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保护在我国生态补偿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要素投入的视角

协议保护在我国生态补偿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要素投入的视角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对环境质量目标要求的提高,加强环境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同时,经济和社会快速、平稳发展,国家财力和综合实力的大大增强,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考虑生态补偿因素成为可能。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也逐渐丰富和深入。协议保护作为生态补偿的一种新模式,其自身的特点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一种有益补充。本文首先对生态补偿、契约化管理、生态系统理论三方面进行了综述。其次,简要介绍了协议保护的发展来展示其契约化管理的特点。再次,通过对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简要回顾,引出生态补偿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缺陷及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构建生态系统保护要素投入体系的要求,然后从要素投入和机制的角度分析我国生态补偿引入协议保护的价值,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文章的最后,结合协议保护的实践,对协议保护在生态补偿中应用的政策建议。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定性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协议保护在生态补偿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说明以下几个问题:1、协议保护是契约化管理的在生态补偿领域的新模式,是生态补偿实践的有益补充;2、协议保护自身的特点有助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3、协议保护通过契约的形式,把生态系统保护要素投入的主体主要表现促进区域内要素的流动和增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综述
  • 2.1.1 生态系统的概念
  • 2.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2.1.3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2.2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生态补偿的起源与概念
  • 2.2.2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2.2.3 生态补偿的原则
  • 2.2.4 生态补偿的机制
  • 2.2.5 生态补偿的补偿形式
  • 2.2.6 生态补偿的交易方式
  • 2.3 契约化管理研究综述
  • 2.3.1 契约
  • 2.3.2 契约精神
  • 2.3.3 契约化管理
  • 第三章 协议保护发展概述
  • 3.1 协议保护的起源与概念
  • 3.1.1 协议保护的起源
  • 3.1.2 协议保护的概念
  • 3.2 协议保护模式与操作流程
  • 3.2.1 协议保护模式
  • 3.2.2 协议保护操作流程
  • 3.3 协议保护在中国的实践
  • 第四章 我国生态补偿中协议保护引入的缘由
  • 4.1 我国生态补偿实践概况
  • 4.2 我国生态补偿中的两个缺陷
  • 4.2.1 缺陷一:市场失灵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不足
  • 4.2.2 缺陷二:政府失灵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低效
  • 4.3 生态系统保护要素投入体系的系统思考
  • 4.3.1 生态系统保护要素投入体系的构成
  • 4.3.2 生态系统保护要素的分析
  • 4.3.3 生态系统保护对要素投入的要求
  • 4.4 我国生态补偿中引入协议保护的分析研究
  • 4.4.1 协议保护可以优化配置要素,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 4.4.2 协议保护是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途径
  • 第五章 协议保护在我国生态补偿中应用的政策建议
  • 5.1 三步走,扩大协议保护的发展空间
  • 5.2“渐进式”立法,明确“保护权”的合法地位
  • 5.3 认清协议保护的局限性,有选择性的应用
  • 5.4 完善平等对话机制,加强政府、市场、当地社区的三方合作
  • 5.5 系统思考生态系统保护要素的投入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6.2.1 论文创新点
  • 6.2.2 论文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外海洋生态补偿研究进展(1960-2018)[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基于虚拟耕地视角的河南省县际耕地生态补偿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06)
    • [3].中国生态补偿实践的法律规则需求[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4].生态补偿,要理顺四种关系[J]. 中国生态文明 2019(06)
    • [5].生态补偿的减贫效果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24)
    • [6].生态补偿数字化平台建设中的关键信息技术研究[J]. 现代信息科技 2020(02)
    • [7].民族地区农户生态补偿受偿意愿与社会保障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05)
    • [8].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20(07)
    • [9].德国的生态补偿实践及其启示[J]. 中国土地 2020(05)
    • [10].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研究[J]. 城市学刊 2020(02)
    • [11].生态补偿实施路径探讨[J]. 江苏城市规划 2019(11)
    • [12].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以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2)
    • [13].认知滞后与制度滞后:海洋生态补偿的双重滞后与改进[J]. 海峡法学 2020(01)
    • [14].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对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启示[J]. 科教导刊(下旬) 2020(03)
    • [15].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 东北农业科学 2020(01)
    • [16].海洋生态补偿研究动态综述[J]. 生态经济 2020(07)
    • [17].应对畜禽养殖跨界污染的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量研究——以国家生态补偿示范区九洲江流域为例[J]. 生态学报 2020(10)
    • [18].德国生态补偿的做法与启示[J]. 资源导刊 2020(05)
    • [19].浅谈农业现代化视域下耕地生态补偿[J]. 上海商业 2020(05)
    • [20].城市群区际生态贡献与生态补偿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06)
    • [21].博弈视角下东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可持续性研究[J]. 区域经济评论 2020(04)
    • [22].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生态补偿效率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7)
    • [23].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方法评析[J]. 中国地名 2020(07)
    • [24].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20(04)
    • [25].农地“三权”分置下耕地生态补偿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6].推进生态确权 构建完善市场——以国际典型模式看生态补偿成功做法[J]. 资源导刊 2020(08)
    • [27].生态教育视角下城市自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28)
    • [28].我国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与经济政策实践[J]. 营销界 2020(22)
    • [29].旅游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路径及其理论解析[J]. 资源科学 2020(09)
    • [30].我国生态补偿依据及补偿标准关键问题综述[J]. 生态科学 2020(05)

    标签:;  ;  ;  ;  ;  

    协议保护在我国生态补偿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要素投入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