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介质IL-1β和IL-3调节内皮细胞表达淋巴管表型的作用

炎性介质IL-1β和IL-3调节内皮细胞表达淋巴管表型的作用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淋巴管是心血管循环系统的重要辅助系统,在调节体内渗透压、维持内环境稳定以及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淋巴管新生(lymphangiogenesis)与机体组织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尤其是在炎症反应、创伤修复以及肿瘤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寻淋巴管新生机制对于上述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的研究认为,淋巴管新生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原有的淋巴管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的作用下以出芽方式形成新的淋巴管;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迁移到局部组织,在VEGF-C等的诱导下转分化为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 LECs)。近期的研究发现,许多炎性介质与淋巴管标志物(Prox-1、Podoplanin、VEGFR-3、LYVE-1等)的表达和淋巴管新生有密切联系,例如:LPS、TNF-α、IFN-γ、IL-1、IL-3、IL-6等。然而,炎性介质调节淋巴管内皮表型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文献报道,炎性介质LPS、IL-3等能刺激内皮细胞的NF-κB的P50同源二聚体途径诱导内皮细胞淋巴管标志物的表达;另有文献认为,血管内皮细胞(blood endothelial cells, BECs)在炎性介质IFN-γ、TNF-α的作用下表达IL-3,间接通过IL-3刺激淋巴管标志物的表达。IL-1是许多病理过程中重要的炎性因子,能否通过NF-κB途径诱导内皮细胞表达淋巴管表型即向淋巴管内皮细胞转分化?尚未见报道。本文重点研究了IL-1β、IL-3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转分化为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调节作用。目的:本实验采用炎性介质IL-1β和IL-3分别处理分离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CRL-1730,研究诱导或维持内皮细胞的淋巴管内皮表型特性的关键因素。方法:①取脐带,按常规分离培养原代HUVECs,细胞融合后观察并记录其形态,用vWF相关抗原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验证是否为BECs,传代进行后续实验;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CRL-1730,按同样条件培养。②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UVECs和CRL-1730细胞株对淋巴管标志物Prox-1、VEGFR-3、 Podoplanin、LYVE-1的表达情况。③分别用IL-1p或IL-3刺激CRL-1730细胞株一定时间,观察刺激前后细胞形态的改变;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对淋巴管标志物的表达情况。④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CRL-1730细胞株经IL-1β刺激前、后对淋巴管标志物mRNA表达量的差异。⑤将NF-κB阻断剂PDTC加入到培养的CRL-1730细胞株中,1h后再加入IL-1β刺激一定时间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NF-κB活性改变,并用RT-PCR法检测CRL-1730细胞株对淋巴管内皮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①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发现:分离培养的HUVECs表达淋巴管标志物,而CRL-1730细胞株则不表达淋巴管标志物。②CRL-1730细胞株经IL-1β或IL-3刺激24h后,生长汇合的内皮细胞形态由鹅卵石状变为长梭形;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证实表达淋巴管标志物。③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未经刺激的分离培养的HUVECs相比,未经刺激的内皮细胞株CRL-1730对淋巴管内皮标志物Prox-1、Podoplanin、VEGFR-3、LYVE-1的mRNA表达量极少;经IL-1β刺激1.5h后表达量显著升高(表1,图10),P<0.05。进一步验证了之前刺激实验做出的RT-PCR结果。④CRL-1730细胞株在加入NF-κB阻断剂PDTC之后再用炎性因子IL-1β刺激,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法检测其呈阴性表达。结论:IL-1p和IL-3均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淋巴管内皮表型;IL-1p能通过NF-κB途径诱导BECs表达淋巴管内皮表型。意义:研究炎性介质诱导血管内皮转分化为淋巴管内皮细胞作用,对于解释炎症环境下淋巴管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治疗淋巴管生成或生成障碍相关疾病奠定基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文献综述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五参口服液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 现代养生 2016(22)
    • [2].血小板与内皮细胞屏障功能[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01)
    • [3].VE-statin/Egf17-siRNA抑制恶性胶质瘤诱导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体外研究[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03)
    • [4].内皮细胞微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05)
    • [5].Ang-Ⅱ通过AP-1调控内皮细胞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10)
    • [6].狼疮性肾炎患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8(35)
    • [7].内皮细胞微粒与糖尿病血管病变[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8].脂多糖诱导小鼠内皮损伤早期内皮细胞表型的变化[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34)
    • [9].小凹介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跨内皮细胞转运[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5)
    • [10].基于聚乙二醇和不同多肽构建的生物涂层及其内皮细胞选择性研究[J]. 高分子学报 2016(01)
    • [11].以内皮细胞微粒为靶点治疗内皮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12)
    • [12].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临床医学 2015(05)
    • [13].辛伐他汀减轻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内皮细胞环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01)
    • [14].内皮细胞微粒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广西医学 2013(01)
    • [15].环氧化酶-2与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性的相关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10)
    • [16].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对大肠癌影响的临床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 2011(02)
    • [17].培哚普利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西南国防医药 2009(04)
    • [18].光化学疗法对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及整合素表达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10)
    • [1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6(06)
    • [20].内皮细胞微粒的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04)
    • [21].内皮细胞dNTP合成过程依赖脂肪酸碳源[J]. 生理科学进展 2015(04)
    • [22].辛伐他汀对人肾小管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影响[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1)
    • [23].内皮细胞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预测玄参中的活性成分[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8(03)
    • [24].归龙汤对160例糖尿病性足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外周内皮细胞的影响[J]. 四川中医 2017(07)
    • [25].焦油、尼古丁和瑞舒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的影响[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04)
    • [26].人外周血来源的过度生长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06)
    • [27].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影响的临床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 2013(01)
    • [28].内皮细胞抗体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与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部分研究进展[J]. 中国医疗前沿 2010(10)
    • [29].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9(11)
    • [30].维、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内皮细胞微粒表达与血脂的关系[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05)

    标签:;  ;  ;  ;  

    炎性介质IL-1β和IL-3调节内皮细胞表达淋巴管表型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