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 ——以诉审平衡为视角

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 ——以诉审平衡为视角

论文摘要

本文从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历史渊源入手,从宏观和微观二个角度,详细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在上述立法变化的背景下,分析了当前我国民事诉讼审判流程的各个环节运行的主要特点,并从从审判环节、制度设计二个方面对我国民事审判制度运行中具体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对现行民事诉讼制度运行现状的反思,从理论上分析了当前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存在的缺陷,同时,从实践调查的角度,对2001年以来审判权和诉权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不足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民事诉讼模式运行的主要环节入手,以诉审平衡为视角,建立了一个新的观察坐标系,并以此构建了一个新的评价标准。仅仅从内部分析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毕竟有局限性。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外民事诉讼制度设计目的综合比较、分析,阐述了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运行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重新构建诉权与审判权相互关系的新的指导思想。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新的民事诉讼体系的具体方案。并立足改革的实际效果这一更高的角度,从民事审判制度改革、审判管理方式改革、法官管理制度改革三者的相互关系出发,从制度层面上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审判独立、三位一体、同步进行的改革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之历史回顾
  • 1.1 2001年以前我国的民事诉讼立法
  • 1.2 2001年以来民事诉讼立法之变化
  • 第二章 我国当前民事审判方式运行之现状
  • 2.1 从审判环节的角度
  • 2.2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
  • 第三章 现行民事诉讼制度的反思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 3.1 从规范审判权的角度看民事诉讼改革的得失
  • 3.2 从实践调查的角度看民事诉讼改革的得失
  • 3.3 从过程分析到对诉权分配评价体系之重构
  • 第四章 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理论基础
  • 4.1 中外民事诉讼制度设计目的比较分析
  • 4.2 对我国民事诉讼的诉权与审判权相互关系之重构
  • 第五章 以诉审平衡为视角——民事诉讼体系的重构
  • 5.1 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确立"诉主审辅"的观念
  • 5.2 建立以辩论主义为核心、和谐运行的诉审权力分配模式
  • 5.3 合理制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科学规范引导权
  • 第六章 重建配置合理、以审为主的审判独立机制
  • 6.1 建立"审主管辅、制约科学"的审判管理模式
  • 6.2 建立"独立选拔、公正合理"的法官晋升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诉讼体制或模式转型的现实与前景分析[J]. 当代法学 2016(03)
    • [2].诉讼体制或模式转型的现实与前景分析[J]. 社会科学文摘 2016(06)
    • [3].浅析我国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及存在的问题[J]. 法制与社会 2008(29)
    • [4].论法官的角色扮演与功能担当——关于司法如何回应当下的两种叙事策略[J]. 司法改革论评 2008(01)
    • [5].我国诉讼体制下调解制度的利弊[J]. 法制与社会 2019(13)
    • [6].以诉讼体制转型为视角的民事诉讼当事人调查取证权保障探究[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7].比较:保释制度的基础[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8].比较:保释制度的基础[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7)
    • [9].当事人主义诉讼体制下法官审判方法的基础——要件事实概说[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8(01)
    • [10].洗去浮华,我眼里的“以审判为中心”[J]. 检察风云 2016(16)
    • [11].人权保障在刑事诉讼领域的研究[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2(01)
    • [12].比较法视野中的保释制度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10(03)
    • [13].司法调解现状分析与出路探微[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5)
    • [14].深化刑事案件诉讼体制改革 减少刑事案件错判误判[J]. 法制与社会 2020(11)
    • [15].“庭审中心主义”下的侦诉审分工负责关系研究[J]. 嘉兴学院学报 2016(04)
    • [16].证据视角下的刑事错案问题研究[J]. 赤子(上中旬) 2016(18)
    • [17].简析起诉状一本主义对我国审判方式的启示[J]. 品牌 2014(10)
    • [18].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当事人问题研究[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1(01)
    • [19].刍议物权法实施对房地产业的影响[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0].诉讼体制改革背景下检警关系的认知误区与方法[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6(05)
    • [21].刑事立案前的言词证据初探[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6)
    • [22].公益诉讼的法律障碍与对策思考[J]. 司法改革论评 2010(00)
    • [23].为法律专家意见书“把脉”[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4].浅谈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 企业导报 2012(22)
    • [25].浅谈提起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J]. 法制与社会 2010(05)
    • [26].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公安类专业《刑事证据学》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 高教学刊 2020(09)
    • [27].新媒体时代刑事诉讼法学发展之研究[J]. 法制博览 2016(31)
    • [28].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2)
    • [29].鉴定意见概念之比较与界定[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 [30].试论释明权的理论基础[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08)

    标签:;  ;  ;  

    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 ——以诉审平衡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