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与梁贵子小说中“烦恼”主题之比较 ——以“烦恼三部曲”和《远美洞的人们》为中心

池莉与梁贵子小说中“烦恼”主题之比较 ——以“烦恼三部曲”和《远美洞的人们》为中心

论文摘要

中韩两国当代文学是沿着各自的轨迹平行发展着的。目前对中韩当代文学的比较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对于中韩两国当代女性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更是弱中之弱。中韩两国当代文学的比较研究已经成为中韩文化研究总格局中有研究潜力和开拓价值的领域之一。因此,对中韩文坛当代文学的比较研究、尤其是中韩两国当代女性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不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这些认识,以中韩当代文学中有代表性的两位女作家池莉与梁贵子为中心,对她们的早期代表作“烦恼三部曲”与小说集《远美洞的人们》进行比较研究,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池莉与梁贵子是20世纪80年代登上中韩两国文坛并在文学界引起轰动的作家。她们以敏锐、独特的文学视角在两国文学界获得了普遍的赞誉。她们用自己亲身的平民体验,关注着现实人生。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种种烦恼进行仿真描摹,再现了生活的原本色相和人的原生状态。对两国当代文学创作做出了独特贡献。 池莉与梁贵子两位作家无论从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创作道路、创作主题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表现出来很多的相似性与相异性,主要表现在小市民们所面临的种种人生烦恼上。尽管两位作家身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但对她们的研究。将会使读者从中吸取更多的文学精髓,从而对于中韩两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池莉与梁贵子创作的社会背景比较
  • 2.1 相似性原因探寻
  • 2.2 相异性原因探寻
  • 第三章 池莉与梁贵子两位作家的生活经历及创作道路比较
  • 3.1 池莉的生活经历与创作道路
  • 3.2 梁贵子的生活经历与创作道路
  • 3.3 相似性原因探寻
  • 3.4 相异性原因探寻
  • 第四章 创作主题比较
  • 4.1 烦恼即人生,人生皆烦恼——相似的核心主题
  • 4.1.1 小市民的婚姻、爱情烦恼
  • 4.1.2 小市民的事业烦恼
  • 4.1.3 小市民的经济烦恼
  • 4.1.4 小市民的生育烦恼
  • 4.2 主体精神的高扬与低层次的文化现状——精神困惑的相似性
  • 4.3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的落后性、保守性——文化背离的相似性
  • 4.4 小市民对待烦恼的不同方式
  • 4.4.1 池莉小说中小市民对待烦恼的方式——逃避、屈从或从屈从中既而寻找到了满足和乐趣
  • 4.4.2 梁贵子小说中小市民对待烦恼的方式——逃避、屈从
  • 第五章 人物形象塑造比较
  • 5.1 人物形象塑造的相似性
  • 5.1.1 被生存烦恼困扰的小市民形象
  • 5.1.2 与现代文明的发展相矛盾的小市民形象
  • 5.1.3 被爱情烦恼困绕的小市民形象
  • 5.2 人物形象塑造的相异性
  • 5.2.1 小市民女性形象塑造的相异性
  • 5.2.2 小市民男性形象塑造的相异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为了不功利——读池莉的《立》[J]. 中国德育 2016(06)
    • [2].池莉:坚持住! 别倒下![J]. 检察风云 2016(19)
    • [3].池莉:唯有爱不能遗弃——评池莉的《池莉诗组》[J]. 文学教育(上) 2016(12)
    • [4].池莉老师给我的命题作文——《汉口情景》编辑手记[J]. 出版参考 2014(31)
    • [5].池莉的话[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0(01)
    • [6].小说的节奏——读池莉的新作《打造》[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0(01)
    • [7].成功在于做好自己[J].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 2009(Z1)
    • [8].混账至极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J]. 基础教育论坛 2012(Z1)
    • [9].媚俗的靡靡之音——论池莉的商业化创作[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1(12)
    • [10].《池莉诗集·69》:思考在“世俗”之外[J]. 长江丛刊 2016(31)
    • [11].哦我不看海豚表演行不行——池莉诗歌读记[J]. 长江丛刊 2016(31)
    • [12].哲思话语,精神美色——评《池莉诗歌集·69》[J]. 长江丛刊 2016(31)
    • [13].像盐一样平凡,像盐一样珍贵——读《池莉诗集·69》[J]. 长江丛刊 2016(31)
    • [14].《池莉诗集·69》评论小辑[J]. 长江丛刊 2016(31)
    • [15].如何穿透生活来安放自我——关于池莉的诗歌写作[J]. 长江丛刊 2016(31)
    • [16].两种城市,两类女人——池莉新世纪小说初探[J]. 新文学评论 2016(03)
    • [17].论池莉和梁贵子小说的审丑意蕴[J]. 新文学评论 2016(03)
    • [18].主持人语[J]. 新文学评论 2016(03)
    • [19].时代回声与生命感悟 池莉小说创作论[J]. 新文学评论 2016(03)
    • [20].老实做人,踏实做事[J]. 高中生之友 2017(Z2)
    • [21].浅析池莉市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09)
    • [22].家庭教育中的母女(子)教育——读池莉《来吧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启示[J]. 青春岁月 2017(03)
    • [23].一座城的坚守与逃离——浅析小说《致无尽岁月》[J]. 唐山文学 2017(04)
    • [24].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池莉小说创作[J]. 山东文学 2017(03)
    • [25].德在细节里[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08)
    • [26].“城”的解读——读池莉《她的城》[J]. 青年文学家 2017(21)
    • [27].我在武汉“过早”[J]. 世界博览 2017(16)
    • [28].苏醒是熬出来的[J]. 中国青年 2017(08)
    • [29].扶贫要精准别“遍撒芝麻盐儿”[J]. 人民周刊 2017(01)
    • [30].否定、彷徨中的自我追寻——浅析池莉小说《所以》中主人公叶紫[J]. 山西青年 2017(19)

    标签:;  ;  ;  ;  ;  

    池莉与梁贵子小说中“烦恼”主题之比较 ——以“烦恼三部曲”和《远美洞的人们》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