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发展研究(1990-2000年)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发展研究(1990-2000年)

论文摘要

影像是技术和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西方影像艺术在其近180年的发展中,众多影像艺术家融合了各种技术知识和信息,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上不断创新,为时代留下了许多不朽且真实的影像,创作了影像艺术的众多经典,推动了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影像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现代艺术,经历了初期发展之后,取代了绘画的一些传统功能,进一步延伸了影像的现场性,使更多的受众具备了高层次的审美意识和社会意识。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发展亦与西方同时进行了行为与意识,思想与情感,观念与理想的激荡。从萌芽期、转型期到发展繁荣期,中国人正在用一种文化语言式的影像奇观来体验对摄影特有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影像媒介本身也在中国本土文化之间发生的交融和碰撞。中国影像面临着对传统的建构、挖掘和整理,也涌现了为数不菲的影像艺术家和爱好者,他们或揭露现实,或关注人性,或传递观念,或回归影像,为中国影像艺术孜孜以求。在经历了边缘、怀疑、否定和质疑后,发生了质的变化与飞跃,纪实影像,人体影像、独立影像以及影像参与者的观念。作为情感价值取向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使影像具备了特殊的社会价值和作用,影像艺术家也扮演着特殊的社会角色。当代影像艺术进入到成熟与自觉发展阶段,中国的当代影像艺术家也以群体力量实践、创造着影像艺术。因为中国影像艺术家的这种整体影响力,从而成为国际影像艺术界的重要板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题目背景和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影像艺术概述
  • 2.1 影像艺术的起源
  • 2.2 影像艺术的发展
  • 2.2.1 影像艺术的初期发展
  • (1) “高艺术”摄影
  • (2) 画意摄影
  • (3) 沙龙摄影
  • 2.2.2 影像的艺术性发展
  • (1) 对绘画的影响
  • (2) 艺术可塑性的发展
  • (3) 受众观念的发展
  • 3. 当代中国中国影像艺术的初步发展
  • 3.1 当代中国中国影像艺术的萌芽期
  • 3.1.1 “五、四运动”后中国早起影像
  • 3.1.2 抗战时期中国影像
  • 3.1.3 新中国成立后影像发展
  • 3.2 中国影像的转型期
  • 3.3 20 世纪末期中国影像艺术的发展繁荣
  • 3.3.1 纪实影像艺术
  • 3.3.2 人体影像艺术
  • 3.3.3 独立影像艺术
  • 3.3.4 性别——女性的影像视点
  • 4. 中国影像艺术发展的社会性
  • 4.1 影像技术知识和信息积累的融合
  • 4.2 影像艺术家的观念体现
  • 4.3 影像艺术家的心里体验与社会经历
  • 4.3.1 影像艺术家的社会角色
  • 4.3.2 充满人道情怀的影像艺术家
  • 4.3.3 纪是影像影响国策的第一人
  • 4.3.4 影像观念的引领者
  • 4.3.5 生态影像的导向
  • 5. 影像与几种艺术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 5.1 影像艺术与文学
  • 5.2 影像艺术与绘画
  • 5.3 影像艺术与数字化
  • 5.4 影像艺术与摆设影像
  • 6. 二十一世纪新的发展趋势
  • 6.1 影像发展的技术趋势
  • 6.2 影像艺术的转化和提升
  • 6.3 当代影像艺术中的造像艺术
  • 7. 影像艺术发展的时代趋势
  • 7.1 插图摄影手段的兴起
  • 7.2 行为艺术摄影有弱化之虞
  • 7.3 无表情美学影像期待发展
  • 7.4 影像艺术的社会价值与影像艺术家社会角色的转化趋势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复古影像浸染下的现实困境——评《小丑》的影像艺术表达[J]. 视听 2020(11)
    • [2].影像艺术中的时间与历史[J]. 艺术工作 2019(01)
    • [3].幽灵、类人、幻像:亚洲影像艺术中的自我反射[J]. 世界美术 2019(01)
    • [4].新媒体语境下影像艺术的多元化表现[J]. 包装工程 2019(10)
    • [5].早期西方影像艺术语言述略——兼谈艺术家的影像记录与表达[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02)
    • [6].影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对文化的传承作用分析[J]. 艺术教育 2018(01)
    • [7].摄影是思考和探索世界 年轻影像艺术家们的“艺术观”[J]. 数码摄影 2018(04)
    • [8].“以假乱真”——影像艺术浅谈[J]. 西部皮革 2018(06)
    • [9].影像艺术与装置媒介的融合[J]. 大众文艺 2018(19)
    • [10].青年势力[J]. 数码摄影 2017(01)
    • [11].蓝光特别推荐[J]. 家庭影院技术 2017(03)
    • [12].编码与解码——当代实验影像艺术语言浅析[J]. 世界美术 2017(02)
    • [13].不简单的跨界,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简单图像奥秘”影像艺术展评[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02)
    • [14].媒介融合与跨文化协商——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初期本土化的两个面向[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5].影像艺术中的时间与历史[J]. 美术研究 2017(06)
    • [16].新境遇下影像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考[J]. 新美术 2015(06)
    • [17].影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对文化的传承作用探究[J]. 明日风尚 2020(19)
    • [18].刍论新媒体语境下影像艺术的多元化表现[J]. 明日风尚 2020(20)
    • [19].新媒体语境下影像艺术的表现[J]. 明日风尚 2020(19)
    • [20].论全民摄影与影像艺术的重合边界[J]. 大观(论坛) 2019(04)
    • [21].影像艺术在舞蹈领域的探究[J]. 学园 2017(19)
    • [22].寻找影像艺术的未来形态[J]. 收藏.拍卖 2018(Z1)
    • [23].基于数字化变迁视角下的影像艺术[J]. 艺术品鉴 2018(03)
    • [24].影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对文化的传承作用分析[J]. 数码世界 2018(05)
    • [25].浅析影像艺术与绘画艺术在发展中的关系[J]. 中国文艺家 2018(06)
    • [26].实验影像艺术的类型研究[J]. 艺术品鉴 2018(32)
    • [27].新媒体时代影像艺术的负面特征及应对策略[J]. 北方文学 2016(26)
    • [28].热图[J]. 摄影之友 2017(02)
    • [29].SHOW[J]. 摄影之友 2017(06)
    • [30].摄影,不再甘心于“艺术”光环[J]. 金桥 2017(03)

    标签:;  ;  ;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发展研究(1990-2000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