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储层与输导体系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储层与输导体系研究

论文题目: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储层与输导体系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作者: 刘成林

导师: 朱筱敏

关键词: 鄂尔多斯,苏里格,储层,孔隙演化,输导体系

文献来源: 石油大学(北京)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苏里格气田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气田,属于克拉通盆地的岩性气藏。本文通过相似地质背景下典型天然气藏和非天然气藏储层和输导体系的对比研究,结合盆地模拟结果和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物理与数值模拟实验,建立起不同富集度的天然气藏孔隙演化模型,明确了优质输导层和输导格架的时空演化以及输导机制等科学问题。采用类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储层成岩相进行了划分,明确了天然气储层原始的沉积物及后期成岩演化。气层主要发育在粗粒岩屑石英砂岩溶孔相和含泥粗粒岩屑石英砂岩溶孔相中,非气层则主要发育在含泥(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致密压实相和含泥(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残余粒间孔相中。气层的原始物质是中粗粒沉积物,粒径粗,填隙物少,抗压实强,在有机酸进入前,有较大空间待酸进入,发生较强的溶蚀作用,为天然气的注入提供了较大的储集空间。非气层的原始物质大多是细粒沉积物,粒径细,填隙物多,压实程度强,原生孔隙消失殆尽,次生孔隙少,总孔隙度很小。通过天然气成藏过程中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物理与数值模拟实验,证实在晚成岩A 阶段,大量有机酸的排出,溶蚀凝灰质和长石等易溶组分,形成了有利的储集相带。采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微相分析方法,建立了苏里格气田现今输导体系地质模型。输导体系主要类型为砂体型,也有少量断裂型、砂体-断裂型。砂体型又可进一步分为厚层带状砂体、薄层带状砂体与透镜状砂体等类型。输导性能受构造运动、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结合盆地模拟技术,确立了输导体系时空演化地质模型,进而采用岩石薄片鉴定、电镜分析等储层分析技术,通过成岩作用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油气输导体系输导能力以及演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苏里格气田的油气成藏关键时刻,输导体系为砂体、断裂与裂缝,输导效率高。

论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取得的成果认识及主要创新点

第2章 苏里格气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分析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2.3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相与砂体展布

第3章 苏里格气田气藏和非气藏储层成岩作用和成岩序列

3.1 苏里格气田气藏和非气藏储层成岩作用和储层特征

3.2 苏里格气田储层成岩阶段的确定

3.3 苏里格气田气藏和非气藏储层成岩序列

第4章 苏里格气田储层孔隙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4.1 苏里格气田储层孔隙演化

4.2 苏里格气田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因素

第5章 储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模拟

5.1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机制

5.2 储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物理与数学模拟

5.3 不同类型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

第6章 苏里格气田输导体系地质模型和有效性评价

6.1 苏里格气田输导体系类型与特征

6.2 苏里格气田输导体系地质模型

6.3 苏里格气田输导体系格架演化

6.4 苏里格气田输导体系输导能力演化综合分析

6.5 苏里格气田输导体系时空演化地质模型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版

附图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5-07-06

参考文献

  • [1].莺歌海盆地流体垂向输导体系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赵宝峰.中国地质大学2014
  • [2].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研究[D]. 鲁国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
  • [3].东营凹陷输导体系及其控藏模式研究[D]. 郝雪峰.浙江大学2007
  • [4].东濮凹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机理研究[D]. 常振恒.中国石油大学2007
  • [5].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输导体系研究[D]. 熊伟.中国石油大学2009
  • [6].辽中凹陷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 龚德瑜.成都理工大学2012
  • [7].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前侏罗系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 王海学.东北石油大学2015
  • [8].东濮凹陷濮卫洼陷区古近系油气成藏机理研究[D]. 李晓燕.中国石油大学2009
  • [9].埕岛地区油气成藏动力系统研究[D]. 时丕同.中国石油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主力含气层段有效储集砂体展布规律研究[D]. 董桂玉.成都理工大学2009
  • [2].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机理及其与构造演化关系[D]. 胡国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
  • [3].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形成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D]. 刘锐娥.西北大学2004
  • [4].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压力异常及其与天然气成藏关系研究[D]. 李仲东.成都理工大学2006

标签:;  ;  ;  ;  ;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储层与输导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