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分析

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分析

论文题目: 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分析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刑法学

作者: 赖勇龙

导师: 赖修桂

关键词: 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概述,剖析,预防

文献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论文对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部分。前言部分阐述研究的方法与研究目的。指出应将犯罪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实证和逻辑分析,研究目的是为了预防。 第二部分是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的概述部分。概述部分分析了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的概念、特征和地位作用。概念方面,论文提出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是个静态系统又是个动态过程,对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的概念从结构和过程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特征方面,论文提出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具有复杂性、性别相关性和情感相关性的特征,各因素相互作用并与性别生理差异和性别文化差异相关。地位作用方面,论文提出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是女性个体犯罪的决定性因素,但它又不是孤立的,从产生发展到最终引发犯罪行为始终与客观环境因素紧密相关。 第三部分是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的剖析部分。剖析部分对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的各个子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论文结合具体案例数据具体分析了需要动机因素、气质性格因素、人生观价值观因素和态度因素。指出不良需要引发不良动机,不良动机在不良气质性格的作用下产生犯罪意图,犯罪意图在不良态度和不良人生观价值观的催化下最终引发个体犯罪行为。 第四部分是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的预防部分。预防部分结合心理学知识,针对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各因素发生发展作用机制,提出了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的预防矫治措施,包括: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女性个体心理因素健康水平;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女性个体思想认识水平;对女性犯罪个体进行心理治疗;对女性犯罪个体进行行为矫治。 第五部分是结语部分。结语部分对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展望。指出,研究应立足于人的可塑性,着眼于预防。

论文目录:

前言

一、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的概述

(一) 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的概念

1. 结构分析

2. 过程分析

(二) 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的特征

1. 复杂性

2. 性别相关性

3. 情感相关性

(三) 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的作用和地位

二、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剖析

(一) 需要动机因素

1. 需要因素

2. 动机因素

(二) 气质性格因素

1. 气质因素

2. 性格因素

(三) 人生观价值观因素

(四) 态度因素

三、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之预防

(一) 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女性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二)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女性个体思想认识水平

(三) 对女性犯罪个体进行心理治疗

(四) 对女性犯罪个体进行行为矫治

结语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5-07-11

相关论文

  • [1].中国女性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D]. 王敏.中国石油大学2007
  • [2].我国女性故意犯罪心理结构研究[D]. 彭迪.吉林大学2007
  • [3].甘肃省女性犯罪调查研究[D]. 姜晓雨.兰州大学2007
  • [4].白领女性犯罪的法社会学思考[D]. 欧阳梅.广西师范大学2007
  • [5].我国当代女性犯罪社会诱因浅析[D]. 贾燕.烟台大学2007
  • [6].当前中国女性犯罪的社会学分析[D]. 姜金红.中国政法大学2005
  • [7].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研究[D]. 张秀娟.山东大学2005
  • [8].当代女性犯罪的社会学思考[D]. 吴满峰.福州大学2003

标签:;  ;  ;  ;  ;  ;  

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