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管理帮小学生度过情绪期

巧妙管理帮小学生度过情绪期

山东省昌邑市文山小学261300

问题的提出:

一个个天真的少年,从家庭中走出来,走向社会,做出一些让父母不能理解的事情,父母焦虑,小学生愤怒。小学班主任老师会常说:我班里的小学生非常可爱,我很爱我班里的小学生,可学生们有时为什么还不听话?小学生也会说:我就搞不懂,我哪里错了,我也想好好学习,可我班班主任老师怎么能这样呢?

青春期是小学生留给学校和家庭的最后机会,但并不是说这个阶段就该无所作为。事实上,青春期之重要,甚至要超过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原因有二:第一,它是成家立业的前奏,第二,它是小学生留给小学班主任老师的最后机会。

什么机会?调整和教育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小学生在童年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并因此而表现不良,那么父母和老师就要在小学生的青春期给予弥补和引导。如果在这一阶段小学生的性格漏洞仍未得到修补,那么他的一生将很难与幸福、健康、快乐结缘。

根据我多年担任小学班主任取得的经验和体会来看,无论是高考减压,还是亲子关系,或是早恋、逃学、网瘾、叛逆等,若父母在小学生青春期阶段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关爱,上述大部分问题都有解决的可能。可如果将之推延几年,对,只是短短的几年后,当这些问题背后的心理因素如病毒一样贯穿于小学生们的工作和生活,就可能成为终生难愈的肿瘤,再治起来,不仅成本极高,而且治愈的可能性相当低。原因是,他们已经定型了,炎症已经发展为癌症!

青春期是小学生留给小学班主任老师最后的机会,因此在这个阶段,许多小学生也令小学班主任老师十分头疼。有些明智的小学班主任老师会以耐心的陪伴、引导等方式感化小学生,他们或求助于专家,或者与老师沟通,或者把小学生送到国外……无论这些举动是否高明,总之,他们是在付出心血,而这些心血,小学生不会视而不见,只不过,那些回报有可能滞后。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没有这种耐心,面对表现不良的子女,他们仍然延续着十几年前的管教方式,比如在小学生5岁时遭到父母责打,15岁时还在忍受这种皮肉之苦。这就等于进一步强化了小学生的存在方式:我是不被父母关爱的(5岁时),我是不被环境接纳的(15岁)。那么再过十年,25岁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发展出反社会人格或自虐倾向,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那些疼痛和羞辱将永远伴随其左右,地狱由此形成。

研究证明,青春期被家庭迫害的小学生,犯罪率和自杀率相当高。除此之外,这些受害者还会发展出自虐、自残、自贬、自卑等特质,这一切,均玷污了美丽圣洁的青春期。但此时的小学生还无法离开父母而独立生存,因此,他们还会被迫承受来自父母的压力与伤害。

解决思路:

小学班主任老师认识到上述问题,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并设法巧妙地化解对抗情绪,帮助小学生走好青春期这段路。

一、小学班主任要改变教育观念,适当降低对小学生的期望值。

一些小学班主任老师对小学生提要求的口头禅就是“只要成绩好,其它怎么都行”。育子标准的倾斜,导致很多小学班主任老师注重智力教育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一旦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会失望,从而产生更大冲突。在对小学生的期望上,很多小学班主任老师就像对股市一样,期望值高,不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味盲目跟风、从众,对小学生高标准、严要求。事实上,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可供复制的成才之路。小学班主任老师要基于小学生的实际,发挥小学生所长,让他成为一个可能成为的人。

二、当遇见时机不成熟时暂时回避。

主动放弃与小学生的抗衡,小学生缓过了顶牛情绪,心平气和之后,情绪良好之时,就会接受意见、改正错误。如果是小学班主任老师的意见不合适,应该做自我批评,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心服口服,因为平等的亲子关系会给双方以好的感受。如果没有缓解过程,对小学班主任老师和小学生而言,只能是既伤了心又伤了身体,甚至造成小学班主任老师与小学生之间的隔阂。

三、要灵活地将“命令”改成“建议”,避免刺激学生们。

所谓命令,说起来是大人与小学生思想交流的单方面行为,在这里并未考虑尊重小学生的人格自主性。小学生势必会出现逆反心理,易于采取反抗的态度。聪明的父母在这个时候应当改变一下说话方式。比如:“某某,如果你试着……如何?”“建议”从形式上看是在征求小学生的意见,作为小学生也必定会认真听;并且“建议”是让对方作出判断,有利于自然地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一般人若发现小学生行为失当,会脱口而出横加指责。心理咨询师托马斯·戈尔登认为:“这种话其实在怪罪儿女,会使小学生觉得你是在无理取闹,或觉得你不疼他们。”这样会增加小学生的焦虑感和内疚感。

四、小学班主任要换位思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需要他自己的努力,有些时候并不是他们学习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实在有限,真的还做不你想要的结果。父母首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小学生身上。换了你,也许还达不到小学生那种状态。在帮助小学生的同时,小学班主任老师也应多了解相关的知识,正视小学生的反抗期;同时,以成长的眼光看待小学生的变化,不再把他们当作支配对象,适当放手让小学生自己去成长,遇事多商量,多倾听小学生意见,尊重其隐私。

标签:;  ;  ;  

巧妙管理帮小学生度过情绪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