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以下流动人口儿童保健服务研究 ——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6岁以下流动人口儿童保健服务研究 ——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论文摘要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发展,保证儿童的健康是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投资。不健康的儿童很难成长为精力旺盛且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所以说儿童保健服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保健服务的重点对象是6岁以下的儿童。在计划经济年代,传统的预防三级网络能够满足儿童保健服务的需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出现了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为主要流入地的举家迁移的流动人口大潮,上海市也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及其他们的子女。由于流动人口文化水平低,经济条件差,儿童保健意识淡薄,主动性差,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儿童保健服务的历史演变与基本特征的分析,运用服务型政府和儿童保健理论,以杨浦区流动儿童保健服务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旨在探索建立一种全方位、多系统、多部门、多层面配合的,具有“条条互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为特点的,以信息化为载体的适应于上海6岁以下流动人口儿童的立体化保健服务。围绕对儿童保健服务的研究,本文重点阐述以下观点。第一,政府部门必须转变服务理念,把公民本位、社会本位作为工作的原则,一切从服务出发,加强部门资源整合和联动,把流动儿童融入到儿童保健服务的管理中。第二,6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服务是一种医学和社会的结合,需运用社会资源,实现流动人口儿童保健服务的立体化管理。第三,儿童保健服务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医疗部门必须通过改变流程、提高质量、转变服务模式等方法提供更加便捷、优质及高效的儿童保健服务。第四,积极营造关心流动人口的和谐氛围,也是做好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的必要外部条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选题的背景
  • 2、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
  • 2、国内文献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 1、核心概念
  • 2、理论依据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1、理论分析法
  • 2、案例分析法
  • 3、定量分析法
  • 第二章 6岁以下流动人口儿童保健服务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理论
  • 1、含义
  • 2、内容
  • 3、价值内涵
  • 第二节 儿童保健理论
  • 1、含义
  • 2、内容
  • 3、措施
  • 4、现状
  • 5、发展趋势
  • 第三章 6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历史演进与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建立期:建国初期至八十年代后期
  • 第二节 发展期:九十年代初期至二十一世纪初
  • 第三节 成熟期: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 第四章 6岁以下流动人口儿童保健服务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上海市杨浦区流动人口及其6岁以下流动儿童的概况
  • 第二节 流动人口儿童保健服务调查分析
  • 1、地区选择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内容
  • 4、统计方法
  • 5、结果
  • 6、分析
  • 第三节 杨浦区6岁以下流动人口儿童保健服务的经验与分析
  • 1、主要经验
  • 2、分析
  • 第四节 杨浦区6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的障碍与不足
  • 1、认识上的偏差
  • 2、政策欠完善
  • 3、管理上的越位与缺位
  • 4、卫生服务水平的利用率偏低
  • 5、保健人员紧缺
  • 6、户籍管理制度的滞后
  • 第五章 6岁以下流动人口儿童保健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流动人口及儿童管理
  • 1、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儿童信息
  • 2、改变现有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 3、营造关心流动人口社会环境
  • 4、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认识
  • 第二节 提升医疗部门自身建设
  • 1、流程改造
  • 2、转变儿童保健服务模式
  • 3、转变观念加大培训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吉林省青年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J]. 行政与法 2020(10)
    • [2].流动人口是否能在工资博弈中获益[J]. 调研世界 2018(10)
    • [3].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梯度变动与影响机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1)
    • [4].西部高学历流动人口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7(01)
    • [5].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的问题探讨——基于武汉市1095个流动人口样本的调研分析[J]. 调研世界 2017(03)
    • [6].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走出“456”工作新模式[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7(02)
    • [7].建设亚健康关爱基地 促进企业流动人口身心健康[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7(05)
    • [8].以城市灰空间为媒介解决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研究[J]. 智能城市 2016(08)
    • [9].简析如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J]. 办公室业务 2015(14)
    • [10].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公共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人口与健康 2019(05)
    • [11].西藏流动人口工资博弈能力分析[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2].“六服务”推动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7(11)
    • [13].坚持“三到位”做到“六强化” 务实开展流动人口计生协建设[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6(12)
    • [14].“四强化”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7(01)
    • [15].二代流动人口——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新划分与新界定[J]. 人口与经济 2017(02)
    • [16].新、老两代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差异研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J]. 调研世界 2017(07)
    • [17].如何构建城市流动人口社区融合平台[J]. 人口与健康 2019(04)
    • [18].教育公共服务、户籍歧视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J]. 财政研究 2020(06)
    • [19].流动人口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及其扶贫策略[J]. 贵州社会科学 2018(02)
    • [20].自选择、政府培训与流动人口收入提高[J]. 教育与经济 2017(04)
    • [21].建立“五大机制” 合力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7(07)
    • [22].流动人口二代社会融入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的问卷调查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 2015(07)
    • [23].福州流动人口落户情况调查报告[J]. 中国国情国力 2015(10)
    • [24].巧打“三张牌” 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水平[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5(11)
    • [25].探究河北省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风景名胜 2019(04)
    • [26].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J]. 内蒙古政报 2010(05)
    • [27].流动人口生存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3(06)
    • [28].本地化的社会资本与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J]. 人口研究 2012(05)
    • [29].上海远郊区流动人口集聚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02)
    • [30].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J]. 人口与发展 2009(03)

    标签:;  ;  ;  

    6岁以下流动人口儿童保健服务研究 ——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