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应激在丙烯醛致人肝癌细胞HepG2 DNA损伤中的作用

氧化应激在丙烯醛致人肝癌细胞HepG2 DNA损伤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

目的:丙烯醛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吸烟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丙烯醛,丙烯醛还是抗癌药环磷酰胺的代谢产物,在脂质的氧化过程中也可以产生丙烯醛。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认为,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丙烯醛对实验动物具有致癌性。另外,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丙烯醛具有遗传毒性。大量研究显示,丙烯醛在多种细胞系中可以引起活性氧(ROS)的产生,同时体内体外实验均显示丙烯醛能导致谷胱甘肽(GSH)含量的下降。丙烯醛的遗传毒性已经在很多细胞系中得到证实,但迄今尚未见到关于丙烯醛致人肝癌细胞系(HepG2)DNA损伤的研究报道。HepG2细胞保留了生物转化代谢I相酶和II相酶的活性,它被认为是检测外来化合物遗传毒性的一个理想细胞系。本研究选用HepG2细胞作为试验系统,探讨丙烯醛的DNA损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旨在为评估丙烯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方法:试验系统为HepG2细胞系。通过标准的以及蛋白酶K改良的单细胞微凝胶电泳(SCGE)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情况。为了阐明HepG2细胞中的氧化性DNA损伤机制,通过2’,7’—二氢二氯荧光素(DCFH)和苯二醛(OPT)分别测定细胞内ROS以及GSH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我们还研究了抗氧化物质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保护作用以进一步评价ROS以及GSH在丙烯醛所致的DNA链断裂中的作用。结果:当低浓度的丙烯醛(12.5-25μM)作用于细胞后,DNA的迁移距离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而当较高浓度的丙烯醛(50-100μM)作用于细胞后,DNA的迁移距离与丙烯醛在25μM时的最大迁移量相比明显缩短。暴露较高浓度丙烯醛(50-100μM)的细胞,经蛋白酶K处理后与未经蛋白酶K处理的细胞相比,DNA的迁移距离明显增加。这些结果提示,丙烯醛在较低浓度引起细胞DNA链断裂,而在较高浓度导致DNA-蛋白质交联(DPC)的形成。丙烯醛作用于HepG2细胞可引起细胞内ROS表达水平的明显增加以及GSH的耗竭,其作用剂量分别是50-100μM和25-100μM。此外,25 -100μM的丙烯醛可以明显增加HepG2细胞内8-OHdG水平。NAC(GSH的前体和细胞内ROS的清除剂)能够拮抗丙烯醛引起的DNA链断裂的形成。结论:丙烯醛可致HepG2细胞DNA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ROS的增高以及细胞内GSH的耗竭,进而导致氧化性DNA损伤、DNA链断裂以及DPC的形成。

论文目录

  •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材料和方法
  • (五) 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发表文章
  • 四、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氧化应激在丙烯醛致人肝癌细胞HepG2 DNA损伤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