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联通胶囊质量控制方法与药物动力学研究

心脑联通胶囊质量控制方法与药物动力学研究

论文摘要

心脑联通胶囊由丹参、灯盏细辛、虎杖、野山楂、柿叶、刺五加和葛根共七味药材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本文对其进行了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与不同煎液中有效成分葛根素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心脑联通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葛根素、虎杖苷和野黄芩苷,丹酚酸B和大豆苷元,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山奈酚的含量的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23.20μg·mL-1~185.6μg·mL-1(r=0.999 5),15.20μg·mL-1~121.6μg·mL-1(r=0.999 6),4.600μg·mL-1~36.90μg·mL-1(r=0.999 8),19.20μg·mL-1-153.5μg·mL-1(r=0.999 5),2.800μg·mL-1~22.40μg·mL-1(r=0.999 7),1.5 12μg·mL-1~12.10μg·mL-1(r=0.999 5),0.918μg·mL-1~7.344μg·mL-1(r=0.999 7),1.700μg·mL-1-13.60μg·mL-1(r=0.999 4);回收率分别为100.0%(RSD=1.3%),98.7%(RSD=0.9%),100.4%(RSD=0.9%),100.8%(RSD=1.0%),99.2%(RSD=1.1%),100.3%(RSD=1.7%),100.4%(RSD=1.5%),100.0%(RSD=1.5%)。其测定结果:葛根素的含量为4.110mg·粒-1,虎杖苷的含量为2.664 mg·粒-1,野黄芩苷的含量为0.7580 mg·粒-1,丹酚酸B的含量为3.899 mg·粒-1,大豆苷元的含量为0.5251 mg·粒-1,隐丹参酮的含量为0.1530mg·粒-1,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0.0800 mg·粒-1,山奈酚的含量为0.01656 mg·粒-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大鼠血浆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栀子苷为内标,血浆经6%高氯酸沉淀蛋白处理后进样分析。使用Diamonsil C18(200 mm×4.6 mm,5μm,Dikma)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10.8:89.2,v/v)为流动相,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进样量为20μL。线性范围为0.0800μg·mL-1~12.00μg·mL-1(r≥0.99 88),提取回收率大于59.5%,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1.0%。所建立的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大鼠分别灌胃给予葛根药材单煎液和心脑联通胶囊药液后,进行药动学比较研究。灌胃给予葛根药材单煎液后,葛根素在0.528 h左右达峰,Cmax约为1.178μg·mL-1,AUC0-t,为3.283μg·h·mL-1,AUC0-∞为3.985μg·h·mL-1,t1/2β为8.567 h,其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灌胃给予心脑联通胶囊药液后大鼠血浆中葛根素吸收减慢、消除加快,葛根素在0.639 h左右达峰,Cmax约为1.907μg·mL-1,AUC0-t为3.926μg·h·mL-1,AUC0-∞为4.563μg·h·mL-1,t1/2β为6.315 h,达峰浓度比给予葛根药材单煎液后达峰浓度有所增加,AUC与给予葛根药材单煎液后AUC相近,其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研究概况
  • 1.2 复方中药药动学研究概况
  • 1.3 冠心病及其研究概况
  • 1.4 心脑联通胶囊处方方解与组方药材研究概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心脑联通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心脑联通胶囊中葛根素、虎杖苷与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 2.3 心脑联通胶囊中丹酚酸B与大豆苷元的含量测定
  • 2.4 心脑联通胶囊中隐丹参酮与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 2.5 心脑联通胶囊中山奈酚的含量测定
  • 2.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葛根素药动学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大鼠血浆样品中葛根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3.3 葛根素的药动学研究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文章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100例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 2009(16)
    • [2].心脑联通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24)
    • [3].心脑联通胶囊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微循环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08(45)
    • [4].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高血脂80例治疗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04)
    • [5].心脑联通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疗效观察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20)
    • [6].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08(04)
    • [7].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2)
    • [8].HPLC同时测定心脑联通胶囊中葛根素、虎杖苷和野黄芩苷的含量[J]. 中国药学杂志 2008(19)
    • [9].心脑联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9)
    • [10].心脑联通胶囊加血塞通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50)
    • [11].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2例[J]. 航空航天医药 2010(02)
    • [12].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23)
    • [13].HPLC法同时测定心脑联通胶囊中丹酚酸B和大豆苷元的含量[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8(09)
    • [14].心脑联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33)

    标签:;  ;  ;  ;  ;  

    心脑联通胶囊质量控制方法与药物动力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