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条件下个体选择行为研究 ——基于神经经济学视角

不确定条件下个体选择行为研究 ——基于神经经济学视角

论文摘要

期望效用理论是不确定条件下个体选择行为的规范理论,其规范性地位近年来受到来自行为经济学等理论的严峻挑战。为了探讨期望效用理论与行为经济学选择理论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减小或弥合两者间的分歧,促进两者间的整合,本研究在生态理性观前提下,采用神经经济学视角,在建构“冷”-“热”情景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不确定条件下个体决策的概率与价值两个重要的自变量进行ERP实验研究,旨在揭示不确定条件下个体在不同情景中行为决策的神经机制。本研究的实验包括两部分:行为学层面的研究与ERP层面的研究。第一部分是行为学层面的实证研究,对个体选择行为的消除性、传递性、占优性与不变性四个重要的理性公理在“冷”、“热”两种决策情景中的外显表达进行行为学层面的检验,结果发现除消除性公理外,其他三个理性决策公理在“冷”、“热”两种决策情景中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理性公理对决策情景具有显著的依赖性。第二部分是ERP实验研究,分别对概率变量与价值变量的神经加工机制进行探讨。概率加工的ERP实验发现,“冷”情景中,在编码阶段,概率加工与控制条件计数问的LPC平均波幅的主效应显著,说明概率推理加工的LPC平均波幅低于计数加工是“冷”情景中概率编码阶段的ERP特征;“热”情景中,概率推理与计数在编码阶段具有相同的神经加工机制,决策反应阶段具有不同的神经加工机制,即“热”情景中概率推理决策阶段的神经加工机制源于N250振幅增大与P3潜伏期延长的一致性联动;“冷”情景ד热”情景中,编码阶段与概率加工相关的P3潜伏期差异显著,表现为实验情景×半球×电极的交互效应显著,说明该决策情景中概率编码加工的复杂性,以及收益/损失启动的情绪情感加工对概率与计数的理性分类加工的抑制作用。价值加工的ERP实验发现,“冷”情景中,价值编码阶段,N2d在价值大小特征上的Nogo效应的主效应显著,N2d平均波幅的实验条件×半球间的交互作用显著,Go-P3峰振幅实验条件×电极的交互作用显著,说明“冷”情景中价值的效价特征是与价值的大小特征呈捆绑式编码的,在决策阶段,P3潜伏期在实验条件×电极间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在决策后价值收益/损失反馈阶段,P3d峰波幅在实验条件×电极之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热”情景中,价值编码阶段,N2d在价值大小特征上的Nogo效应的主效应显著,P3波表现为受效价调节的多种效应,其中包括P3d与Go-P3的潜伏期与振幅上的多种效应,说明“热”情景中,价值效价特征的独立编码始于P3时程,在决策阶段,P3峰波幅与潜伏期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在决策后价值收益/损失反馈阶段,N2d与P3d在大小不同的价值加工时潜伏期的主效应均显著,说明“热”情景中个体对价值的收益/损失采用启发式加工;“冷”情景ד热”情景中,价值编码阶段主要表现为,N2d在价值大小特征上的Nogo效应的主效应显著,N2d平均波幅的实验条件×效价间交互效应显著,P3d平均波幅的实验情景×效价×电极之间具有二次交互作用,Go-P3潜伏期的实验情景×实验条件问交互效应显著,说明“冷”情景ד热”情景中价值效价的独立编码始于N2d时程,并持续于P3d时程,决策阶段的ERP波形无显著差异性,在决策后价值收益/损失反馈阶段,N2d和P3d在实验条件和/或实验情景的差异表现在潜伏期上,N2d和P3d潜伏期在大小不同价值的收益/损失加工时主效应显著,均表现为大价值收益/损失加工时的潜伏期长于小价值收益/损失加工时的潜伏期,同时,P3d的情景主效应非常显著,即“冷”情景中的潜伏期较长,而“热”情景中较短,说明“冷”情景ד热”情景交互的状态下,个体对“冷”情景水平的价值采用算法式加工,而对“热情景水平的价值采用启发式加工。本研究的结论为:决策公理对决策情景具有依赖性;在“冷”情景、“热”情景及“冷”情景ד热”情景交互的三种决策情景中,概率加工在不同的情景与不同的加工阶段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价值加工在具有相同编码机制的同时,在不同的情景与不同的加工阶段又具有各自独特的神经机制。本研究在“冷”、“热”情景中所发现的ERP特征分别是理性选择行为与有限理性选择行为在概率/价值加工过程中的神经机制;在“冷”ד热”交互情景中所发现的ERP特征是生态理性选择行为在概率/价值加工过程中的神经机制,是理性选择行为与有限理性选择行为在概率/价值加工过程中相互整合的神经机制;所发现的价值编码跨情景的一致性是价值编码过程中不同理性状态下决策行为的共同神经机制。提示“冷”情景、“热”情景及“冷”情景ד热”情景对不确定条件下个体选择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冷”-“热”决策情景的分析框架对解释期望效用理论与行为经济学选择理论的适用情景是有效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方法评价
  • 1.3.3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
  • 1.3.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基本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4.4 研究创新
  • 2 文献述评
  • 2.1 期望效用理论及其面临的挑战
  • 2.1.1 效用的界定
  • 2.1.2 期望效用理论及其违背
  • 2.1.3 期望效用理论的概率与价值变量
  • 2.2 不确定条件下选择理论的新发展
  • 2.2.1 有限理性理论
  • 2.2.2 生态理性理论
  • 2.2.3 非期望效用理论的概率与价值变量
  • 2.3 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
  • 2.3.1 认知心理学的双加工理论
  • 2.3.2 神经经济学的观点
  • 2.3.3 认知神经科学观的概率与价值变量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3.1 问题提出
  • 3.1.1 研究的理性观问题
  • 3.1.2 研究的关键变量问题
  • 3.2 理论模型
  • 3.2.1 概念界定
  • 3.2.2 模型的结构关系
  • 3.3 研究假设
  • 3.3.1 研究的整体假设
  • 3.3.2 假设的检验步骤
  • 4 个体选择行为的前提假设检验
  • 4.1 理论依据与拟研究的问题
  • 4.1.1 理性决策的四个重要公理
  • 4.1.2 拟研究的问题
  • 4.2 决策公理的情景依赖性检验
  • 4.2.1 决策情景对决策公理的影响
  • 4.2.2 决策公理与决策情景的交互作用
  • 4.3 不同情景中决策理性的实现程度
  • 4.3.1 理性实现程度指标的确定
  • 4.3.2 理性实现程度的计算
  • 4.4 讨论与结论
  • 4.4.1 讨论
  • 4.4.2 结论
  • 5 个体选择行为的概率加工
  • 5.1 理论依据与拟研究的问题
  • 5.1.1 概率理论及相关研究
  • 5.1.2 拟研究的问题
  • 5.2 概率加工实验
  • 5.2.1 "冷"情景的概率推理实验
  • 5.2.2 "热"情景的概率推理实验
  • 5.2.3 特质理性×情景理性下的概率加工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讨论
  • 5.3.2 结论
  • 6 个体选择行为的价值加工
  • 6.1 理论依据与拟研究的问题
  • 6.1.1 价值加工理论及相关研究
  • 6.1.2 拟研究的问题
  • 6.2 价值加工实验
  • 6.2.1 "冷"情景的价值加工实验
  • 6.2.2 "热"情景的价值加工实验
  • 6.2.3 特质理性×情景理性下的价值加工
  • 6.3 讨论与结论
  • 6.3.1 讨论
  • 6.3.2 结论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理性公理测量问卷示例
  • 附录2 统计分析示例一
  • 附录3 统计分析示例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期望效用理论的两个悖论及其消解——兼谈决策论的发展[J]. 现代哲学 2013(05)
    • [2].期望效用理论的发展历程及最新动态[J]. 天府新论 2012(05)
    • [3].期望效用理论是现实生活的决策基础吗?——基于前景理论的反思[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3(03)
    • [4].期望效用理论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中的研究与应用[J]. 河南科技 2013(07)
    • [5].乳制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和社会互动理论[J].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7(02)
    • [6].不确定环境下行为决策理论述评[J]. 系统工程 2015(02)
    • [7].非期望效用理论下的监督博弈模型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7)
    • [8].《小企业会计准则》有效实施的理论基础与机理构建[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05)
    • [9].对不确定条件下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J]. 时代金融 2012(27)
    • [10].期望效用理论浅述[J]. 时代金融 2015(30)
    • [11].期望效用理论在企业风险投资决策中的运用[J]. 财会通讯 2011(05)
    • [12].基于期望效用理论的P2P网络借贷市场散标投资者出资偏好实证分析[J].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18(02)
    • [13].期望效用理论与保险[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14].基于广义期望效用理论的主观概率调整的一致性风险测度[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0(05)
    • [15].行为保险学系列(一) 什么是对的保险决策?——理性保险决策理论及其由来(下)[J]. 上海保险 2016(04)
    • [16].风险应对能力对风险评估影响的探索性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 2013(04)
    • [17].基于前景理论的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决策和企业管理[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03)
    • [18].基于前景理论的项目管理计划行为分析[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8(06)
    • [19].非期望效用理论的发展历程评述[J]. 企业技术开发 2009(07)
    • [20].期望实效下的宁夏居民收入现状与实现倍增难点初探[J]. 宁夏党校学报 2015(03)
    • [21].农业保险中农户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博弈分析[J]. 南方农村 2010(06)
    • [22].我国股市赌博特征与股票期望收益率的关系研究[J]. 河北企业 2014(07)
    • [23].风险决策中时间压力影响的理论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0(11)
    • [24].前景理论下的财务决策分析[J]. 财会月刊 2009(08)
    • [25].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博弈分析[J]. 财会通讯 2009(27)
    • [26].基于秩依期望效用理论的鹰鸽博弈均衡解分析[J]. 管理科学学报 2012(09)
    • [27].决策认知模型比较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2)
    • [28].基于效用最大化的PPP项目社会资本社会风险决策行为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01)
    • [29].大学综合排名的悖论[J]. 科学学研究 2008(01)
    • [30].关于风险承担和风险态度的经济学与心理学探讨——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前景理论以及心理学风险收益模型[J]. 金融经济 2016(12)

    标签:;  ;  ;  ;  ;  

    不确定条件下个体选择行为研究 ——基于神经经济学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