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发展机制研究

清洁发展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和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缔结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本文简称《框架公约》或《公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京都议定书》(本文简称《议定书》)。《框架公约》申明了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公约》附件一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的分类。《京都议定书》弥补了《框架公约》减排义务不明确的缺点,开启了人类量化减排的新时代。包括清洁发展机制在内的三大灵活机制是《议定书》为各发达国家履行《公约》和《议定书》的义务而特设的履约机制,尤其是清洁发展机制更有其优势,该机制也有利于提高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研究清洁发展机制,必须深入了解基准线、额外性、泄漏和方法学等概念,才能全面理解“经核定的减排量=基准线水平-实际的人为源排放量-泄漏”的计算公式。此外,从纵向上研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国际合作程序,有利于认识该机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关于清洁发展机制的前景问题,本文从条约法的角度研究,认为在“后京都时代”,清洁发展机制仍会继续实施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于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在10到15年的未来,在国际上不承担量化的减排义务,但我们应该积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与发达国家合作,逐渐降低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为阻止全球变暖作出贡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洁发展机制的产生
  • 第一节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一、《框架公约》的缔结
  • 二、《框架公约》的历史贡献
  • 三、《框架公约》的不足
  • 第二节 《京都议定书》
  • 一、《议定书》的缔结和生效
  • 二、《议定书》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与清洁发展机制相关的核心概念
  • 第一节 三大灵活机制比较分析
  • 一、排放贸易
  • 二、联合履行
  • 三、排放贸易和联合履行机制的不足
  • 四、清洁发展机制
  • 五、清洁发展机制的优点
  • 第二节 与清洁发展机制相关的核心概念
  • 一、基准线
  • 二、额外性
  • 三、泄漏
  • 四、方法学
  • 第三节 清洁发展机制的意义
  • 一、清洁发展机制对企业的意义
  • 二、清洁发展机制对国家的意义
  • 三、清洁发展机制的全球意义
  • 第三章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周期与中国的项目开发
  • 第一节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参与方
  • 一、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的条件
  • 二、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各方及主要职责
  • 第二节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流程
  • 第一步:向发改委提出申请
  • 第二步:指定经营实体进行审定
  • 第三步:执行理事会决策
  • 一、项目活动计入期
  • 二、减排量的分配
  • 第三节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概况
  • 一、减排量的世界市场
  • 二、中国的市场份额
  • 三、清洁发展机制给中国带来大量资金和技术
  • 四、谨防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污染转移
  • 第四章 清洁发展机制的前景和中国的应对之策
  • 第一节 清洁发展机制的前景
  • 一、“后京都时代”的含义
  • 二、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国家阵营和态度
  • 三、美国在“后京都时代”的作用分析
  • 四、清洁发展机制的前景
  • 第二节 中国的应对之策
  • 一、中国面临的减排压力
  • 二、中国的应对之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京都议定书》[J]. 地球 2015(12)
    • [2].什么是《京都议定书》[J]. 老同志之友 2010(03)
    • [3].《京都议定书》[J]. 中外能源 2015(12)
    • [4].别了,京都议定书[J]. 新商务周刊 2012(10)
    • [5].《京都议定书》濒临“安乐死”?[J]. 南方人物周刊 2011(43)
    • [6].《京都议定书》的执行情况[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01)
    • [7].中国参与《京都议定书》签订的原因探讨[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6)
    • [8].《京都议定书》的废止与再续[J]. 海洋世界 2012(12)
    • [9].欧盟宣布有条件续签《京都议定书》[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S1)
    • [10].《京都议定书》的泥泞前途[J]. 绿色中国 2011(15)
    • [11].《京都议定书》对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的影响——以中国为例[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12].浅论《京都议定书》下的碳交易[J]. 商品与质量 2010(S6)
    • [13].从拒绝《京都议定书》看美国政府环境外交意图[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5)
    • [14].欧盟愿意“考虑”《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J]. 节能与环保 2010(11)
    • [15].为什么《京都议定书》很难执行[J]. 黑龙江史志 2010(19)
    • [16].美国拒绝《京都议定书》的背景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7)
    • [17].《京都议定书》[J]. 制冷技术 2009(04)
    • [18].什么是《京都议定书》?[J]. 电力勘测设计 2009(06)
    • [19].京都议定书原则对义务植树、造林绿化的启示[J]. 国土绿化 2008(04)
    • [20].从《京都议定书》生效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看中国气候变化立法[J]. 法制与社会 2008(08)
    • [21].“全球变暖”与“《京都议定书》”解读[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2].浅议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J]. 甘肃科技纵横 2008(03)
    • [23].《京都议定书》的集体行动困境[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4].后《京都议定书》时期的中国环境外交[J]. 绿叶 2013(Z1)
    • [25].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落幕《京都议定书》获延续[J]. 绿化与生活 2013(02)
    • [26].南非努力达到《京都议定书》目标[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2(03)
    • [27].《京都议定书》是什么?[J]. 中外能源 2011(12)
    • [28].决策模式与日本环境外交——以日本批准《京都议定书》为例[J]. 国际论坛 2011(06)
    • [29].中国重申《京都议定书》必须延续下去[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5(01)
    • [30].《京都议定书》实施十年,日本环保建材发展现状[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5(02)

    标签:;  ;  ;  

    清洁发展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