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建构在“别共殊”基础上的文化哲学

冯友兰建构在“别共殊”基础上的文化哲学

论文摘要

鸦片战争一百多年来文化问题千头万绪,声音杂杳,然而贯穿其中主线是“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如何现代化”。冯友兰以其独特的理论方式,试图从哲学上解答东西文化问题,其理论结晶就是他的文化哲学。对于冯友兰的文化哲学人们见仁见智,没有形成定论。特别是冯友兰探讨的文化问题至今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人们还必须沿着冯友兰的道路继续探索。正如一些学者所说,文化哲学的研究可以超越冯友兰,但不可以绕过冯友兰。研究冯友兰的文化哲学,对于现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文化转型与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冯友兰文化哲学的特色在于“别共殊”,即分别从“共”和“殊”两种观点考察中西文化及二者的关系。共相分析,旨在找出中国文化现代化之路;殊相分析,则思考中国文化的民族化。冯友兰力图从哲学上对中西文化问题给予圆满解答,其思维的出发点或基石正是在《新理学》中确立的“别共殊”的形上观。“别共殊”既是冯友兰文化哲学的形上学基础,又是其文化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只有深切把握了“别共殊”的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冯友兰的文化哲学。所以,本文以“别共殊”为思想主线,对冯友兰的文化哲学进行些许解说与评判。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冯友兰“别共殊”思想的渊源、主要内容及特点。第二、三部分重点论述了“别共殊”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运用,系统分析、论述了冯友兰如何既从“共相”出发思考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又从殊相出发论证中国文化的民族性。最后,对冯友兰的文化哲学进行总体评价,引出笔者对当前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些思考。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冯友兰“别共殊”的形上观
  • 1.1 冯友兰“别共殊”思想溯源
  • 1.1.1 西方共相理论
  • 1.1.2 中国传统哲学的“共殊”思想
  • 1.2 冯友兰的“别共殊”思想探析
  • 1.2.1 “别共殊”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 1.2.2 “别共殊”思想的反思
  • 第二章 从共相出发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
  • 2.1 从“中西”到“古今”
  • 2.1.1 “文化是一总合体”
  • 2.1.2 “中西之分即古今之异”
  • 2.2 文化类型说
  • 2.2.1 知类
  • 2.2.2 生产家庭化的文化与生产社会化的文化
  • 第三章 从殊相出发思考中国文化的民族化
  • 3.1 “底”与“的”
  • 3.2 “文”与“质”
  • 3.3 “性”与“情”
  • 3.4 可变的道德与不变的道德
  • 第四章 总结、启示与思考
  • 4.1 冯友兰“别共殊”文化哲学总体评析
  • 4.2 以马克思主义的共殊观思考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民族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冯友兰建构在“别共殊”基础上的文化哲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