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北部山地丘陵及毗邻沙地苔藓植物区系与生态学研究

燕山北部山地丘陵及毗邻沙地苔藓植物区系与生态学研究

论文题目: 燕山北部山地丘陵及毗邻沙地苔藓植物区系与生态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态学

作者: 田桂泉

导师: 白学良

关键词: 苔藓植物区系,地理分布,群落,物种多样性,苔藓植物结皮层

文献来源: 内蒙古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燕山北部山地是东北阔叶林区与华北阔叶林区的过渡地带,北部又与草原区为邻,是华北省最北部边缘地带的一个地理区域。赤峰黄土丘陵区位于黄土带延伸的北部边缘,该地区与科尔沁沙地也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开展3个相邻地貌类型苔藓植物区系及生态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10个地区2140号标本的系统研究,探明本地区共有苔藓植物48科、121属、279种(包括变种和亚种),其中苔类18科、22属、44种,角苔类1科、1属、1种,藓类29科、98属、234种。苔藓植物总的科、属、种数量分别占内蒙古全区苔藓植物的76.19%、65.76%和54.60%。在研究中共发现中国新记录属1个,记录种7个;内蒙古新记录纲1个,新记录科3个,新记录属11个,新记录种36个;丰富了中国和内蒙古苔藓植物区系组成。 3个地貌类型中,燕山北部山地共有苔藓植物47科、119属、273种(包括变种和亚种),与整个研究区相近,是内蒙古境内仅次大兴安岭北部山地的一个苔藓植物物种丰富的地区。赤峰黄土丘陵区初步研究有9科、20属、27种;科尔沁沙地有17科、38属、69种。燕山北部山地包含了赤峰黄土丘陵区和科尔沁沙地苔藓植物科的100%和94.12%,属的100%和94.74%,物种总数的96.30%和92.65%,有着很高包容性。随着研究区标本采集点由森林区→森林草原区→草原区,苔藓植物科、属、种数量显著下降,苔类、侧蒴藓类所占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而顶蒴藓类所占比例逐步上升。 整个研究区共有10种区系地理成分:分别为世界广布成分35种;泛热带成分3种,占1.23%;热带亚洲成分3种,占1.23%;热带亚洲和非洲成分2种,占0.82%,北温带成分148种,占60.66%;东亚-北美成分7种,占2.87%;旧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 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1.1 世界苔藓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1.2 我国苔藓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2. 苔藓植物生态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3. 综述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4.1 研究方法

4.2 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生态地理环境

一、地貌

二、土壤

三、气候

四、地质历史与气候环境演变

五、现代植被类型

1. 山地主要植被

2. 黄土丘陵区主要植被

3. 沙地植被类型

第三章 区系多样性研究

一、研究区大分类群统计分析

二、山地、黄土丘陵、沙地各论

1. 燕山北部山地苔藓植物区系多样性分析

2. 赤峰黄土丘陵区苔藓植物区系多样性统计分析

3. 科尔沁沙地苔藓植物区系多样性统计分析

三、苔藓植物新记录

1. 中国新记录属、种

2. 内蒙古新记录纲、科、属、种

四、3个不同地貌类型、10个标本采集地苔藓植物区系组成的比较分析

1.3 个地貌类型比较分析

2.10 个标本采集地比较分析

五、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地理成分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各地貌类型苔藓植物物种地理成分分析

1. 山地地理成分分析

2. 黄土丘陵区地理成分分析

3. 沙地地理成分分析

三、3个地貌类型,10个标本采集地地理成分比较分析

1. 3个地貌类型地理成分比较分析

2. 标本采集地苔藓植物主要分布型比较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相同地貌类型比较分析

一、燕山北部山地与其他7个山地的比较分析

1. 8个山地科、属、种数量比较

2. 8个山地科水平排序及比较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排序结果分析

2.3 燕山北部山地与各山地科水平的比较分析

3. 属、种相似性及地理成分比较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总体分析

3.3 燕山北部山地与各山地比较剖析

二、赤峰黄土丘陵与鄂尔多斯阿贵庙比较分析

三、4个沙地(沙漠)的比较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1. 燕山北部山地苔藓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

2. 赤峰黄土丘陵区苔藓植物区系基本特点

3. 科尔沁沙地苔藓植物区系基本特点

第六章 生态群落

一、研究方法

二、各类生境苔藓植物物种组成、群落优势种及常见伴生种统计

1. 森林植被中的苔藓植物组成及主要群落类型

1.1 油松林

1.2 杨、桦林带

1.3 蒙古栋林

1.4 大青沟沟底水曲柳等夏绿阔叶林

1.5 疏林

2. 灌丛植被

3. 草原植被

4. 草甸植被

5. 人工植被

6. 林缘湿土、湿岩面、峭壁石缝、沟谷路边湿土、黄土峭壁等

三、结论与讨论

1. 物种组成总体比较分析

2. 群落优势种比较分析

3. 地面生、树生、岩面生、腐木生群落优势种统计分析

4. 维管植物对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类型的指示作用探讨

第七章 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盖度比较分析

一、生境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1. 生境类型

2. 调查方法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分析

1. 10 种生境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和重要值比较分析

2. 不同生境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差异

2.1 Alpha多样性及其差异

2.2 Beta多样性及其差异

3. 苔藓植物盖度及均数差异比较分析

4. 苔藓植物盖度、物种数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多元回归分析

三、结论与讨论

1. 10种生境苔藓植物物种组成与群落盖度差异性分析

2. 影响物种多样性和盖度的环境因子探讨

第八章 生物结皮层苔藓植物物种组成、盖度及其适应性研究

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结皮层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及其水分生态适应性特点

2. 不同生境结皮层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和盖度比较分析

3. 代表性苔类、藓类植物形态结构比较分析

3.1 苔类形态结构比较分析

3.2 藓类形态结构比较分析

4. 优势种真藓、土生对齿藓的无性繁殖特性

三、结论与讨论

1. 干早、半干早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层苔藓植物区系特征

2. 物种适应性、繁殖生长特性与苔藓植物结皮层形成和维持机理探讨

3. 人工促进藓类结皮层形成的前景展望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燕山北部山地丘陵及毗邻沙地苔藓植物名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图

发布时间: 2005-12-05

相关论文

  • [1].大兴安岭南部山地苔藓植物区系及多样性研究[D]. 萨如拉.内蒙古大学2014
  • [2].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分类学研究[D]. 冯超.内蒙古大学2013
  • [3].内蒙古丛藓科植物系统分类及区系研究[D]. 赵东平.内蒙古大学2008
  • [4].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D]. 田晔林.北京林业大学2011
  • [5].中国羽藓科(Thuidiaceae)系统发育研究[D]. 魏海英.南京林业大学2005
  • [6].河北山地高等植物区系研究[D]. 王振杰.河北师范大学2006
  • [7].新疆三工河流域苔藓植物区系及生态学研究[D]. 张元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2
  • [8].中国西南喀斯特瀑布苔藓植物的生态学研究[D]. 张朝辉.复旦大学2007

标签:;  ;  ;  ;  ;  

燕山北部山地丘陵及毗邻沙地苔藓植物区系与生态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