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海域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

东海海域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多次波是地震记录中一种常见的相干噪音,尤其是在海洋地震记录中。如何有效地消除或压制各种类型的多次波,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一次波信号是地震勘探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多次波的存在,使得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降低,干扰人们对有效波的识别,从而导致速度分析、叠前及叠后偏移的极大困难,影响地震成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将导致假的成像,严重影响地震解释工作。因此,研究和压制多次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本学位论文依托导师刘怀山的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浅海地震资料特殊干扰波形成机理与剔除方法(2006AA09Z339)”。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研究实现了多种压制多次波的方法技术,它们分别基于不同标准来区分多次波和一次波。压制多次波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有效波和多次波之间的可分离性和其他差异性(如多次波周期性、时差差异等)来预测与压制多次波。比较典型的方法有预测反褶积、正常时差变换叠加、f - k变换、τ-p变换、抛物线Radon变换和聚束滤波等,它们可以简称为基于几何地震学方法或“几何滤波类方法”;第二类主要是基于弹性波动理论的方法,通过模拟或反演方法来预测原始数据中多次波,继而从原始数据中匹配减去所预测的多次波。这类方法也称为波动预测减去法,主要有:波场外推法、反馈环法、反散射级数法。基于波动方程理论,压制和利用多次波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思路,也是国外多次波研究的发展趋势。这种思路方法,综合考虑自由界面多次波传播的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针对多次波产生的机理,有效避免了各种非波动方程方法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局限性,使多次波研究发展步入了新的里程,标志着多次波理论与应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本人在上述背景下,开展博士学位论文工作。与其他方法相比,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Surface-related Multiple Elimination,简称SRME)预测过程无需知道宏观速度场,从而增强了预测方法的适应性。这是SRME的最大优点。由于SRME推导过程中,做了四个假设:①震源子波不发生改变;②自由界面的反射系数为-1;③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检波器保持稳定;④地层是层状介质。如果假设条件不满足,多次波压制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另外,SRME是一种Kirchhoff频率域积分法,所以易受野外采集观测系统影响。为了克服原始数据驱动预测多次波过程受数据中子波和多次波的影响,本文采用反射率法实现了脉冲响应炮集记录。与其他正演方法(射线追踪、有限差分)相比,反射率法是f-k域实现的,计算速度较快。用反射率法可以在任何检波器位置模拟脉冲响应单炮,为了后续的SRME Kirchhoff积分提供了数据保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子波的影响。与原始数据相比,模拟出来的记录不含子波的影响,同时弥补了原始数据空间采样不足的问题。利用模拟出来的叠前脉冲响应炮集与原始数据相结合预测多次波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空间采样率不足和对多次波预测过头的问题。本文模拟出的叠前脉冲响应炮集,与实际地层介质难免存在差异,因此预测出的多次波也会受到残留子波的影响。在迭代去除多次波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消除残留子波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求准子波始终是数据匹配过程的一个难题。为了匹配准确,作者提出了Huber混合模构造目标函数,然后利用伪牛顿梯度算法求解匹配算子。与其他模相比,Huber混合模是一种有效的误差估计准则,它综合了L2模的优点(对小误差的平滑作用)和L1模的优点(对大的野值不敏感)。另外Huber模目标函数是可微的,所以可以利用梯度类优化方法最小化。多次波模型与实际多次波的匹配一个关键参数就是时窗位置的选取,如果选取不当的话,就会导致多次波向有效波靠拢,损害有效。根据水平地层多次波的周期性特点,本文利用多次波时距曲线约束时窗位置(在多数情况下,水平地层假设是可以适用的),提高了匹配滤波的准确度。利用时窗约束Huber模估算匹配算子克服了多次波与有效信号匹配不准的问题。模拟数据和东海实际资料处理均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压制多次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多次波压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多次波特征及东海地质特征
  • 2.1 多次波特性及特征识别
  • 2.1.1 多次波的定义
  • 2.1.2 多次波的类型及特点
  • 2.1.3 多次反射波的时距曲线特征
  • 2.1.4 多次波的识别方法
  • 2.1.5 识别多次波的方法
  • 2.2 东海地质特征
  • 2.2.1 浙闽隆褶带
  • 2.2.2 东海陆架盆地
  • 2.2.3 钓鱼岛岩浆岩带
  • 2.2.4 冲绳海槽
  • 2.3 东海的多次波特征
  • 3 F-X 域波场传播过程与HUBER 模反演理论
  • 3.1 F-X 域波场传播过程
  • 3.2 HUBER 模反演理论
  • 3.2.1 算法实现
  • 3.2.2 改进拟牛顿方法求解非线性问题
  • 3.2.3 用拟牛顿方法最小化Huber 模目标函数
  • 4 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与压制
  • 4.1 有效波波场(无自由表面多次波)的模拟
  • 4.2 自由界面多次波正演模拟
  • 4.3 自由界面多次波的压制
  • 4.4 HUBER 模自适应压制多次波
  • 5 模型脉冲响应驱动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
  • 5.1 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的光学原理
  • 5.2 SRME 方法压制多次波存在的问题
  • 5.3 采用叠前脉冲响应与实际数据相结合预测多次波
  • 5.3.1 广义反射、透射矩阵法计算反射率函数
  • 5.3.2 采用叠前脉冲响应与实际数据相结合预测多次波的特点
  • 5.3.3 算法实现
  • 5.4 观测系统优化的建议
  • 6 应用效果分析
  • 6.1 数值模型验证
  • 6.1.1 水平地层模型
  • 6.1.2 复杂地质模型
  • 6.2 实际资料处理
  • 6.2.1 资料品质分析
  • 6.2.2 地震数据预处理
  • 6.2.3 叠前脉冲响应驱动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东海海域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