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的影响及临床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的影响及临床观察

论文摘要

通过对活化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62P,CD61)水平的测定及临床观察,探讨ACS患者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副作用。选择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单独应用阿斯匹林组(单药治疗组)30例。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2P)、血小板质膜蛋白(CD61)的表达水平;设定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心电图ST-T段变化为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内容,皮肤、粘膜出血、出血性脑卒中、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不适症状的发生为不良反应评价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D62P的表达水平( 62.87±14.44% )低于治疗前的表达水平(72.16±15.8%),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CD61的表达水平(90.08±3.44%)低于治疗前表达水平(90.91±2.58%),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药治疗组治疗后CD62p的表达水平(76.74±9.43%)低于治疗前的表达水平( 81.33±9.51%),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CD61的表达水平(88.49±5.27%)低于治疗前表达水平(88.64±5.88%),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治疗后CD62P下降水平在联合治疗组(9.29±15.39%)较单药治疗组(4.58±6.85%)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临床疗效联合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6.7%;单药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 = 1. 67 ,差异无显著性(P> 0. 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皮肤粘膜出血1例、出血性脑卒中0例、消化道出血1例、上消化道不适症状2例,单药治疗组皮肤粘膜出血0例、出血性脑卒中0例、消化道出血0例、上消化道不适症状2例,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结论:从CD62P检测结果分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ACS病人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组,虽然无显著性差异,但具有此方面趋势;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比较副作用无明显差异。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缩略词索引表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替格瑞洛替换疗法和大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ACS的效果比较[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22)
    • [2].ACS型电子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J]. 装备制造技术 2016(12)
    • [3].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ACS患者血脂水平的短期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29)
    • [4].由ACS体系认证看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 中国总会计师 2016(10)
    • [5].磷酸肌酸对老年AC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04)
    • [6].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ACS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9)
    • [7].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于ACS患者LDL-C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35)
    • [8].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ACS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6(04)
    • [9].横结肠癌术后并发ARDS和ACS患者1例的护理干预[J]. 中国社区医师 2014(31)
    • [10].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J]. 中国农村卫生 2015(08)
    • [11].尼可地尔对ACS患者无复流现象的防治[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9(12)
    • [12].替罗非班辅助治疗ACS的效果分析[J]. 北方药学 2020(07)
    • [13].实施同伴教育对ACS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和预后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 2015(12)
    • [14].苯扎贝特联合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6(02)
    • [15].ACS电子对账结果确认监督方式亟需完善[J]. 金融经济 2013(22)
    • [16].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血脂、hs-CRP的影响[J]. 吉林医学 2013(27)
    • [17].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估ACS患者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疗效[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03)
    • [18].地佐辛对ACS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血浆儿茶酚胺和皮质醇的影响[J]. 新医学 2013(07)
    • [19].心理疏导对ACS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J]. 社区医学杂志 2012(06)
    • [20].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 新医学 2012(03)
    • [2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24h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3)
    • [22].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 中国药房 2011(28)
    • [23].丹红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ACS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15)
    • [24].高原ACS的院前急救和转运[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32)
    • [25].ACS继发心律失常与炎性因子相关性研究[J]. 西南国防医药 2016(11)
    • [26].检测心脏标志物对ACS患者的指导意义[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4(S2)
    • [27].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及CK-MB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ACS中的研究应用[J]. 中外医疗 2015(22)
    • [28].大株红景天对AC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 2014(01)
    • [29].瑞舒伐他汀并依折麦布对ACS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 2014(05)
    • [30].不同维持量氯吡格雷对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的观察[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3(02)

    标签:;  ;  ;  ;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的影响及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