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浪漫史 ——《巴西》之神话原型解读

现代版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浪漫史 ——《巴西》之神话原型解读

论文摘要

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文论家、诗人。他作品的内容涉猎广泛、文采斐然。他几乎揽获了美国所有的文学大奖,被誉为世界最佳英语小说家之一。厄普代克对古典神话有浓厚的兴趣,并善于仿写古典神话故事,他尤其对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一中世纪的浪漫神话故事感兴趣,他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称为“典型的情人”。厄普代克著名小说《巴西》,正是借用了这一神话故事作为基本框架的。本文通过对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神话原型的分析,揭示作家是如何将神话原型应用于《巴西》中,如何巧用神话故事作为基本框架,如何结合美国现代社会问题,从而创造了一个将现实和幻想结合的现代爱情神话。本文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简单的介绍了厄普代克及其文学地位,回顾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说明了本文的选题动机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神话原型批评的一些理论知识,分析神话原型在厄普代克作品中的应用;古典神话对厄普代克及其作品的影响;简单叙述神话原型在《巴西》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比《巴西》与原型神话,分别从角色、象征、情节等方面分析神话原型在《巴西》中的对应。第三章对比《巴西》与原型神话,分析了《巴西》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在继承原型神话内容的基础上,厄普代克又赋予原型神话新的内容,即美国的种族和阶级对立问题。第四章探讨了《巴西》的主题是如何在现在社会的背景下得到深化的。结论部分总结了以上内容,说明厄普代克对神话原型的完美应用,并在主题方面进行了符合现代社会内容的深化,使《巴西》成为一部现实和幻想结合的现代爱情小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Mythological Archetype & Its Employment in Updike's Works
  • 1.1 Mythological Archetype Criticism
  • 1.2 Myth in John Updike' Works
  • 1.3 The Mythological Archetype in Updike's Brazil
  • Chapter Two Parallels Between Brazil and the Myth of Tristan and Iseult
  • 2.1 Parallels in the Characters
  • 2.2 Parallels in the Plot
  • 2.3 Parallels in the Symbols
  • Chapter Three The Extended Elements Based on the Archetypal Myth
  • 3.1 Brazil —— the Exotic Setting for the Love
  • 3.2 Obstacles to the Lovers Different from the Archetypal Myth
  • Chapter Four Re-emergence of the Theme in Brazil from the Archetypal Myth
  • 4.1 Resonance of the Theme with the Archetypal Myth
  • 4.2 Deepening of the Theme in Brazil Based on the Archetypal Myth
  • Conclusion
  • Note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失语的兔子”——探讨厄普代克小说《兔子,跑吧》中的语言观[J]. 大众文艺 2019(23)
    • [2].客观与温情——厄普代克创作观与《恐怖分子》[J]. 青年文学家 2017(02)
    • [3].厄普代克:一位后现实主义小说家[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6(02)
    • [4].“每天留一个小时”——约翰·厄普代克给年轻作家的建议[J]. 译林 2017(05)
    • [5].论约翰·厄普代克对女性主义的积极书写[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09)
    • [6].约翰·厄普代克的诗[J]. 文学与人生 2012(02)
    • [7].美国当代另类批评家厄普代克简论[J]. 芒种 2012(02)
    • [8].从厄普代克的伤感说起[J]. 快乐阅读 2013(17)
    • [9].约翰·厄普代克:美国社会的解剖刀(1932-2009)[J]. 黄河文学 2009(06)
    • [10].约翰·厄普代克女性小说论略[J]. 作家 2010(02)
    • [11].约翰·厄普代克[J]. 世界文学 2010(01)
    • [12].宗教信仰和恐怖主义——读厄普代克《恐怖主义》有感(英文)[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1)
    • [13].厄普代克“兔子系列”中的时代困惑揭示[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05)
    • [14].约翰·厄普代克的神话情结[J]. 芒种 2012(04)
    • [15].试图冲破种族樊篱的爱情史诗——评约翰·厄普代克小说《巴西》[J]. 山花 2012(10)
    • [16].厄普代克的艺术关怀[J]. 长城 2012(06)
    • [17].约翰·厄普代克:安格斯特小镇的多产编年史家[J]. 英语文摘 2009(04)
    • [18].解读约翰·厄普代克的小说《寻找我的面孔》[J]. 山花 2009(10)
    • [19].厄普代克作品中的宗教情结[J]. 长城 2010(06)
    • [20].论厄普代克笔下“性”对葛特露自我实现的双重影响[J]. 作家 2008(16)
    • [21].厄普代克小说《马人》解读[J]. 学术探索 2014(03)
    • [22].试析厄普代克小说中的道德与信仰[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 [23].国内约翰·厄普代克研究评议及研究新思路[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7)
    • [24].论约翰·厄普代克宗教观念的成因[J].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4)
    • [25].厄普代克与英国文学[J]. 外国文学评论 2009(02)
    • [26].尘世中的伊甸园——约翰·厄普代克作品中的宗教思想解读[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7].“寻常”中寻求“不寻常”——厄普代克短篇小说研究现状及《早期故事集1953-1975》[J]. 成才之路 2008(09)
    • [28].论厄普代克《兔子归来》中女性“觉醒”的身体[J]. 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5(03)
    • [29].从《走向末日》看厄普代克的女性观[J]. 牡丹 2015(10)
    • [30].论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和“逃跑”的隐喻分析[J]. 作家 2009(12)

    标签:;  ;  ;  ;  

    现代版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浪漫史 ——《巴西》之神话原型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