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台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景观规划设计

楼观台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景观规划设计

论文摘要

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的冲击下,旅游业以蓬勃的发展态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和建设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空间场所,满足了人类返璞归真的本性需求。但与此同时许多问题接踵而来。例如单纯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缺乏短、中、长期利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重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景区资源的整体性和长远性。如何合理化、科学化地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应当着重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旅游风景区的发展概况以及剖析楼观台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楼观台旅游风景区资源开发利用与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与介绍。楼观台风景名胜区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美誉,文化内涵十分深刻;同时地处秦岭北麓,自然景观资源得天独厚。通过对陕西楼观台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和景观资源评价,充分利用资源整合的理念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有力的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统一性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有序有度地开发。楼观台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以景观生态学、哲学、美学、环境伦理学为理论基础,在生态、文化、市场、品牌原则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功能分区,形成“一心、两带、三轴、四组团、若干节点”的结构;在资源保护规划、植被绿化规划上,力求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景观生态的安全格局;在道路交通规划上以方便快捷、经济节约为原则。楼观台风景名胜区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切入点,以“生态文明、和谐共处”为原则,以“资源挖掘与整合”为手段,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突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品牌,把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从而实现风景名胜区总体上可持续的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旅游风景区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 1.2.1 国内旅游业及旅游风景区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外旅游业及公园研究发展概况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风景名胜区概述和基本概念
  • 2.1 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及分类
  • 2.1.1 相关概念
  • 2.1.2 风景名胜区的分类
  • 2.1.3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发展历程
  • 2.2 文化旅游
  • 2.3 生态旅游
  • 第三章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理论
  • 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2 哲学和美学理论
  • 3.2.1 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 3.2.2 美学理念
  • 3.3 环境伦理学理论
  • 第四章 楼观台风景名胜区开发概况
  • 4.1 楼观台风景名胜区概况
  • 4.1.1 地理位置及规划范围
  • 4.1.2 自然气候条件
  • 4.1.3 历史沿革
  • 4.2 周边地区的旅游开发现状
  • 4.3 楼观台风景区旅游资源SWOT 分析
  • 4.3.1 优势
  • 4.3.2 弱势
  • 4.3.3 机会
  • 4.3.4 威胁
  • 4.4 建议与对策
  • 4.4.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维持动植物多样性
  • 4.4.2 保护道教文化遗址,传承道家思想宝藏
  • 4.4.3 统一建筑色彩风格,增强协调性整体性
  • 4.4.4 着力完善服务设施,提供便捷人性化服务
  • 4.4.5 开发森林旅游产品,扩大经济支柱来源
  • 4.4.6 加强区域联盟合作,共同打造旅游胜地
  • 第五章 楼观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目标定位、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 5.1 目标定位
  • 5.2 指导思想
  • 5.2.1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 5.2.2 传统与现代结合
  • 5.2.3 动态与静态结合
  • 5.2.4 建筑与环境结合
  • 5.2.5 产品与市场结合
  • 5.3 规划原则
  • 5.3.1 生态原则
  • 5.3.2 文化原则
  • 5.3.3 市场原则
  • 5.3.4 品牌原则
  • 第六章 楼观台风景名胜区规划总体布局
  • 6.1 空间规划总体布局
  • 6.2 道教文化展示区景观设计
  • 6.2.1 设计范围
  • 6.2.2 设计理念
  • 6.2.3 景观序列和分区
  • 6.2.4 植物配植设计
  • 6.2.5 道路设计
  • 6.3 西楼观道家文化展示区景观设计
  • 6.3.1 设计范围
  • 6.3.2 设计理念
  • 6.3.3 设计内容
  • 6.3.4 植物设计
  • 6.4 田峪河滨水景观带设计
  • 6.4.1 设计范围
  • 6.4.2 设计理念
  • 6.4.3 规划布局
  • 6.5 财神故里文化区
  • 6.5.1 设计理念
  • 6.5.2 设计内容
  • 6.6 植被保育与绿化规划
  • 6.6.1 生态环境存在的现实问题
  • 6.6.2 植被绿化规划的指导思想
  • 6.6.3 植被绿化规划的原则
  • 6.6.4 植被绿化规划的内容
  • 6.7 道路交通规划
  • 6.7.1 规划原则
  • 6.7.2 外部交通现状
  • 6.7.3 内部交通规划
  • 6.7.4 交通配套设施
  • 6.8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
  • 第七章 楼观台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评价与保护
  • 7.1 旅游资源评价
  • 7.1.1 我国旅游资源评价的发展概况
  • 7.1.2 人文景观资源评价
  • 7.1.3 自然景观资源评价
  • 7.2 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7.2.1 指导思想
  • 7.2.2 景观资源保护规划原则
  • 7.2.3 景观资源的分级保护
  • 7.2.4 风景区景观资源保护规划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陕西楼观台圈养朱鹮繁殖状况调查研究[J]. 动物医学进展 2020(08)
    • [2].西安楼观台[J]. 广东园林 2019(04)
    • [3].哪里都是杏坛——学生说樊阳[J]. 当代教育家 2016(11)
    • [4].刍议古典园林中的生态设计——以陕西西安楼观台为例[J]. 明日风尚 2017(10)
    • [5].我的秦腔,我的半生缘[J]. 金秋 2017(10)
    • [6].灵山秀水楼观台[J]. 视界观 2017(05)
    • [7].老子与楼观台[J]. 雪莲 2014(07)
    • [8].建设楼观台道文化圣地 打造陕西省新旅游亮点[J]. 金秋 2009(04)
    • [9].楼观台的竹[J]. 绿化与生活 2014(02)
    • [10].西安市楼观台旅游吸引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3)
    • [11].楼观台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 陕西林业 2009(04)
    • [12].楼观台后面的周至[J]. 美文(下半月) 2016(03)
    • [13].楼观台植物考察记[J]. 大自然 2010(06)
    • [14].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工程技术研究 2016(07)
    • [15].公共环境导视标识系统设计研究及现状分析——以终南山楼观台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30)
    • [16].陕西楼观台“道温泉”规划设计[J]. 华中建筑 2008(11)
    • [17].陕西西安楼观台道教园林空间设计探析[J]. 设计 2019(09)
    • [18].浅谈楼观台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J]. 艺术品鉴 2015(04)
    • [19].第一次骑马[J].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1(05)
    • [20].陕西省楼观台百竹园散生竹养护管理技术[J]. 北京农业 2015(24)
    • [21].陕西楼观台数十万人朝拜老子[J]. 陕西林业 2008(02)
    • [22].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林区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1)
    • [23].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 2016(04)
    • [24].欲扬先抑文生辉[J].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20(25)
    • [25].心存敬畏就是最好的保护[J]. 音乐天地(生态音乐版) 2014(07)
    • [26].楼观镇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27].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护林员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06)
    • [28].楼观台道教园林景观营造方式研究[J]. 大众文艺 2018(21)
    • [29].道教园林景观空间中的道家美学思想——以楼观台道教园林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 [30].楼观台实验林场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 2015(05)

    标签:;  ;  ;  ;  

    楼观台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景观规划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