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基于地方官员行为选择的视角

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基于地方官员行为选择的视角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进入工业化中级甚至高级阶段的过渡时期。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极大地改造了农村的面貌,并且农村流动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城乡经济联系和差距呈现波浪型模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差距也十分明显。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先后取消了农业税、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显著提高了农产品补贴和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等。但近年来,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差距整体上仍没有表现出明显缩小的趋势。那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城市偏向呢?在国家发展战略转向城乡统筹发展后,地方政府的偏好会发生什么变化,将如何统筹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呢?这些问题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线。目前,关于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和地方官员行为的研究更多是从地方政府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出发,在财政分权的制度框架下展开研究的。但是,作为政治组织中的代理人,我国地方官员的目标函数不同于经济组织中的代理人,他们追求的是政治地位最大化(包括职务晋升、留任或交流等),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在认真梳理、吸收城乡一体化理论、国外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地方官员激励和行为选择理论研究的有益成果基础上,论文引入地方官员政治支持的概念,从地方官员边际政治支持优先序的角度研究了地方官员的行为偏好,构建起地方官员行为选择的政治经济学模型。接下来,运用该模型解释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官员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偏好和行为选择,即先后分析了二元经济条件下和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地方官员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偏好,重点研究了我国从二元经济向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地方官员的偏好变化和不同主体间的博弈行为。最后,论文从地方官员政治支持的角度,提出了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实施路径,归纳了国内外激励地方官员提高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经验,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一、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地方官员治理结构等原因,上级政府、下级官员、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地方官员的边际政治支持依次递减。在我国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之前,地方官员为获得最大的政治支持,其理性选择便是实施公共产品供给的城市偏向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形成巨大差距。第二,在中央政府的发展偏好转为实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可以使地方官员获得的上级政府政治支持明显上升,地方官员最终将放弃城市偏向的公共产品供给政策,转而实施统筹城乡的公共产品供给政策。不过,随着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化,各个政治主体对地方官员的政治支持将发生变化,地方官员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偏好也可能发生更加复杂的演变。第三、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下,从地方官员政治支持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近期目标应当是激励地方官员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期目标应当是提高地方官员城乡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远期目标应当是激励地方官员加大制度创新,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公共产品
  • 1.3.2 地方公共产品
  • 1.3.3 城乡公共产品
  • 1.3.4 我国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
  • 1.4 研究内容、结构安排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结构安排
  • 1.4.4 创新和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 2.1.1 以城市为主导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2.1.2 城乡一体化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2.1.3 新兴古典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城乡发展理论
  • 2.1.4 都市圈城乡一体化理论
  • 2.1.5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 2.1.6 小结
  • 2.2 国外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 2.2.1 公共产品供给
  • 2.2.2 居民流动、政府间竞争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蒂布特模型
  • 2.2.3 新财政联邦主义视角下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 2.2.4 官员政治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
  • 2.2.5 小结
  • 2.3 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 2.3.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2.3.2 城市公共产品的市场化供给
  • 2.3.3 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
  • 2.3.4 小结
  • 2.4 地方官员行为研究
  • 2.4.1 官僚组织的结构特征和官员行为目标
  • 2.4.2 地方政府治理结构和地方官员激励机制
  • 2.4.3 地方官员行为与城乡公共产品供给
  • 2.4.4 小结
  • 3.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政治支持与官员晋升
  • 3.1 政治支持与地方官员目标
  • 3.1.1 地方官员行为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选择
  • 3.1.2 我国地方官员的目标:政治地位最大化
  • 3.1.3 政治支持与地方官员的目标最大化
  • 3.2 地方官员行为的政治支持模型
  • 3.2.1 基本模型
  • 3.2.2 边际政治支持优先序与地方官员偏好
  • 3.2.3 政治支持与地方官员偏好变化
  • 3.3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政治支持与官员偏好
  • 3.3.1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内容
  • 3.3.2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政治支持与官员资源配置偏好
  • 4.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基于地方官员行为政治支持模型的分析
  • 4.1 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特征事实
  • 4.1.1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总量失衡
  • 4.1.2 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差异
  • 4.1.3 城乡公共产品融资失衡
  • 4.1.4 城乡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发展水平失衡
  • 4.1.5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流动人口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 4.2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地方官员政治支持解释
  • 4.3 从城市偏向到城乡统筹:地方官员公共产品供给偏好和行为变迁
  • 4.3.1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制度变迁与上级政府偏好变化
  • 4.3.2 城乡统筹发展中地方官员公共产品供给偏好变化
  • 4.3.3 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中各主体的博弈分析
  • 5. 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经验和建议
  • 5.1 我国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和实施路径
  • 5.1.1 近期目标:激励地方官员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 5.1.2 中期目标:提高地方官员城乡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 5.1.3 远期目标:激励地方官员加大制度创新,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 5.2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公共产品供给经验
  • 5.2.1 居民政治支持对地方官员公共产品供给行为的影响:以美国基础教育的学区制度为例
  • 5.2.2 城市化人口的政治支持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日本、德国的案例
  • 5.2.3 国外城市化过程中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经验借鉴
  • 5.3 国内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探索
  • 5.3.1 以政府推动为核心、强化中心城市集中供给的成都模式
  • 5.3.2 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供给的山东潍坊模式
  • 5.3.3 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宁波模式”
  • 5.3.4 四川省J 市城区供水工程市场化供给的案例
  • 5.4 我国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 5.4.1 优化地方官员激励机制
  • 5.4.2 提高城乡居民政治支持能力
  • 5.4.3 提升政府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 5.4.4 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提高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 5.4.5 建立城乡公共产品供给良性机制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2.1 关于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地方官员政治支持模型
  • 6.2.2 关于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分产品研究
  • 6.2.3 关于建立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动态机制的政策组合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乡公共产品配置失衡及解决对策[J]. 纳税 2018(29)
    • [2].广西城乡公共产品一体化发展机制研究[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3(02)
    • [3].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失衡:根源及实现途径[J]. 农业经济 2012(12)
    • [4].城乡公共产品断裂的财政统筹发展研究[J]. 人民论坛 2011(24)
    • [5].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公共产品统筹供给[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4)
    • [6].推进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政策建议[J]. 理论研究 2009(03)
    • [7].论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 商场现代化 2008(04)
    • [8].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J]. 甘肃农业 2008(10)
    • [9].论中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优化[J]. 云南社会科学 2019(01)
    • [10].城乡公共产品失衡的财政统筹发展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6(03)
    • [11].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析[J]. 农业经济 2009(10)
    • [12].消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策略——基于政治支持差异假设的探视[J]. 经济学家 2011(01)
    • [13].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政策思考[J]. 理论导刊 2008(11)
    • [14].公共财政: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路径[J]. 商业时代 2010(10)
    • [15].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个案研究[J]. 经济纵横 2009(06)
    • [16].中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制度性因素剖析[J]. 经济管理 2009(09)
    • [17].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制度分析[J]. 天府新论 2008(02)
    • [18].基于城乡公共产品断裂的城市资源下乡初探[J]. 商业时代 2011(04)
    • [19].解析城乡公共产品配置失衡[J]. 中国国情国力 2015(01)
    • [20].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参与[J]. 长白学刊 2014(05)
    • [21].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问题探析[J]. 商业时代 2012(33)
    • [22].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对策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5)
    • [23].经济转型中的南京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探析[J]. 唯实 2009(Z1)
    • [24].“人的城市化”需要城乡公共产品同质化[J]. 辽宁经济 2008(09)
    • [25].解决我国城乡公共产品配置失衡问题的对策[J]. 经济研究参考 2015(24)
    • [26].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根源分析及对策研究[J]. 甘肃高师学报 2016(04)
    • [27].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滞后的表现及原因分析[J]. 中国市场 2009(18)
    • [28].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平取向与顶层设计[J]. 唯实 2012(12)
    • [29].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J].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8(05)
    • [30].论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14)

    标签:;  ;  ;  ;  

    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基于地方官员行为选择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