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金属含硫族元素碳硼烷化学的研究

有机金属含硫族元素碳硼烷化学的研究

论文题目: 有机金属含硫族元素碳硼烷化学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无机化学

作者: 李玮

导师: 金国新

关键词: 硫族元素,半夹心结构配合物,碳硼烷,单晶结构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研究了含硫族元素碳硼烷[(THF)3LiE2C2B10H10Li(THF)]2(E=S,Se,Te)作为四电子的双齿配体的化合物与半夹心结构过渡金属(Mo,Co,V)的Tp*,Cptt的配合物的反应。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结果。1.半夹心结构钼(V)的二氯化物{HB(Me2Pz)3}Mo(O)Cl2(1)与1/2摩尔量的[(THF)3LiE2C2B10H10(THF)]2[E=S(2a),Se(2b),Te(2c)]在THF/Et2溶液中反应,生成新型的1,2-二硫(硒,碲)碳硼烷取代的化合物{HB(Me2Pz)(Me2Pz)2)Mo(O)E2[C2(B10H10)][E=S(3a),Se(3b),Te(3c)]。解析了配合物3b,3c的单晶结构。化合物{HB(Me2Pz)(Me2Pz)2)Mo(O)S2[C2(B10H10)](3a)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形成双核不对称结构的化合物{HB(Me2Pz)3Mo(O)(μ2-O)2Mo(O)S2C2B10H(10)}(Me2PzH)(4),解析了该化合物单晶结构。结构分析表明Mo-Mo的键长为2.5483(12)A,说明化合物含有金属-金属单键。2.半夹心结构钴的配合物CpttCo(CO)I2与1/2摩尔量的[(THF)3LiE2C2B10H10Li(THF)]2[E=S,Se]在THF/Et2O溶液中反应,生成16电子的半夹心结构钴的配合物CpttCo[E2(C2B10H10)][E=S,Se]。解析了其化合物的单晶结构。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明CoE2C2五元环为同一平面,同时与环戊二烯基Cptt的平面垂直,结构数据表明CoE2C2环具有“类芳香性”,具有一定的反应性能。3.“类芳香性”的16电子的半夹心结构钴的配合物CpttCo[E2C2(B10H10)][E=S,Se]在三倍量的BF3·Et2O的存在下与低价金属化合物M(CO)3(py)3(M=Mo,W)反应,形成Co-M双杂核化合物CpttCoM(CO)2[E2C2(B10H10)]。解析了CpttCoW(CO)2[Se2C2(B10H10)]的单晶结构。结构分析表明Co-W的键长为2.705(2)A,说明化合物含有金属-金属单键,这是一类新型含有Co-W金属键的化合物。4.研究了VCl3(1)与Li2E2C2B10H10(E=S(2a),Se(2b))在THF/Et2O溶液中的反应,生成了双核钒的化合物{(THF)3LiOV[E2C2(B10H10)]}2(E=S(3a),Se(3b))。解析了3a的单晶结构。结构分析表明V-V之间的键长为1.641(3)A,说明两个金属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含硫族元素—1,2—二碳代—闭式—十二碳硼烷(12)配体有机金属化学

2.1 钛族(Ⅳ)元素化合物

2.2 铬族(Ⅵ)元素化合物

2.3 锰族(Ⅶ)元素化合物

2.4 铁族元素的化合物

2.5 钴族元素的化合物

2.6 镍族元素的化合物

2.7 铜族元素化合物

2.8 稀土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原料制备

第一节 试剂纯化及原料制备

第二节 配合物的制备

第三节 表征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含硫族元素碳硼烷配体和三吡唑硼配体的单核和双核钼化合物的合成及单晶结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合成

2.1 {HB(Me_2Pz)(Me_2Pz)_2}Mo(O)S_2C_2B_(10)H_(10)(3a)的制备

2.2 {HB(Me_2Pz)(Me_2Pz)_2}Mo(O)Se_2C_2B_(10)H_(10)(3b)的制备

2.3 {HB(Me_2Pz)(Me_2Pz)_2}Mo(O)Te_2C_2B_(10)H_(10)(3c)的制备

2.4 {HB(Me_2Pz)_3Mo(O)(μ_2-O)_2Mo(O)S_2C_2B_(10)H_(10)}(Me_2PzH)(4a)的合成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3.1 合成

3.2 配合物3b,3c和4a的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

第四节 双核化合物[Tp~*Mo(O)_2]O(5)的制备

4.1 合成

4.2 化合物5的单晶结构

参考文献

第四章 16电子含硫族元素碳硼烷配体稳定的半夹心结构钴的化合物的合成及单晶结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合成

2.1 16电子含硫族元素碳硼烷配体稳定的半夹心结构的钴的化合物的合成

2.1.1 Cp~tCoS_2C_2B_(10)H_(10)(4a)的合成

2.1.2 Cp~tCoSe_2C_2B_(10)H_(10)(4b)的合成

2.1.3 Cp~(tt)Cos_2C_2B_(10)H_(10)(5a)的合成

2.1.4 Cp_(tt)CoSe_2C_2B_(10)H_(10)(5b)的合成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3.1 单或双叔丁基取代单茂羰基钴的化合物Cp~tCo(CO)_2(2),Cp~(tt)Co(CO)_2(2a)和Cp~tCo(CO)I_2(3),Cp~(tt)Co(CO)I_2(3a)的合成

3.2 化合物4a,4b,5a,5b的合成

3.3 谱学表征

3.4 化合物4a,5b的晶体结构

第四节 以16电子含硫族元素碳硼烷配体稳定的半夹心结构的钴的化合物5a,5b为原料合成杂核Co-M(M=Mo,W)配合物Cp~(tt)CoM(CO)_2[E_2C_2(B_(10)H_(10)]2

4.1 Cp~(tt)CoMo(CO)_2[S_2C_2(B_(10)H_(10))]_2(6a)的合成

4.2 Cp~(tt)CoMo(CO)_2[Se_2C_2(B_(10)H_(10))]_2(6b)的合成

4.3 Cp~(tt)CoW(CO)_2[S_2C_2(B_(10)H_(10))]_2(7a)的合成

4.4 Cp~(tt)CoW(CO)_2[Se_2C_2(B_(10)H_(10))]_2(7b)的合成

第五节 结果与讨论

5.1 化合物6a,6b,7a,7b的合成

5.2 化合物7b的晶体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含硫族元素碳硼烷配体的钒的化合物的合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合成

2.1 [(THF)_3LiOVS_2C_2B_(10)H_(10)]_2(3a)的合成

2.2 [(THF)_3LiOVSe_2C_2B_(10)H_(10)]_2(3b)的合成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3.1 合成

3.2 配合物3a的晶体结构

第六章 总结

附录

功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6-28

参考文献

  • [1].耐高温含碳硼烷结构聚合物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D]. 程圣利.大连理工大学2018
  • [2].碳硼烷对三苯胺、金属有机铱发光体系的调控[D]. 朱琳.南京大学2014
  • [3].一些硼烷离子及其衍生物的理论研究[D]. 张坚.吉林大学2006
  • [4].含硫族碳硼烷配体有机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D]. 蔡淑怡.复旦大学2007
  • [5].碳硼烷功能化的新型磷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细胞成像应用研究[D]. 李翔.南京大学2017
  • [6].含碳硼烷光功能磷光铱配合物分子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 施超.南京大学2014
  • [7].高压下硫化氢和氨硼烷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D]. 汪连城.吉林大学2010
  • [8].基于有机金属钴、铑、铱的十六电子碳硼烷化合物的组装及金属成键的反应研究[D]. 张加生.复旦大学2008
  • [9].含碳硼烷酰亚胺低聚物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D]. 岳杰.西南石油大学2017
  • [10].基于功能化碳硼烷配体的后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和催化性能研究[D]. 姚子健.复旦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基于有机金属钴、铑、铱的十六电子碳硼烷化合物的组装及金属成键的反应研究[D]. 张加生.复旦大学2008
  • [2].含硫族元素有机多核后过渡金属碳硼烷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D]. 陈银强.复旦大学2008
  • [3].半夹心结构有机金属框架化合物的设计、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D]. 韩英锋.复旦大学2009
  • [4].具有半夹心结构铱、铑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 贾卫国.复旦大学2009
  • [5].新型后过渡金属卡宾化合物的合成、应用及结构研究[D]. 效旭琼.复旦大学2010
  • [6].新型镍系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王海玉.复旦大学2006
  • [7].新型钛族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张军.复旦大学2006
  • [8].含苯氧基/氮杂环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烯烃聚合反应的研究[D]. 陈凤太.复旦大学2007
  • [9].含硫族碳硼烷配体有机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D]. 蔡淑怡.复旦大学2007
  • [10].含硫族元素有机金属碳硼烷多核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D]. 王建强.复旦大学2006

标签:;  ;  ;  ;  

有机金属含硫族元素碳硼烷化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