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采后生理生化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灰树花采后生理生化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为实验材料,采用电子束辐照、自发性气调(MAP)结合冷藏以及化学保鲜液方法进行保鲜处理,研究其子实体采后贮藏期间失重、感观品质、相关酶活性(SOD、CAT、蛋白酶)、MDA含量、可溶性蛋白、总糖和还原糖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揭示了它们与子实体衰老及耐贮性的关系,并探索其适宜的贮藏保鲜方法,为大规模栽培灰树花的采后贮藏提供理论依据。1.本文采用L16(45)正交实验设计出电子束辐照、MAP和冷藏保鲜灰树花品种9008的处理组合,研究其子实体采后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品质以及对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贮藏的相对湿度均为(70±1)%。从感观评价分析可以看出,除1.4kGy、PVC和10℃处理组外,所有处理组均优于对照组(子实体用PVC膜包装,贮藏于4℃条件下,不经过辐照)。1℃贮藏条件下的4个处理组,10℃条件下的1.8kGy和OPP处理组以及4℃条件下的1.4kGy、OPP,1.8kGy、PP和2.2kGy、OPP处理组延长保鲜时间至少达一周。正交分析表明:0.8kGy、PE膜和4℃(P<0.05)处理组能够显著保持采后灰树花子实体品质,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总糖含量,同时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贮藏初期还原糖含量较低;影响灰树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辐照剂量,次要因素是包装膜,再次为温度(P<0.05)。其他条件一定时,辐照剂量(≥1.8 kGy)越高或贮藏温度越高(10℃)对灰树花子实体的生理生化影响越大,越不利于其贮藏保鲜。PVC膜不利于子实体的贮藏保鲜。2.以灰树花品种151为材料,分别采用0.5%(w/v)壳聚糖、1.0%(w/v)壳聚糖、2.0%(w/v)壳聚糖、0.5%CaCl2(w/v)+1.0%(w/v)壳聚糖、0.5%(w/v)CaCl2处理,以不处理为对照,在温度为4℃,相对湿度为65~70%贮藏条件下,对其采后生理生化及贮藏保鲜效果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1.0%壳聚糖处理组保鲜效果最好,子实体内MDA、可溶性蛋白和还原糖含量较低,具有较高水平的CAT活性。1.0%和2.0%壳聚糖处理组子实体内SOD活性较高,失重率较低。2.0%壳聚糖处理组子实体内蛋白酶活性较低。0.5%CaCl2处理组子实体内总糖含量呈现较高水平。0.5%CACl2+1.0%壳聚糖混合处理组对子实体生理生化的影响及贮藏保鲜效果并没有单独使用1.0%壳聚糖处理组的好。贮藏期间,经过几种保鲜剂处理过的子实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高于对照,而蛋白酶活性则低于对照,起不同作用酶的活性保持在对贮藏保鲜有利的水平上,能够延缓机体衰老。多糖是灰树花药理活性的主要成分,其多寡直接影响商品价值。0.5%CaCl2处理组的多糖含量较其他组高,但是对于食用菌的保鲜需从综合品质来进行分析,该处理组对其他生理生化指标作用不明显,保鲜效果较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灰树花概述
  • 1.1.1 分类地位及分布
  • 1.1.2 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 1.1.3 栽培现状与发展前景
  • 1.2 食用菌采后生理生化与衰老关系研究
  • 1.2.1 食用菌采收前因素对保鲜效果的影响
  • 1.2.2 生理形态与食用菌衰老关系
  • 1.2.3 呼吸作用与食用菌衰老关系
  • 1.2.4 蒸腾作用与食用菌衰老关系
  • 1.2.5 褐变与食用菌衰老关系
  • 1.2.6 保护性酶与食用菌衰老关系
  • 1.2.7 化学成分与衰老关系
  • 1.3 贮藏保鲜食用菌技术文献综述
  • 1.3.1 低温保鲜食用菌
  • 1.3.2 自发性气调(MAP)保鲜食用菌
  • 1.3.3 电子束辐照保鲜食用菌
  • 1.3.4 化学保鲜食用菌
  • 1.3.5 其他方法保鲜食用菌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电子束辐照、自发性气调与冷藏对灰树花子实体采后品质及其贮藏效果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辐照剂量、包装膜与温度对感观评价的影响
  • 2.2.2 辐照剂量、包装膜与温度对SOD酶活的影响
  • 2.2.3 辐照剂量、包装膜与温度对CAT酶活的影响
  • 2.2.4 辐照剂量、包装膜与温度对MDA含量的影响
  • 2.2.5 辐照剂量、包装膜与温度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2.2.6 辐照剂量、包装膜与温度对总糖和还原糖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不同保鲜液对灰树花子实体采后生理及其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小结与讨论
  • 3.2.1 不同保鲜液对灰树花子实体失重率的影响
  • 3.2.2 不同保鲜液对灰树花子实体SOD活性的影响
  • 3.2.3 不同保鲜液对灰树花子实体CAT活性的影响
  • 3.2.4 不同保鲜液对灰树花子实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2.5 不同保鲜液对灰树花子实体MDA含量的影响
  • 3.2.6 不同保鲜液对灰树花子实体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7 不同保鲜液对灰树花子实体总糖含量的影响
  • 3.2.8 不同保鲜液对灰树花子实体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灰树花采后生理生化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