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在我国中小学体育中的地位及历史演变研究 ——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体操内容体系的构建

体操在我国中小学体育中的地位及历史演变研究 ——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体操内容体系的构建

论文摘要

体操作为学校体育的活动内容和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学校体育的历史发展中有着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进入21世纪,新一轮的学校体育改革以落实《课程标准》为基点拉开了序幕。面对社会的发展和学科自身完善的需要,学校体操的改革势在必行!新形势下,对学校体操的地位作用的再认识,是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赋予的历史使命;对学校体操内容体系的再构建,是推动学校体育改革不断深入作出的积极探索。本研究以文献资料、现场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中小学学校体操的历史、发展和体操的有关基本理论等内容作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对原有的体操理论研究基础上,以逻辑分析法揭示体操运动的内涵、外延;针对现实中人们对体操和学校体操的一些“误解”所形成的原因,寻根追源;系统研究我国学校体育中体操发展的历史;根据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时代形势和发展所需,努力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小学学校体操内容体系。研究表明:1、人们对体操的认识“不清”,既有体操形成与发展之时代变迁的历史原因,也有新中国成立后注重竞技性体操和对体操理论研究不够等主、客观因素。2、分析原有体操概念定义中存在的问题,摒弃以经验判断和习惯思维作出界定的一贯做法,运用逻辑学方法理论对体操的内涵、外延等进行了探究和诠释。体操是“人体以非常态姿势表现身体控制能力的身体活动”,是由竞技性和非竞技性构成,学校体操属于非竞技性体操。3、现代体操进入我国后历经了新、旧中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100多年曲折发展历程。1864年传入时主要是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的内容形式,并在学校体育中与体育混用,体操在当时的学校体育中具有坚实的地位;战乱时期为了军事需要体操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体操在学校体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1978年学校体育进入了改革时期,体操在学校中原有的地位产生动摇;21世纪,学校体操在《课程标准》试验实施阶段面临着重大挑战,在教材的“放开”和“开放”的现实下,面对庞杂的体操内容,教师们有束手无策之感。调查研究也表明,教师们期望有配合教学的一些辅佐参考资料;另外,教师们对学校体操的重要性的认识存在误区等,是影响、阻碍学校体操发展的根本原因。4、构建我国学校体操内容体系是以《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教育性、健康性、兴趣性和发展性等为选编原则,遵循体育运动技术基本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等为前提,以有利于教师运用、拓展和创新为主线,根据逻辑学方法理论,在内容的一级划分和连续划分基础上由徒手练习、持轻器械练习和借助器械练习等三个基本部分构成的“开放式”体系结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2 文献综述
  • 2.1 旧中国的体操理论研究概述
  • 2.2 新中国的体操理论研究概述
  • 2.3 体操基本理论研究中的问题
  • 2.4 我国学校体育中的体操历史研究概述
  • 2.5 近10 年我国学校体操的改革概况
  • 2.5.1 中小学体育中的体操教学改革
  • 2.5.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改革
  • 2.5.3 体操教学改革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我国中小学学校体操的历史与发展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逻辑分析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观察法
  • 3.2.5 访谈法
  • 3.2.6 数据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 4.1 体操概念与分类
  • 4.1.1 现实中有关对“体操”的困惑与争议
  • 4.1.2 对“体操”认识混乱的原因探析
  • 4.1.3 体操概念的定义
  • 4.1.4 学校体操的内涵
  • 4.2 不同时期我国学校体操的发展
  • 4.2.1 1864—1949 年旧中国的学校体操
  • 4.2.2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中的体操(1949—2004 年)
  • 4.3 学校体育中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4.3.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 4.3.2 体操教学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 4.3.3 小结与启示
  • 4.4 新形势下我国学校体操内容体系的构建
  • 4.4.1 构建我国学校体操内容体系的理论依据
  • 4.4.2 构建学校体操内容体系的具体要求
  • 4.4.3 学校体操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
  • 4.4.4 学校体操基本内容的呈现
  • 4.4.5 学校体操内容体系特点分析
  • 4.4.6 学校体操内容体系的实践应用
  • 5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1
  • 附件 2
  • 相关论文文献

    • [1].快乐体操在贵州校园的推广策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4)
    • [2].简论体操技巧单元重难点的解决——以组合动作(二)为例[J]. 青少年体育 2020(02)
    • [3].近代东欧捷克体操的历史演进、流布与影响[J]. 体育科学 2020(05)
    • [4].我国中小学体操边缘化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 2020(04)
    • [5].中国快乐体操推广问题探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8)
    • [6].浅谈对体操的分析与认识[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21)
    • [7].关注课堂安全细节 让体操教材正常开展[J]. 青少年体育 2019(01)
    • [8].新时代我国快乐体操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J]. 体育科技 2019(05)
    • [9].中学体操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研究[J]. 运动精品 2019(09)
    • [10].“大体操”概念下的“体操”的内涵与外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06)
    • [11].湖南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性研究[J]. 林区教学 2011(02)
    • [12].基于“快乐体操”发展下的学校体操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02)
    • [13].我国少儿快乐体操发展的现存问题与对策探析[J]. 福建体育科技 2016(06)
    • [14].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丹麦体操的历史演进与发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01)
    • [15].对少年体操基础训练的思考[J]. 四川体育科学 2017(01)
    • [16].学前教育中开展快乐体操的探讨[J]. 运动 2017(06)
    • [17].快乐体操发展解读[J]. 体育文化导刊 2017(04)
    • [18].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的培养[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19].快乐体操发展的研究现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1)
    • [20].快乐体操,儿童健康成长最棒的教育助推器——对一位快乐体操实践者和宣传者的访谈[J]. 青少年体育 2017(07)
    • [21].对体育院校体操教材演变与发展的重新审视[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20)
    • [22].形体操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22)
    • [23].康复体操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24)
    • [24].书法体操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15(11)
    • [25].发展快乐体操 让更多孩子收获健康与快乐[J]. 运动 2016(01)
    • [26].中国古代“体操”发展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27].浅析科教节目《想聪明玩体操》[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05)
    • [28].基于全民健身视角下的大众体操的现状及其发展途径[J]. 科技资讯 2015(34)
    • [29].浅谈趣味体操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影响[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20)
    • [30].全民健身视野下体操发展路径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 2016(03)

    标签:;  ;  ;  ;  ;  ;  

    体操在我国中小学体育中的地位及历史演变研究 ——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体操内容体系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