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标识在奶牛现代化饲养管理及动物防疫中的应用

电子标识在奶牛现代化饲养管理及动物防疫中的应用

论文题目: 电子标识在奶牛现代化饲养管理及动物防疫中的应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兽医

作者: 刘佩红

导师: 陆承平

关键词: 奶牛电子标识,奶牛场,精密喂养管理系统,动物防疫管理系统

文献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电子标识作为近年来一项新兴的RFID技术,其数据存储量大,读写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使用方便,读写距离远等,被广泛应用于身份识别、物流管理、物品追踪、防伪、交通、动物管理等诸多领域。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连续发生一系列重大动物疫病以及因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等引起的动物源性食品中毒事件,给相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动物管理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控制新机制要求政府建立有效的动物和动物产品追踪系统,以便对动物的饲养、运输、屠宰及其产品的加工和流通等环节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有序管理和监控,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电子标识技术则成为当前各国建立可追溯性体系的最佳选择。 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及结合上海地区实际生产需要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适用于规模化奶牛场的奶牛电子标识管理系统。 1.参照国外已相对成熟的技术,同时对上海市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奶牛养殖场进行了细致的需求分析,提出并建立了基于RFID技术的奶牛电子标识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奶牛电子标识、自动精密喂养系统、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四个部分组成。其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动物电子标识管理系统来标识奶牛个体的属性,强化免疫、检疫工作,实现对奶牛的可溯源性及可控性管理;同时通过对奶牛个体进行精密喂养,降低料奶比,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系统建立后,在上海的3个规模奶牛场进行了奶牛电子标识精密喂养系统和动物防疫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2.在上海的两个规模奶牛场实施基于奶牛电子标识管理系统的精确喂养系统管理模式,分析统计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精料消耗量、产奶量及料奶比。两个奶牛场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精料平均消耗量分别降低了9.3%和11.7%;平均产奶量分别提高了4.8%和4.1%。;料奶比分别降低了11.5%和17.8%,差异显著(P<0.05)。 3.在上海某规模奶牛场实施奶牛电子标识动物防疫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电子标识与RFID技术及其应用

1 引言

2 射频识别(RFID)技术简介

2.1 射频识别系统组成

2.2 电子标识的工作原理

2.3 RFID的起源

2.4 RFID系统分类

2.4.1 按通讯频率

2.4.2 按获取能量方式

2.4.3 按读写方式

2.5 RFID电子标识的特点

2.6 几种自动识别技术的比较

3 RFID与电子标识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

3.1 门禁和身份识别

3.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3.3 物品配送管理

3.4 仓储管理

3.5 物品追踪识别

3.6 防伪

3.7 交通

3.8 文档管理

3.9 生产线自动化

3.10 动物管理

3.11 其他应用

4 电子标识的应用前景

第2章 电子标识技术在动物管理上的应用

1 射频识别技术与动物电子标识

1.1 射频识别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1.2 动物电子标识

2 电子标识在动物管理中的应用

2.1 电子标识在动物及动物产品追溯中的应用

2.2 电子标识在牲畜日常饲养管理中的应用

2.3 电子标识在宠物管理中应用

3 电子标识在国外动物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3.1 欧盟电子标识项目(IDEA)

3.2 美国国家动物标识计划(USAIP)

3.3 澳大利亚国家动物标识计划(NLIS)

4 在我国动物管理中推行电子标识的必要性及若干设想

4.1 在我国推行动物电子标识的必要性

4.2 在我国推行动物电子标识的几点建议

下篇 研究报告

第3章 奶牛电子标识管理系统的建立

1 国内外乳牛业发展现状

1.1 发达国家乳牛业发展迅猛,乳牛头数和单产水平持续增加

1.2 大力改进饲养管理工艺,提高乳牛饲养场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管理水平

2 国内乳牛业发展现状

2.1 乳牛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2.2 乳品消费市场扩大与政府扶持力度增加

3 存在的问题

4 开发奶牛电子标识和精密喂养系统的主要内容

4.1 动物电子标识的作用

4.1.1 可以为每头牛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数码档案

4.1.2 可以成为信息化管理平台与个体牛之间的桥梁

4.2 项目实施的目的

4.3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4.4 项目的实施实施意义

5 需求分析

5.1 畜牧兽医管理部门需求分析

5.1.1 管理现状

5.1.2 用户需求

5.2 奶牛场需求分析

5.2.1 奶牛场管理现状

5.2.2 奶牛场用户需求

6 系统建设方案

6.1 系统建设目标

6.1.1 系统总体建设目标

6.1.2 系统具体建设目标

6.2 系统设计原则

6.3 系统组成

6.3.1 奶牛电子标识

6.3.1.1 留胃型动物电子标识技术参数

6.3.1.2 留胃型动物电子标识的优点

6.3.2 自动精密喂养系统

6.3.2.1 自动精密喂养系统的组成

6.3.2.2 射频识别系统

6.3.2.3 精密补料系统

6.3.2.4 控制及通信系统

6.3.2.5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6.3.2.6 “对牛弹琴”系统

6.3.3 应用软件系统

6.3.3.1 奶牛场管理系统

6.3.3.2 Web查询系统

第4章 奶牛电子标识精密喂养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牛

1.1.2 电子标识

1.1.3 自动精密补料系统

1.1.3.1 射频识别系统

1.1.3.2 精密补料系统

1.1.3.3 控制及通信系统

1.1.3.4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1.1.3.5 “对牛弹琴”系统

1.1.3.6 应用软件系统

1.2 方法

2 奶牛电子标识精密喂养系统管理模式的实施

3 结果

3.1 电子芯片的安全性和读写器的敏感性

3.2 精密喂养系统的建立和适应性训练

3.3 精料消耗量与产奶量

4 讨论

第5章 奶牛电子标识动物防疫管理系统的用以效果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牛

1.1.2 诊断试剂

1.1.3 被检血清

1.1.4 电子标识

1.1.5 射频识别系统

1.1.6 控制及通信系统

1.1.7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1.1.8 应用软件系统

1.1.9 Web查询系统

1.2 方法

2 奶牛电子标识动物防疫管理系统管理模式的实施

3 结果

3.1 电子芯片的安全性和读写器的敏感性

3.2 疫情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3 免疫工作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3.4 免疫效果评估

4 讨论

4.1 奶牛电子标识动物防疫管理系统提升了动物免疫工作的科学性

4.2 奶牛电子标识动物防疫管理系统强化了动物检疫工作的力度

4.3 奶牛电子标识动物防疫管理系统提高了动物疫病的追踪能力

4.4 奶牛电子标识动物防疫管理系统推动了动物防疫监督管理方式的变革

4.5 不足之处

附录1 上海市地方标准——动物电子标识通用技术规范

附录2 上海市奶牛口蹄疫免疫程序(推荐)

附录3 “上海市动物疫情报表”格式

附录4 “上海市动物重大疫病检测情况汇总表”格式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9

相关论文

  • [1].奶牛数字化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 郭卫.河北农业大学2010
  • [2].微波射频识别技术研究[D]. 尹应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
  • [3].非接触式IC卡天线的集成化研究及芯片设计[D]. 倪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3
  • [4].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D]. 张振岚.南京农业大学2004
  • [5].射频识别阅读器的研究与设计[D]. 韩益锋.复旦大学2005
  • [6].超高频射频电子标签芯片中低功耗电路研究[D]. 李强.复旦大学2005
  • [7].UHF频段射频识别系统与天线研究[D]. 赖晓铮.华南理工大学2006
  • [8].长距离HF射频识别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陈鹏.华南理工大学2006

标签:;  ;  ;  ;  

电子标识在奶牛现代化饲养管理及动物防疫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