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与随机粗糙下垫面复合电磁散射的FDTD方法研究

三维目标与随机粗糙下垫面复合电磁散射的FDTD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目标在复杂环境中的电磁散射研究应用在十分广泛的领域中。解析方法受其近似条件的约束,对于复杂粗糙面和粗糙面上有离散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计算存在方法上的困难。目前,各种数值方法求解了二维粗糙面与目标电磁散射的建模与计算,在计算有限大粗糙面时,通常采用锥形入射波来抑制边缘绕射,但所模拟的粗糙面会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在计算三维粗糙面散射时,由于未知数个数的增加使得计算的复杂度陡然增大,而难以在单台PC机上完成。本文将随机粗糙面看成周期延拓结构,代替传统的锥形入射波消除粗糙面的边缘绕射。讨论了一个周期单元粗糙面的边长与其相关长度之间的关系。所需计算的粗糙面不随入射角的变化而改变始终为一个周期单元,因此大大降低三维粗糙面散射计算量和内存。在斜入射情形下入射波在周期方向上存在时延,因此采用“双平面波激励法”通过对正弦和余弦激励源分别作用下的电磁场做适当的变换使周期边界条件得以应用。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inite-DifferenceTime-Domain,FDTD)计算出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系数。随后,用FDTD方法建立了三维随机粗糙面与上方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模型。粗糙面可以用周期延拓的方法消除边缘绕射,但不能对粗糙面上的目标也应用相同的周期边界,否则会引入目标的周期性。这里采用在每个时间步中先用周期延拓法计算出粗糙面的近区总场,再以此作为激励源照射粗糙面上方放置单个三维目标的复合模型,由于没有使用周期边界条件,目标不会被引入周期性。经过迭代求解获得整个时域过程中三维目标和粗糙面相互作用的复合电磁散射,得到稳态下目标与粗糙面的近场分布。利用近远场变换公式,计算出全方位散射角度的单个目标/粗糙面模型的散射系数。粗糙面与目标之间的多路径散射会使窄带雷达或单频连续波雷达难以有效地识别目标,需要采用宽频带雷达对目标进行探测。“双平面波激励法”虽然能在斜入射情形下应用周期边界条件,但是由于设置的是正弦和余弦激励源,只能获得粗糙面和粗糙面上有目标模型在单频率点下的散射特性。为了充分发挥FDTD方法的宽频带优势,本文引入了横向截面波数为常数的脉冲波(ConstantTransverse Wave,CTW)。由于CTW脉冲波在周期方向上的波数保持为常数,在横向截面上没有时延,使得周期边界条件在脉冲波斜入射情形下能够非常方便地实现。这种横向截面波数为常数的方法也称为谱FDTD(Spectral FDTD,SFDTD)方法。由此我们建立了粗糙面在宽频带下的散射模型,利用周期延拓面法消除边缘绕射,获得三维粗糙面在脉冲波激励下的时域散射结果,经过Fourier变换快速得到不同入射角度下粗糙面的宽频带双站散射特性。接着,建立了粗糙面上有目标模型的SFDTD散射计算模型,在每个计算时刻通过连接边界引入单独粗糙面近区的总场作为入射波去激励目标,得到目标与粗糙面在CTW波激励下的时域响应和宽频带复合散射结果。本文在三维场景下,分别数值模拟了粗糙面和粗糙面上有体目标两种模型在单频点和宽频带下的散射特性,为研究复杂环境中的目标识别与特征提取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

论文目录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贡献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随机粗糙面的描述及数值模拟
  • 2.1 引言
  • 2.2 表面的散射特性
  • 2.3 表面统计参数的描述
  • 2.3.1 均方根高度(RMS)
  • 2.3.2 相关函数
  • 2.3.3 功率谱密度函数
  • 2.3.4 特征函数
  • 2.3.5 均方斜度
  • 2.4 粗糙面的数值生成方法
  • 2.4.1 二维随机粗糙面的产生
  • 2.4.2 三维随机粗糙面的产生
  • 2.5 数值生成粗糙面的统计参数量的验证方法
  • 2.6 具有Gauss谱粗糙面的数值生成结果与验证
  • 2.6.1 二维Gauss粗糙面的数值生成与验证
  • 2.6.2 三维Gauss粗糙面的数值生成与验证
  • 2.7 具有PM海浪谱的海面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周期延拓面法对三维随机粗糙面散射的FDTD模拟
  • 3.1 引言
  • 3.2 FDTD方法简介
  • 3.3 周期延拓面法与窗口函数法比较
  • 3.4 三维粗糙面的FDTD建模
  • 3.4.1 入射波加载方法
  • 3.4.2 Floquent定理
  • 3.4.3 垂直入射情形
  • 3.4.4 双波激励法引入斜入射情形
  • 3.5 时谐场的近-远变换得到双站散射系数
  • 3.6 数值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目标与随机粗糙面复合模型的电磁散射研究
  • 4.1 引言
  • 4.2 三维目标/粗糙面的NRCS计算
  • 4.2.1 模型建立
  • 4.2.2 二次激励法的引入
  • 4.3 计算次序的分析与验证
  • 4.4 三维DRCS散射模型
  • 4.5 数值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FDTD方法研究粗糙面与其上有目标模型的超宽带散射特性
  • 5.1 引言
  • 5.2 CTW波的描述
  • 5.3 粗糙面的SFDTD散射模型
  • 5.4 目标/粗糙面的SFDTD散射计算模型
  • 5.5 瞬态场的时域远场外推
  • 5.6 数值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与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激光散射特性的微粗糙面识别[J]. 中国科技信息 2020(06)
    • [2].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布儒斯特效应研究[J]. 电波科学学报 2016(06)
    • [3].基于矩量法的非高斯分层粗糙面电磁散射研究[J]. 河南科学 2017(08)
    • [4].复杂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布儒斯特效应[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5].三类新型随机粗糙面模型的快速散射特性分析[J]. 电波科学学报 2015(06)
    • [6].不同粗糙面渐开线齿轮混合弹流润滑[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06)
    • [7].粗糙面上方二维目标角闪烁特性分析[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5(08)
    • [8].粗糙面重构问题的混合算法研究[J]. 物理学报 2011(03)
    • [9].介质粗糙面及其与上方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J]. 大众科技 2011(07)
    • [10].介质粗糙面上目标后向散射的高效混合算法[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0(04)
    • [11].分形分层粗糙面电磁波透射特性的混合算法[J]. 计算物理 2013(01)
    • [12].基于微扰法指数型粗糙面电磁波透射问题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 2009(10)
    • [13].一维随机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研究[J].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09(S1)
    • [14].基于电磁仿真的粗糙面上二维目标参数反演[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9(06)
    • [15].三维介质粗糙面上导体目标散射的解析-数值混合算法[J]. 电波科学学报 2008(06)
    • [16].考虑两粗糙面分形特性的接触模型[J]. 中国机械工程 2015(20)
    • [17].随机粗糙面电磁散射特性的研究方法[J]. 科学之友 2011(01)
    • [18].分层粗糙面下方介质目标散射的快速算法[J]. 电波科学学报 2010(02)
    • [19].随机粗糙面激光脉冲散射四阶统计特征[J]. 物理学报 2009(04)
    • [20].粗糙面后向散射的基尔霍夫标量近似法研究[J]. 河南科学 2013(01)
    • [21].粗糙面电磁波透射特征的矩量法研究[J]. 电子测量技术 2013(09)
    • [22].高斯型粗糙面光透射的微扰法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23)
    • [23].基于表面电流的粗糙面上方圆柱距离像仿真[J]. 电波科学学报 2011(03)
    • [24].微高斯分层介质粗糙面光波透射(英文)[J]. 计算物理 2009(03)
    • [25].粗糙面下方金属目标复合电磁散射的快速算法[J]. 电波科学学报 2009(05)
    • [26].高斯分层介质粗糙面光波透射问题的微扰法研究[J]. 应用光学 2008(01)
    • [27].高斯粗糙面透射波散射系数的基尔霍夫驻留相位法[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8(02)
    • [28].基于微扰法的指数型粗糙面光散射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29].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建模及电磁散射特性研究[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7(07)
    • [30].三维目标与粗糙面复合散射的广义稀疏矩阵平面迭代及规范网格算法[J]. 物理学报 2011(01)

    标签:;  ;  ;  ;  ;  

    三维目标与随机粗糙下垫面复合电磁散射的FDTD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