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胎界面L-选择素和其配体表达及对胚胎着床的影响

母胎界面L-选择素和其配体表达及对胚胎着床的影响

论文题目: 母胎界面L-选择素和其配体表达及对胚胎着床的影响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妇产科学

作者: 王波

导师: 黄荷凤

关键词: 选择素,配体,周围淋巴结区素,胚胎,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周围淋巴结区素,着床,乙酞葡萄糖胺转磺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小鼠,着床阻断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生殖、免疫、炎症的一些关键性过程中,分子水平上存在相似的特征。黏附分子L-选择素与其配体的结合介导了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归巢,及炎症过程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并发挥着信号分子作用。近年研究者发现,参与免疫和炎症过程的重要细胞黏附分子L-选择素及其配体也存在于哺乳动物着床期母胎界面上。Genbacev等发现L-选择素与其配体的结合可能构成人类胚胎着床的起始步骤。着床窗口期,胚胎表面的L-选择素和母体子宫内膜L-选择素的寡糖配体似乎都呈现上调趋势。L-选择素配体至少包括四种分子:CD34、粘膜区素细胞粘附分子-1(MAdCAM-1)、依赖糖基化的细胞粘附分子-1(GlyCAM-1)、Sgp200;由于最早发现于小鼠淋巴结高内皮静脉,故将它们统称为周围淋巴结区素(PNAd)。L-选择素识别硫酸化形式的配体,N-乙酰葡萄糖胺-6-转磺酶(GlcNAc6ST)在功能型L-选择素配体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以往的研究发现了人类母胎界面上存在L-选择素和其配体,但有关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L-选择素的表达规律、周期性变化的子宫内膜上L-选择素配体表达的时间、空间模式、妊娠建立后它们又将如何变化、它们的表达水平是否与妊娠成功率有关,这一系列问题目前尚未见报道。尽管体外研究表明这对配体一受体确实能够介导细胞之间的黏附,但尚无体内实验证明它们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为了深入探讨L-选择素系统在胚胎着床中的功能和影响,我们检测人类母胎界面L-选择素及其配体表达的时间规律、位置特征,分析分泌期子宫内膜L-选择素配体(PNAd)各组成分子以及GlcNAc6ST mRNA水平与体外

论文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类母胎界面L-选择素及其配体(PNAd)的表达规律

一、人围着床期胚胎及妊娠早期绒毛L-选择素的表达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二、子宫内膜和妊娠早期蜕膜L-选择素配体(PNAd)的表达规律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分泌期子宫内膜L-选择素配体(PNAd)和N-乙酰葡萄糖胺-6-转磺酶表达对胚胎着床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抗体阻断L-选择素对小鼠胚胎着床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4

参考文献

  • [1].c-Abl激酶在L-选择素介导的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研究[D]. 陈翠霞.东北师范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及其蛋白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研究[D]. 胡燕军.浙江大学2010
  • [2].胚泡着床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丽.复旦大学2003
  • [3].HLA-G在人类着床前胚胎的表达和LIF对HLA-G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路径的研究[D]. 王晓红.第四军医大学2005
  • [4].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颗粒细胞AQP9、RESISTIN表达及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D]. 陆秀娥.浙江大学2006
  • [5].水通道蛋白在人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D]. 何荣环.浙江大学2006
  • [6].特发性无精子症患者的遗传学表型、血清FSH及其受体与睾丸精子发生关系的研究[D]. 王利权.浙江大学2006
  • [7].人类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培养、雌/雄原核形态学判别和原核期胚胎原核移植及其重构胚后续发育潜能的研究[D]. 朱小明.浙江大学2006
  • [8].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在早期妊娠流产和卵泡发育潜能研究中的应用[D]. 刘爱霞.浙江大学2007
  • [9].人卵泡发育超微结构、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及未成熟卵体外培养的临床应用[D]. 朱依敏.浙江大学2007
  • [10].人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鉴定[D]. 张松英.浙江大学2007

标签:;  ;  ;  ;  ;  ;  ;  ;  ;  ;  ;  

母胎界面L-选择素和其配体表达及对胚胎着床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