研究”培训研讨班的通知[J].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0(04)
    • [7].面向下一代战争的雷达系统与技术[J]. 现代雷达 2017(12)
    • [8].双(多)基地雷达系统应用分析[J]. 雷达与对抗 2016(04)
    • [9].雷达射频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组成及功能分析[J]. 决策探索(中) 2020(03)
    • [10].现代化的雷达系统在空管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及应用[J]. 电子制作 2018(Z2)
    • [11].高科技背景下的雷达系统及相关技术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14)
    • [12].英研制出新型超级雷达系统[J]. 科学大观园 2013(07)
    • [13].雷达软件化的关键技术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19)
    • [14].浅谈雷达多目标跟踪系统[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03)
    • [15].雷达系统及传输系统在民航的应用[J]. 空中交通管理 2011(09)
    • [16].一种高可靠性雷达系统的双冗余设计[J]. 火控雷达技术 2013(03)
    • [17].雷达系统的任务推演技术[J]. 现代雷达 2013(12)
    • [18].如何提高雷达系统计算机的稳定性[J]. 贵州气象 2012(05)
    • [19].一种基于三层控制探地雷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10)
    • [20].知识雷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远程教育杂志 2008(04)
    • [21].岸-船雷达系统的数据处理与传输技术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18(16)
    • [22].中国量子雷达系统研制成功[J]. 环境技术 2016(05)
    • [23].基于AHP的雷达系统效能分析[J]. 舰船电子对抗 2008(05)
    • [24].24 GHz盲区监测与变道辅助雷达系统的开发[J].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9(02)
    • [25].数字需求:高速ADC和雷达系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J]. 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 2014(09)
    • [26].强电磁脉冲对雷达系统影响分析[J]. 战术导弹技术 2011(01)
    • [27].基于熵权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球载雷达系统安全性评估[J]. 舰船电子对抗 2009(05)
    • [28].频率源的相位噪声对雷达系统性能的影响[J]. 舰船电子对抗 2016(01)
    • [29].测控雷达系统防雷技术研究[J]. 科技视界 2013(27)
    • [30].TRS网络信息雷达系统在新闻网站数据自动化迁移中的应用[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04)

    标签:;  ;  ;  

    一体化雷达系统的高速通信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