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制定及其评估体系的建立研究

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制定及其评估体系的建立研究

论文摘要

公共科技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科技有效发展,以实现其整体建设目标而实行的各种重要制度与施政方针。它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丰富的内容。经过建国五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已经基本实现了包括“政策设计——政策抉择——政策实施——政策评估”的完整过程,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现有的公共科技政策制定和评估基本上还是沿用比较传统的政策模式,有诸多不足之处,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综合运用了政策科学、博弈论、经济寻租理论、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制定与评估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分析了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制定与评估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公共科技政策制定与评估的理论模型和先进方法,并结合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实际,探讨适用于我国的制定与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为我国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与评估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正趋于国际化,科学技术的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许多国家均制定了符合本国利益的公共科技政策,致力于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我国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与评估,应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认识当前经济、社会与科技的迅速变化,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研究、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技术,使我国的公共科技政策越来越科学、合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渊源与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科技政策制定的研究
  • 1.2.2 公共科技政策评估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公共科技政策的基本理论
  • 2.1 公共科技政策的本质
  • 2.1.1 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 2.1.2 公共科技政策主体和客体意志、利益的集中体现
  • 2.1.3 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
  • 2.1.4 公共科技政策主体实施科技管理的手段
  • 2.2 公共科技政策系统的构成
  • 2.2.1 公共科技政策主体
  • 2.2.2 公共科技政策客体
  • 2.2.3 公共科技政策环境
  • 2.3 公共科技政策分析的四种视角
  • 2.4 公共科技政策的功能
  • 2.4.1 导向功能
  • 2.4.2 协调功能
  • 2.4.3 控制功能
  • 2.5 公共科技政策体系概述
  • 2.5.1 公共科技政策体系的构成
  • 2.5.2 公共科技政策体系自身规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制定问题分析
  • 3.1 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 3.1.1 科学理论指导原则
  • 3.1.2 科学技术与教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 3.1.3 与民主与法制相一致原则
  • 3.1.4 与科技发展自身规律、科技劳动特点相适应原则
  • 3.2 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制定的理论模型
  • 3.2.1 精英理论模型
  • 3.2.2 渐进主义理论模型
  • 3.2.3 公共选择理论模型
  • 3.2.4 现阶段我国整合的理论模型
  • 3.3 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制定的现状
  • 3.3.1 以法律形式颁布的公共科技政策
  • 3.3.2 科技投入政策
  • 3.3.3 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
  • 3.4 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缺乏系统性
  • 3.4.2 协调性问题
  • 3.4.3 时效性问题
  • 3.4.4 理论和方法落后
  • 3.4.5 民主化程度低
  • 3.4.6 伦理基础缺失,存在寻租现象
  • 3.5 完善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制定的对策研究
  • 3.5.1 发达国家公共科技政策制定的经验及启示
  • 3.5.2 完善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制定的政策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公共科技政策评估研究
  • 4.1 我国公共科技政策评估标准
  • 4.1.1 效果标准
  • 4.1.2 效率标准
  • 4.1.3 效应标准
  • 4.2 公共科技政策评估的方法体系
  • 4.2.1 专家评议法
  • 4.2.2 自我评定法
  • 4.2.3 对象评估法
  • 4.2.4 对比分析法
  • 4.2.5 统计抽样调查法
  • 4.3 公共科技政策综合评估模型的建立
  • 4.3.1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2 确定评估期并统计信息,形成评估指标初始信息表
  • 4.3.3 选取评估专家组,确定评估等级及分值
  • 4.3.4 计算综合评估矩阵
  • 4.4 我国当前公共科技政策评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4.4.1 对评估缺乏科学的认识
  • 4.4.2 评估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 4.4.3 评估主体不明确
  • 4.4.4 评估所需的信息难以保障
  • 4.4.5 评估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必要的法律保障
  • 4.4.6 评估结果不公开,且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
  • 4.5 改善我国公共科技政策评估中存在问题的政策建议
  • 4.5.1 影响政策评估顺利进行的原因
  • 4.5.2 改进我国公共科技政策评估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传统制造业企业科技政策部如何创新赋能——基于海尔集团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 经营与管理 2020(01)
    • [2].新时期我国科技政策咨询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对策[J]. 全国流通经济 2019(32)
    • [3].特朗普与奥巴马科技政策取向对比[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9(07)
    • [4].科技政策审计的语义网络分析[J]. 财会月刊 2020(07)
    • [5].科技政策数据的评价及数据可视化研究[J]. 山西科技 2020(02)
    • [6].农业科技政策对“三农”的影响分析[J]. 农家参谋 2020(03)
    • [7].科技政策范式的比较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06)
    • [8].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技政策演变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4)
    • [9].中国科技政策发展:理路与探微[J]. 知与行 2017(11)
    • [10].基于大数据的中国科技政策体系研究:理论与实践[J]. 中国软科学 2018(06)
    • [11].第十二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在渝召开[J]. 科学学研究 2016(12)
    • [12].我国科技政策智库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7(03)
    • [13].中国科技政策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研讨会会议综述[J]. 科学与社会 2017(02)
    • [14].先秦哲学对公共科技政策的现代启示[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15].中国科技政策史研究论纲[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03)
    • [16].台湾科技政策的目标选择、决策方式与形成过程[J]. 台湾研究 2013(02)
    • [17].新疆科技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 决策咨询 2013(06)
    • [18].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22)
    • [19].公共科技政策执行的科层行为研究[J]. 政府管理评论 2016(00)
    • [20].政策供给与战略布局:基于中国2016年539部科技政策的多维度分析[J]. 科学与管理 2018(06)
    • [21].科技发展战略决策和规划的利器 “科技政策汇”对外发布啦![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8(11)
    • [22].浅析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的西藏现代科技政策体系[J]. 管理观察 2019(01)
    • [23].公共科技政策工具分类方法及其应用——基于政府发文视角的研究[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 [24].黑龙江省科技政策梳理与评价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19(19)
    • [25].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的科技政策分析与现实借鉴[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5)
    • [26].科技政策碎片化现象及治理机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1)
    • [27].科技发展战略决策和规划的利器 “科技政策汇”对外发布啦![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8(06)
    • [28].科技政策国际研究的演化[J]. 科学学研究 2018(09)
    • [29].发达国家科技政策对内蒙古科技政策发展的启示[J]. 内蒙古统计 2017(05)
    • [30].从科技政策看国家治理现代化——钟书华教授访谈[J].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 2018(00)

    标签:;  ;  ;  ;  ;  

    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制定及其评估体系的建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