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领域影响用户创新行为因素的实证研究

消费领域影响用户创新行为因素的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麻省理工学院的冯西普尔教授在上个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了“用户是创新者”的全新的革命性观点后,关于用户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国外蓬勃展开,而在我国对于用户创新理论与实践应用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还不够重视,少数的研究也只是集中于对国外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这是由于用户创新在我国还缺乏相应广泛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创新这种理念才引入我国,创新一直不受到重视,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截止到2006年底,60%以上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更别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薄弱的自主创新能力导致我国一直处于模仿外国产品的阶段。虽然企业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投入大量的创新技术改造经费和购买国外技术的费用,以及对市场进行研究,但从产品研发,到真正社会产出还要有一个过程,由于受到各种资源、环境、内外部条件的制约,同时陈旧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的束缚导致企业开发新产品周期较长,创新成本转化成创新成果的效率较低,由于消费者张扬自我,追求个性化、独特的产品,喜好、需求是瞬息变化的,企业花大力气开发的新产品往往被消费者所撇弃,被市场所淘汰,错失最佳市场时机。同时,制造商为获取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信息,传统的做法是,对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找出企业的潜在用户群体,对这部分用户进行市场调查,以期望获取用户的需求信息,然而现实往往是企业投入的巨大的精力,收获却不大。这种传统的由制造商牵头创新,用户被动接受的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以上这些问题,企业迫切地需要改变创新模式,寻找新的创新源,建立快速反应、灵活多变的生产流程,才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个性市场,保持自己在市场竞争之中处于不败之地。近21世纪时创新思想在我国才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创新渐渐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变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早在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根源在创新,只有那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突破传统模式,敢于大胆创新的企业才得以生存。用户创新作为重要的创新源,在国内外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普遍现象,在科学仪器,运动器械、化工行业、电子元件等领域用户创新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在消费领域,用户创新行为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海尔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用户可自行设计的定制冰箱”,企业与用户共同创新,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已收到100多万台的定制冰箱订单,创造了行业奇迹。用户创新这种新的模式,可以有效地集成用户需求信息和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用户的角色也已由原来的使用者转变为产品的创造者、开发者。同时,用户创新既能获得用户的需求,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创新的效率和用户的满意度,已被越来越的企业所采用。本文的研究以创新源理论和创新动机理论为理论基础,集中探讨了用户参与创新的动机,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理论模型,并以我国消费者为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假设1:用户需求越得不到满足,创新行为越强烈,成立;假设H2a:用户越感知创新能够获取利益,创新行为越强烈,成立;假设H2b:领先用户越感知创新能够获取利益,创新行为越强烈,成立;假设H2c:普通用户越感知创新能够获取利益,创新行为越强烈,没有通过检验;假设H3:创新用户感受到的创新成就感越强烈,越容易进行创新行为,成立;假设H4a:信息粘性越大,用户的创新行为越强烈,成立;假设H4b:领先用户的信息粘性越大,用户的创新行为越强烈,成立;假设H4c:普通用户的信息粘性越大,用户的创新行为越强烈,没有通过检验;假设H5a:领先用户对创新动机与创新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成立;H5b:普通用户对创新动机与创新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成立;H5c:领先用户比普通用户的对模型的调节作用更显著,成立。结果表明:用户创新需求与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领先用户的创新获益与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在领先用户变量的调节作用下,信息、粘性与创新行为显著相关;创新成就感与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领先用户在创新动机感知要比普通用户更强烈,也更愿意进行创新行为。用户创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显示出现象背后必然存在相当值得探讨的研究内容,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力量推动着用户创新的产生?用户创新的动机又是什么?用户创新真的能使企业节约研发成本、带来利润吗?用户创新采用独自创新还是与企业共同开发的方式参与到创新中?企业激励用户创新的方式是否有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制造商虽然是产品的生产者,但消费者才是产品的真正使用者,一旦激发出用户的创新潜能,用户就能成为新产品或技术的创新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用户创新在很多领域都广泛地存在着,并且越来越普及,企业进行创新性升级离不开来自用户的发明创造,让用户成为创新技术的重要力量,加强企业内部创新环境的建设,做好技术创新的物资财力保障,调动用户投身于技术创新的热情,搭建起用户创新技术的平台,打破“成本高企、利润下滑”的困境,使企业的创新技术真正发挥出创造利润的直接功效,培育企业综合竞争力,就是培育企业科学发展的路径。因此对用户创新行为产生动机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解答部分用户创新的疑惑,弥补了在消费领域内对用户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这一理论区块的空白,希望对以后学者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引导用户参与创新的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在理论意义方面,本文对用户创新产生的原因即用户创新的动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不仅解释了用户创新的产生机理,提炼出影响用户采取创新行为的不同动机,而且从需求层次理论切入,将用户感知的创新成就感纳入研究中,探讨用户感知的成就感是否会激励用户的创新行为,对现有的创新理论对创新动机的研究进行有益的扩展,另外,基于国内学者对用户创新研究停留在文献综述阶段,本文以我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实证的角度对用户创新在消费者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索,本文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理论研究上的空缺。在实践意义方面,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消费者的需求状况也不一样,可能消费者的收入不同(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地区不同(西部与沿海地区)等都会导致需求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性,使得我国消费者用户的创新行为,也许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也许会跟发达国家一致,也许会不一致,不管结论如何,我们都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另外,本文对用户创新动机的研究,用户感知创新可获取利益、对现有产品不能满足自己需求的意识,与制造商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以及用户可以感受到自我创新的产品能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这几个方面会激发用户的创新意愿,进而产生创新行为,对企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企业可以从创新动机的一方面或者几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如提供创新技术支持,创新工具箱,产品开发的试错平台等,激励和开发用户的创新,希望本文能够为企业挖掘和利用用户创新提供一个参考,同时也为政府扶持用户创新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策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企业创新的困境
  • 1.1.2 用户转变为创新的主体之一
  • 1.1.3 用户创新的发展趋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结构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阅读
  • 1.5.2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1.5.3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已有文献综述
  • 2.1 用户创新的概念
  • 2.1.1 用户创新的定义
  • 2.1.2 用户创新类型
  • 2.2 用户创新源理论
  • 2.3 粘着信息理论
  • 2.4 领先用户理论
  • 2.5 用户创新的产生机理
  • 2.6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7 消费领域内用户创新的现状
  • 3 模型构建和理论假设
  • 3.1 概念界定
  • 3.2 假设概念的提出
  • 3.2.1 创新需求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 3.2.2 创新获益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 3.2.3 创新成就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 3.2.4 信息粘性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 3.2.5 用户类型的调节作用
  • 4 研究设计
  • 4.1 量表开发与设计
  • 4.2 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 5 实证分析
  • 5.1 实验设计
  • 5.2 样本描述性分析
  • 5.2.1 独立T检验
  • 5.3 模型拟合度检验
  • 5.4 假设检验
  • 5.4.1 模型路径分析
  • 5.4.2 用户类型的调节作用检验
  • 6 研究结论
  • 6.1 创新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检验
  • 6.2 用户类型调节作用检验
  • 6.3 假设没通过的原因分析
  • 7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 7.1 研究的局限性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领导语言风格对下属创新动机和绩效的影响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05)
    • [2].领导-成员创新动机感染模型构建[J]. 管理科学 2018(03)
    • [3].创新动机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09)
    • [4].浅谈在化学实验中如何激发护生的创新动机[J]. 职业技术 2008(02)
    • [5].市场结构与厂商产品创新动机研究[J]. 产业经济评论 2009(03)
    • [6].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几种策略[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4(05)
    • [7].分析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动机及影响因素[J]. 中国投资 2013(S2)
    • [8].虚拟社区价值共创中的顾客创新动机及行为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8(02)
    • [9].图书馆员服务创新动机实证研究——以四川大学图书馆员为例[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8(04)
    • [10].物理竞赛教学中创新动机的培养[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15(10)
    • [11].浅论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3(94)
    • [12].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动机及影响因素[J]. 南方金融 2010(11)
    • [13].优化物理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J]. 现代农村科技 2009(08)
    • [14].国有产权性质下高管权力配置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异质性创新动机视角[J]. 华东经济管理 2019(10)
    • [15].新时期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J]. 成功(教育) 2010(10)
    • [16].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创新人才[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3(10)
    • [17].如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现代教育 2012(Z2)
    • [18].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三个维度:动机、品质、思维[J]. 中国成人教育 2019(19)
    • [19].大学生创新动机、情绪智能对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7所高校为例[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5(05)
    • [20].如何在优化情境中培养创新能力[J]. 考试周刊 2015(68)
    • [21].高校学生创新动机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以J大学为例[J]. 学理论 2016(11)
    • [22].培养学生化学创新精神的几种途径[J]. 黑河教育 2013(05)
    • [23].试论产学研合作实施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J].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0(01)
    • [24].基于串联中介模型的上级无礼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3)
    • [25].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 考试(教研) 2010(08)
    • [26].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08(07)
    • [27].教师教学创新动机与创新表现的关系研究——自我决定理论与期望价值理论的比较与融合[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S2)
    • [28].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刍议[J]. 课外语文 2018(07)
    • [29].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J]. 纺织教育 2009(05)
    • [30].经济性需求在中部地区科技人员创新动机激发中的作用分析[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4)

    标签:;  ;  ;  ;  

    消费领域影响用户创新行为因素的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