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轧辊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钢铁市场需求下降,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钢铁企业的盈利难度越来越大。作为国内领先的钢铁企业,必须抓住这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提升管理水平。研发轧辊管理系统可以形成统一的轧辊管理模式,使生产单元更加合理、经济地使用轧辊,发挥轧辊的最大使用效益,降低吨钢消耗轧辊毫米数,提升轧钢生产质量。论文研究了现有轧辊管理系统关键技术,改进了轧辊自动配辊功能,指导磨辊间和轧线合理经济的使用轧辊,操作人员可通过调整参数,修改自动配辊的模型,优化选辊方案,使轧辊的使用效益最大化。在分析了轧辊磨损模型基础上,得出轧辊磨损曲线,对轧辊磨损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为自动配辊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数。研究了各机架轧辊的磨损规律,提出模拟计算轧辊磨损量的修正系数,修正轧辊磨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建立了轧辊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全过程动态跟踪轧辊状态、实施合理的轧辊检测和修复、实现高效的精准的轧辊成本管理等功能。通过系统间的数据接口的实现,使原本隔离的数据孤岛连通了。轧辊的信息在各部门各业务系统中实现了共享。系统的平台也支持较为便捷的发布和更新,开发人员在新功能的开发后,各个操作台终端都可以在每次启动程序时,自动更新程序,改变了以往C/S程序更新困难的情况。设计了辊缝校零计算模型,根据L1校正后所得到轧机实际压下位置等数据,结合轧辊的数据、轧机的模量数据、轧辊轴承的种类和带钢的厚度计算所需要的辊缝。所建立的轧辊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了轧辊管理专业水平。使连续上机轧制的轧辊比例上升,减少轧辊磨削消耗。降低了轧辊事故发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钢铁行业轧辊管理的现状
  • 1.2 目前轧辊管理存在的问题
  • 1.3 国内外轧辊配辊系统管理技术发展
  • 1.4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1 课题设计和研究背景
  • 1.4.2 课题研究目标和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自动配辊功能设计
  • 2.1 自动配辊的基本概念及功能
  • 2.2 自动配辊功能关键参数
  • 2.3 自动配辊功能系统框架
  • 2.3.1. 主体材表面等级确定
  • 2.3.2 主体材宽度层别确定
  • 2.3.3 轧辊表面等级确定
  • 2.3.4 轧辊最大可轧制宽度确定
  • 2.3.5 轧制计划类型及限定上机次数确定
  • 2.3.6 根据轧辊尺寸限制筛选轧辊
  • 2.3.7 选择轧辊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轧辊磨损模型曲线的修正
  • 3.1 轧辊磨损模型
  • 3.2 轧辊磨损模型的改进
  • 3.2.1 实际数据测量
  • 3.2.2 改进的轧辊磨损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轧辊管理信息系统
  • 4.1 轧辊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 4.1.1 自动配辊功能
  • 4.1.2 配辊发送功能流程优化
  • 4.1.3 磨损曲线和轧辊使用履历查询
  • 4.1.4 自动配辊参数设定
  • 4.2 轧辊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 4.2.1 计算CalculateService类的设计和实现
  • 4.2.2 选辊Chooseroll类的设计和实现
  • 4.2.3 自动配辊功能设计ER图
  • 4.2.4 与财务系统接口
  • 4.2.5 与制造执行系统接口
  • 4.2.6 与磨床控制系统接口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辊缝校零计算模型在系统中的应用
  • 5.1 辊缝校零计算模型控制的流程
  • 5.2 辊缝校零计算模型的设计思想
  • 5.3 校零计算模型的功能设计
  • 5.3.1 模型的启动条件和输入数据
  • 5.3.2 校零计算流程
  • 5.3.3 轧机模量的计算
  • 5.3.4 轧制力的计算
  • 5.3.5 油膜厚度的计算
  • 5.3.6 辊缝校正系数的计算
  • 5.3.7 压下位置的计算
  • 5.3.8 辊缝的计算
  • 5.4 模型的输出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轧辊管理系统应用后的横向对比
  • 6.1.2 轧辊管理系统应用后的纵向对比
  • 6.2 展望
  • 6.2.1 模型选辊的局限性
  • 6.2.2 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轧辊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