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法电子证据排除规则

论非法电子证据排除规则

论文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电子化生存”的风暴席卷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给人们带来了信息效率和便捷交流等好处的同时,也冲击和颠覆着传统的法律观念,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的难题——电子证据。首先,虽然司法实践中采用电子证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法律规范中有关电子证据的条文仍然不多,其法律地位一直都处于讨论之中而无定论。本文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得出电子证据是数字化信息的证据,明确了其概念中与计算机证据内涵上的差别,并且从外延上区分了视听资料与电子证据的发展承继关系,从而得出赋予电子证据法律上独立的诉讼地位是解决难题的第一关键。其次,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区别的本质是因为它们的记录方式不同。电子证据在此本质下延伸出的环境依赖性和可挽救性等技术特征给传统的证据制度带来了冲击,这也是本文研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电子证据领域内有所应用的前提和基础。第三,合法性审查是证据可采性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证据理论主要依据取证主体、取证程序以及证据形式三个方面来考察其合法性。本文结合我国电子证据立法以及相关司法实践提出了电子技术专家等特殊的取证主体,以及其在搜查与扣押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并讨论了在《两个规定》视野下的非法电子证据与瑕疵电子证据中出现的新问题,亦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第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利益平衡一直以来都是争议所在,而电子证据的出现加剧了这一情况。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子证据的获取从传统的物理空间进入到虚拟空间,互联网作为目前人们隐私权的最大载体,如何有效进行电子证据收集的同时又能平衡相关人各方面的利益是非法电子证据排除中不得不重新考虑的问题。最后,我国电子证据立法层次多样,但是未系统化,大多数只是规定了如何取证,但是对可采性的规定却很少;并且当出现违法取证时,因无强制性条款而缺乏可行性、可用性。非法电子证据排除只是电子证据可采性的一个方面,但已然显现出复杂多端的问题,因此,科技与法律相结合的电子证据形式将会带来更多的挑战与创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迈向电子证据时代
  • 第一章 电子证据的学理认识:电子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 第一节 电子证据概念的再认识
  • 一、电子证据的称谓
  • 二、电子证据的内涵和外延
  •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技术特征
  • 一、高科技性和环境依赖性
  • 二、脆弱性和可挽救性
  • 第二章 电子证据的可采性标准:合法性
  • 第一节 《两个规定》视野下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初述
  •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特殊取证主体:以事实为导向
  • 一、电子技术专家与第三方
  • 二、电子证据的私人取证主体
  • 第三节 电子证据取证程序的合法性:以价值为导向
  • 一、秘密方式获取的电子证据
  • 二、非法搜查、扣押获取的电子证据
  • 第三章 非法电子证据排除规则中的权利保障
  •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隐私权呈现新特点
  • 第二节 电子证据搜查与扣押中的第三方隐私权
  • 第三节 电子证据实时收集措施的权利保障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J]. 法制博览 2020(02)
    • [2].不可靠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逻辑、适用困境及其出路[J]. 环球法律评论 2020(03)
    • [3].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不可靠证据排除规则[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7(06)
    • [4].民事证据排除规则与非法取证[J]. 行政与法 2017(02)
    • [5].比较视野下的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启示[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6)
    • [6].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践曲解与理论校正[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7].南非宪法规制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 证据科学 2017(02)
    • [8].论我国非法监听证据排除规则之建构[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02)
    • [9].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5(15)
    • [10].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适用研究[J]. 山西青年 2017(03)
    • [11].民事证据排除规则适用与非法取证的抑制[J].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16(02)
    • [12].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违反利益的陈述[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5)
    • [13].论刑事诉讼中私人非法取得证据之效力——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视角[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4].民事证据排除规则与社会风尚塑造[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15].中国化证据排除规则的范性梳理与反思[J]. 政法论坛 2018(02)
    • [16].论英美证据排除规则——前提假设与组织原则[J]. 研究生法学 2017(05)
    • [17].审判中心: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改革为突破口[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7(04)
    • [18].民事证据排除规则与非法取证[J]. 法制博览 2017(28)
    • [19].“热”与“冷”: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实证研究[J]. 中国检察官 2015(13)
    • [20].中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1].程序性辩护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 商 2014(04)
    • [22].侦查环节的权利保障机制初探——以侦查环节实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视角[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01)
    • [23].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几个问题的思考[J]. 衡水学院学报 2013(05)
    • [24].从美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看我国同类规则的不足[J]. 才智 2012(31)
    • [25].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界定[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6)
    • [26].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性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0(14)
    • [27].美国刑事司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 中国改革 2010(07)
    • [28].论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29].行政诉讼案卷外证据排除规则探析[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9(03)
    • [30].和谐语境下构建我国的传闻证据排除规则[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3)

    标签:;  ;  ;  

    论非法电子证据排除规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