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表征与冠心病证候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冠状动脉介入表征与冠心病证候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随着对于冠心病的综合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深入,目前它已成为我国“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近年来,中医在冠心病辨证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在推动辨证的客观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以往的研究仍仅集中在中医证型分类方面,缺乏证候分布的总结,且绝大部分为静态研究(入院时判定),缺乏证候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且证候实质的观测指标仍缺乏权威性、实用性及可重复性,未能真正深入揭示冠心病的证候实质,缺乏对临床操作指导的实用性。随着冠脉介入治疗方法的不断普及,器械开通血管的显著疗效和继而带来的冠脉再狭窄难题同时引起了世人对这一现代手段的高度关注。如何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冠心病的综合防治效果,是众多学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因此,本研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较大样本的冠心病病例进行介入术前后中医证型的判别,动态观察冠心病的中医征候变化规律,并分析各证型与造影检测指标及介入术后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相关性,以期探索冠心病中医证候变化规律及其在“金指标”方面的客观实质,并进一步提高临床辨证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同时推动冠心病证候客观化研究及中医药防治冠脉介入术后的再狭窄研究的不断深入。本论文首先就古代文献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两方面的认识和阐述进行了复习,并对古人对于冠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则治法、辨证施治作了系统的回顾。在现代文献研究中,则首先对冠心病的西医诊断和治疗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成果,并对冠心病的中医客观化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分析了近年来研究存在的不足,即为此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临床研究部分,本课题将中医证型的判别和西医的介入治疗手段有机结合,对189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并对其中104例进行了随访,43例患者复查了冠脉造影,同时对纳入病例进行了介入术前、介入术后一周及术后一个月的中医证候的观察,将两者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学比较,以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规律及其与冠状动脉介入表征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冠心病患者多发病于60岁以上,达81.9%。其中男性的发病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0~80岁之间,女性的发病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60~80岁之间。2.介入术前冠心病中医证候中以血瘀证165例(87.2%)、气虚证145例(76.5%)、痰浊证90例(47.5%)最为常见。证型由多到少排列为: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阳虚证>热证>气滞证>寒凝证>阴虚证。介入术后一周及术后一个月冠心病中医证候中仍以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最为常见。提示此三种证型为冠心病的最主要证型,且本虚标实这一病机特点贯穿冠心病的发病和演变全程。3.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以双支病变为最多见,其中又以阳虚、痰浊、血瘀及气虚等证型病变支数为最多:阳虚(平均2.32支)>痰浊(平均2.16支)>血瘀(平均2.15支)>气虚(平均1.96支);而气滞、阴虚及寒凝等证型病变支数较少。气虚、血瘀、痰浊及阳虚等证型的冠脉狭窄程度较重,而阴虚、气滞、热证及寒凝等证型的冠脉狭窄程度较轻。在冠脉Gensini评分上,标实证型中以痰浊证及血瘀证为最高,本虚证中则以阳虚证为最高,阳虚证>痰浊证>血瘀证>气虚证>热证>阴虚证>气滞证。4.气虚证和血瘀证的冠脉病变支数及程度均高于非气虚证及非血瘀证,统计有显著性差异;而痰浊证同非痰浊证的冠脉病变支数及程度比较未显示统计学差异。5.随访患者104例,复查造影43例,其中发生再狭窄15例。其中医证型分布:气虚证9例(60%),血瘀证10例(66.7%),痰浊证7例(46.7%),阴虚证6例(40%),气滞证3例(20%),热证1例(6.7%)。结果显示再狭窄患者中医证型仍以气虚、血瘀及痰浊为主,但因病例数较少,未行统计学分析。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冠心病患者的气虚证、血瘀证及痰浊证非常普遍,结合造影结果与证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推论气虚血瘀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冠脉病变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且气虚证和血瘀证的冠脉病变支数及程度均高于非气虚证及非血瘀证组,因而更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古代文献研究进展
  • 一、中医学对于冠心病诊断方面的认识
  • 二、中医学对冠心病治疗方面的认识
  • 三、小结
  • 第二章 现代文献研究进展
  • 一、冠心病诊断及治疗现状概述
  • 二、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
  • (一)中医证型规律研究
  • (二)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
  • 三、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二、介入前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
  • 三、冠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 四、介入术后冠脉再狭窄的发生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研究思路的探讨
  • 二、冠心病的证型分布规律
  • 三、冠心病介入术前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
  • 四、冠状动脉介入表征与冠心病证候规律的相关性
  • 五、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 六、本课题的临床指导意义
  • 七、课题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冠状动脉介入表征与冠心病证候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